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有关渔业补贴政策引发的讨论受到强烈关注。拟议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将一定程度上限制渔业补贴政策,虽然秉承各成员国自愿意志,但国际政策的导向将给各国发展政策重点的确立指明方向。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过程中也表示,协议将会拟含有渔业补贴的意见。总而言之,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将会对各国水产品贸易的未来发展和管理结构模式产生影响。本论文将在这个大背景下,探讨当前的国际渔业补贴政策对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渔业补贴政策;水产业;发展;意义
一、引言
近几年来,水产出口贸易在出口贸易中发展态势大好,但是由于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短缺,在出台的大部分惠农政策当中,渔业补贴的进入门槛也会显得比较高。而国际上对渔业补贴政策的讨论将在无形中进一步升华了我国当前实行的渔业补贴政策的对水产业发展的意义。
二、国际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将促进我国水产业规模建设发展和科技含量的提升
WTO成员国讨论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在这一个政策基准点下,我国的渔业补贴主要方向就会涉及到水产业的基础建设,渔业水产的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的研发三个层面。例如,关于成都市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的关于《成都市渔业现代发展的政府政策奖励补贴补助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这一通知中,就直接显示出成都政府的奖励补贴项目为三类:第一,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补贴项目;第二,企业高现代化水平奖补项目;第三,奖补公益性水产项目。与此同时,福建省宁德市出台的关于《宁德市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知中,也是明确规定了补贴的三大类项目要求:第一,专项补助水产渔业的科技推广项目;第二,专项补助水产园区的建设项目;第三,专项补助整治养殖水域项目。尽管全国各地政府的渔业补贴政策不是完全相同,但是不难看出,检验能否得到项目补贴的标准都是跟项目建设的规模,基础设备的建设,渔业项目所涵盖的高科技含量密切相关。
比如,在成都市颁布的渔业补贴通知中,提出了对基础建设达标要求:建立的标准化鱼池面积必须有100亩以上;建立的全流水式鱼池至少要到2000平方米;必须严格按照水产养殖场的标准对鱼池重新改造,建设规模至少要达到100亩;规模化进行稻田养鱼计划要达到的连片稻田实行养鱼的面积要在100亩以上;水产种苗培育基地的建设,要求苗种繁育车间建立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
规模一旦有了,科技含量自然不能缺少。在湖北省2014年出台的水产养殖渔业补贴政策中就项目的科技含量做出了重要批示:鱼池在进行标准化建造示范基地的项目中,其中的养殖水质必须达到中国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文件中对水质标准的要求;在关于繁育特色水产良种的建设项目中,要求企业必须配备全套科研设备和监测仪器。同时还要求企业自主开发研究,与水产业研究所协作;在申报高效生态水产养殖的项目上,要求企业进行特色生态养殖,综合研发新品种、运用高新技术的完成生产。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项目在申报上都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科技含量才能完成申报审批。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限制渔业补贴,提高补贴的门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水产企业水产养殖的要求,进而对水产品的质量也有促进提升的重要意义。
三、国际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将使我国水产业补贴政策标准出现差异化
限制渔业补贴政策,必将使得补贴资源用在最该补贴的地方。国家下达的水产业政策补贴的财政计划,对于各地政府的补贴资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放松或者资金扶持。同时各地政府也都会根据当地本身的渔业发展状况和财政实际能力制定标准。按需分配,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体现在:在相同的渔业补贴政策标准下,补贴支持涉及的范围会有所不同,补贴实际金额会有所不同。
而在相同范围的补贴政策中,也可能出现“东边有补贴,西边没支撑”的状况。比如四川省推行的渔业补贴政策中,只有成都市才享有部分的补贴政策,而四川省其他的城市就没有渔业补贴方面的政策。据四川省水产局相关人士介绍,成都市单独出台自己的渔业补贴政策。而相同的补贴政策中,补贴的实际金额也会出现差异化的区别。再如在成都市的实行的渔业补贴标准中,根据养殖规模或者生产基地的面积去计算,按照不同水产养殖项目的基地条件区别,补贴金额的标准也会不一样。成同时都市的渔业补贴还依照水产项目投资的金额数量进行不同的补贴计划,例如在不含土地费用的前提下,投资资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渔业补贴会根据它投资总额的5%进行一次性补助,其中补贴金额最高不得超过200万元。
从这一点上看,不难发现,国际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在某种意义是上促进了我国水产业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四、国际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将有效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基地的规模化发展
在国际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中,从我国各省地区实施渔业补贴政策来分析,渔业补贴的标准在制定中,都会一开始就强调规模。只有当企业达到建设新型水产养殖规模要求时,才能够获得政府提供的补贴。这在无形中,就会推动我国的水产业养殖朝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进行水产业养殖的企业或个体户想要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就必须要达到基础建设的规模标准,这在客观上会先淘汰一批相对缺乏实力的小型养殖户和与体散户;当项目满足一定规模后,就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科技含量的支撑和辅助,这又在另一层面上要求专门出口的水产养殖企业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得不去提高科技含量,进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科学的养殖。
五、结束语
国际国际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制定,不仅是对我国渔业补贴的政策导向,同时更加深化了我国目前的渔业补贴政策的内在意义。我国对水产养殖行业实行资金补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朝着规模化、科学化,经济化的方向发展。限制渔业补贴政策的承诺,将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对水产养殖企业实行补贴的标准更加严苛化,从而也会使得我国水产养殖出口企业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化的去实现水产业养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佩娣,蒋立炯. 水产品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10(03)
[2]陈洁,张新民,张建伦. 我国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A]. 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 2009
[3]肖勇. 基于WTO规则,中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财政支持研究[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2)[C]. 2012
[4]Ma H,Rae A,Huang J. Chinese animal product consumption in the 1990s[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4,(04):56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