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不同龄期果蝇DNA含量的检测与比较

不同龄期果蝇DNA含量的检测与比较

时间:2022-11-15 14:30: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4�))Z*+(jgjz j^�3@	4��	3@<$4^]v^M;o춶yby-׭z'~X]ޭj1a赩C4m-yh֫jj)kj{ew))Z*+))ZZ׫{^׭z[mW+材料[7]。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果蝇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研究中。笔者选用8个品系果蝇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8个品系果蝇的5个龄期的DNA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分析不同品系果蝇DNA含量的差异以及同一品系果蝇5个龄期DNA含量的变化,同时进行PCR效果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取黑果蝇[Drosophila virilis(D)]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7个突变品系的5个龄期(Ⅰ龄、Ⅱ龄、Ⅲ龄、蛹、成虫)作为试验材料,7个突变品系具体见表1。均由辽宁省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长期饲养。

1.2 DNA提取

总DNA的提取采用破碎的方法,1个样品中包含5头果蝇。将浸泡于无水乙醇中的果蝇取出,用1×TE(Tris,EDTA)缓冲液洗涤2次,使用TIANGEN TIANamp Genomic DNA Kit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总DNA的提取,溶于100 μL buffer TE,并于-20 ℃下保存。

1.3 DNA含量的测定

使用UV-3200PCS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DNA含量的测定。

1.4 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使用Agilent Sure Cycle 8800梯度PCR仪对提取DNA进行PCR扩增,采用通用引物[8]:LCO1490(5’-GGTCAACAAATCATAAAGATATTGG-3’)和HCO2198(5’-TAAACTTCAGGGTGACC-AAAAA-ATC-3’)。PCF反应体系(30 μL):ddH2O 21.25 μL、10×Buffer 3.0 μL、dNTP 2.4 μL、上下游引物各0.6 μL、Taq酶5 U/μL(0.15 μL)、DNA模版2 μL。PCR扩增反应条件如下: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 min,45 ℃退火1 min,72 ℃延伸1 min 20 s,41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取2 μL PCR扩增产物与6×loading buffer混合均匀,采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效果。使用DYY-6B稳压稳流电泳仪和DYCP-31A琼脂糖电泳槽进行电泳,电泳完成后使用BIO-RAD凝胶电泳成像系统进行观察和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系果蝇5个龄期DNA含量的比较

由表2可知,8种果蝇DNA含量为0.61~7.08 μg/头,8种果蝇幼虫的Ⅰ、Ⅱ和Ⅲ龄的DNA含量呈现递增的趋势,蛹和成虫的DNA含量则呈下降趋势。

其中,黑果蝇DNA含量为0.92~3.98 μg/头,蛹期最少(0.92 μg/头),Ⅲ龄幼虫的DNA含量最高(3.98 μg/头)。野生型黑腹果蝇的DNA含量为0.08~1.10 μg/头,其中成虫的DNA含量最高,为1.10 μg/头。短刚毛型的DNA含量为1.46~4.02 μg/头,其中Ⅰ龄期与成虫相同,Ⅲ龄期最高(4.02 μg/头)。匙状翅型黑腹果蝇的DNA含量为0.80~2.72 μg/头,其中Ⅲ龄期最高(2.72 μg/头)。白眼型果腹果蝇的DNA含量为0.79~1.33 μg/头,其中含量最高的是Ⅲ龄期为1.33 μg/头。新三隐型黑腹果蝇的DNA含量为0.61~1.50 μg/头,其中蛹的含量最高(1.50 μg/头)。白眼黄身型黑腹果蝇的DNA含量为0.89~1.83 μg/头,其中Ⅲ龄DNA含量最高(1.83 μg/头),成虫的DNA含量最低(0.89 μg/头)。残翅型黑腹果蝇的DNA含量为100~7.08 μg/头,其中蛹的DNA含量最高(7.08 μg/头),成虫的含量最低(1.00 μg/头)。

2.2 8种果蝇5个龄期DNA含量的比较

由表2可知,幼虫Ⅰ龄时DNA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黑腹果蝇的新三隐型、白眼型、野生型、匙状翅型、白眼黄身型、短刚毛型、残翅型、黑果蝇。

幼虫Ⅱ龄时DNA含量从小到大依次黑腹果蝇的野生型、白眼型、新三隐型、白眼黄身型、匙状翅型、短刚毛型、残翅型、黑果蝇。

Ⅲ龄幼虫的DNA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黑腹果蝇野生型、新三隐型、白眼型、白眼黄身型、匙状翅型,黑果蝇,黑腹果蝇短刚毛型、残翅型。

蛹的DNA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黑腹果蝇匙状翅型、野生型、黑果蝇、黑腹果蝇白眼型、新三隐型、白眼黄身型、短刚毛型、残翅型。

成虫DNA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黑腹果蝇白眼黄身型、残翅型、新三隐型、匙状翅型、野生型、白眼型、短刚毛型、黑果蝇。

2.3 8种果蝇提取DNA的PCR效果检测

从图1可以看出,黑果蝇和黑腹果蝇的7个突变型品系的Ⅰ、Ⅱ、Ⅲ龄幼虫、蛹和成虫都获得了清晰的条带,PCR扩增效果均较好,其中成

虫的PCR扩增效果最好。DL2000中500 bp条带最亮,每次用量约为34 ng,其他条带的DNA用量均为17 ng。5头样品共

有100 μL,平均每头样品为20 μL,样品每次上样2 μL。8种果蝇每头Ⅰ龄幼虫的COI含量均大于340 ng,Ⅱ龄幼虫中黑果蝇、黑腹果蝇短刚毛型、白眼型、白眼黄身型和残翅型的COI含量均大于340 ng,新三隐型和匙状翅型的COI含量均为170~340 ng,野生型COI含量则低于170 ng,Ⅲ龄幼虫黑腹果蝇残翅型的COI含量低于170 ng,其余7种的COI含量均高于340 ng,蛹期和成虫的COI含量均大于340 ng。

3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8种果蝇Ⅰ、Ⅱ、Ⅲ龄幼虫DNA含量递增,幼虫的Ⅲ龄个体最大,大部分蛹和成虫DNA含量递减。成虫的DNA含量并不是果蝇DNA含量的最高时期。黑果蝇的DNA 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系。除黑果蝇以外,Ⅲ龄幼虫的DNA含量往往是5个龄期最高的,DNA含量最低的时期最多出现在Ⅰ龄幼虫或成虫。

果蝇5个龄期DNA的PCR扩增效果都很好,其中成虫的PCR扩增效果最好,幼虫次之。幼虫、蛹和成虫都可作为分子鉴定的材料,为物种鉴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范兆廷,尹洪滨,宋苏祥.十三种淡水养殖鱼类的DNA含量[J].水产学报,1995,19(4):322-326.

[2] 戴二黑.病毒核酸定量测定方法及其存在问题[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2,9(1):12-24.

[3] 岳巧云,冯文军,王章根,等.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定蛆症异蚤蝇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6):1400-1402.

[4] 王浜琴,蔡继峰,葛燕,等.尸源性昆虫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08,24(3):210-213.

[5] 岳巧云,邱德义,黄义文,等.DNA条形码技术在未知昆虫幼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3):615-617.

[6] ELDERKIN C L,CORKUM L D,BUSTOS C.DNA barcoding to confirm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determine relative abundance of burrowing mayfly species in western Lake Erie[J].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2012,38(1):180-186.

[7] 李廷利,许光辉,徐瑞鑫.影响野生型Canton S 果蝇睡眠神时间的相关生理因素[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18(2):105-108.

[8] FOLMER O,BLACK M,HOEH W,et al.DNA primers for amplification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 from diverse metazoan invertebrates[J].Molcular Mar Biol Biotechnol,1994,3(5):294-299.

推荐访问:果蝇 同龄 含量 检测 DNA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