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篇】(范例推荐)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1-06 19:0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篇】(范例推荐)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学生公里界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准备:

  井图一副。青蛙和小鸟的图象各一副,头饰各一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学习课题生字“井”“观”。

  3、解题:“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四、教学生生字词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指导书写,练习写生字。

  4、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井( ) 沿( ) 抬( )

  开( ) 没( ) 拍( )

  (2)用“答”字扩词。

  五、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正确。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读题。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要求学生将青蛙与小鸟分别贴在适当的位置。

  (2)启发学生理解:“落”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

  (3)教师结合挂图,讲解“井沿”、“井口”。

  (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第2——7自然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小鸟是怎样回答的?

  (指导朗读)

  (2)着重理解:“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3)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理解:“说大话”是什么意思?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老师讲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的意思是: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指导朗读青蛙的这句话。

  (2)讲读小鸟话,小鸟是怎么认为的?

  学习“无边无际”。“无”是什么意思?“际”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形容什么?

  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学过的什么词与“无边无际”的意思相近?

  (3)指导“哪”的读音和语气。

  (4)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5)提问,小结: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青蛙认为小鸟说得对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2)启发学生理解小鸟说的“你是弄错了”中的“是”在句子中的意思。

  提问:小鸟为什么要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呢?

  (3)读课文,引导学生领会青蛙和小鸟在这里各自的“笑”的含义。

  (4)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实验

  (2)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处次揭示寓意)。

  (3)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性复述课文。

  5、总结寓意。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练习

  填空(在课堂或课后完成)

  1、《坐井观天》说的是( )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只有( )。

  2、小鸟看到的天是( )的,因为它( )。

  板书设计:坐井观天

  青蛙只有井口大

  天看问题要全面

  小鸟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题 就题质疑

  谈话导入:孩子们,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特别是有关小动物的故事就更喜欢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轻轻的翻开课本P60(师板书课题),我们来齐读课题。

  1、观:谁知道题目中观的意思?(看)坐井观天:那坐井观天呢?(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么?(1、谁坐在井底看天 2、坐在井底看到天是什么样)

  3、师范读:带着你们的疑问来听听老师朗读课文。

  4、生自由读: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大家一定喜欢,赶快拿起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自己读自己的,读出声音来)注意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不会读的地方做个记号。

  5、(课件2)学习生字:同学们念得都很认真,看,这是课文里要求会认又会写的三个字,请你试着念一念,看一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说: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沿:右上方和几不同;际:双耳旁是两笔完成;信:三横长短不一)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读呢?(信:前鼻音)剩下的两个谁来读?大家都想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声音非常响亮)

  二、自主识字,通读课文

  1、(课件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这里有8个生子宝宝,你认识哪个生字宝宝,就请你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提醒注音:错*舌音)

  2、(课件出示4:没有拼音的生子)谁想来和这些生字宝宝打打招呼呢?

  3、(讲解板书上会写的生字)怎么记住?你有什么好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吗?谁要提醒大家怎么样才能写好这些生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抬错蛙VS洼地:左窄右宽) 小结:同学们的识字方法都很好,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多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交上更多的朋友。

  刚才只有几位同学和生字宝宝打了招呼,其他同学,让我们坐上小火车也来和它们打打招呼把!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火车开到这组来(生字卡片)

  3、大家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老师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些词语朋友(生字卡片组词)齐读(真棒,让我们鼓掌表扬一下自己)(提醒生将组词抄在书上)

  4、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它们现在全都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大家快去读读课文吧,我相信聪明的孩子一定会把课文读懂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就请教其他同学,让别人当当你的小老师

  思考: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争论什么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过度: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3课这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题。

  观:谁知道题目中观的意思? 坐井观天:那坐井观天呢?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发生的一件什么事?(课件12:青蛙与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真棒,说的很清楚说明你有认真的听课)

  2、在她们眼里的天到底有多大呢?青蛙的看法是什么?小鸟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她们到底谁说得对呢?听老师读读课文,边听边找找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配乐朗读13)

  3、多么有趣的故事,赶快拿起你的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自己读自己的,读出声音来,注意读书姿势)注意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她们是在什么地方争论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你已经有答案了,请你告诉大家你是从第几自然段找到的呢?请你给大家念一念(课件段1)

  2、生字教学:(课件沿)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前鼻音你读的.真到位,同学们,请你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大家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它的部首是?除去部首有几画?沿的右上方是“几”吗,第二笔是横折弯红色笔区分,生写师巡视。(评:老师看看你们写得怎么样,真棒,咱们写字啊就应该这样一笔一划的写)

  3、贴图: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口井,老师还把这只可爱的小青蛙和这只美丽的小鸟邀请到我们的教室来,根据课文讲的,你能帮助老师找到她们的座位把她们贴到黑板上去吗。青蛙应该贴在哪儿呢?那小鸟呢?(你不够高老师帮你,是这儿吗?是这儿吗?)大家同意吗?都同意,

  4、齐读:所以课文段1告诉我们她们在哪儿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5、井沿:嗯,小鸟落在井沿上,刚才你们都同意XX同学把小鸟贴在这里是吗?所以井沿是什么意思呢?(板书:井沿)(请学生上台贴图)沿:边。

  (1)井口的边沿叫做井沿,指着讲台桌的边,那么讲台桌的边沿就叫做?…桌沿

  (2)凳子的边就叫做凳沿

  (3)我的手表示一个杯子,杯沿

  (4)窗户的边就叫做床沿。

  三、学习课件第一次对话

  过度:我们知道,青蛙坐在…小鸟飞来,落在..(课件展示图画)看,青蛙和小鸟见面了,于是他们聊了起来

  1、(课件段二青蛙说的话)谁能学学小青蛙的样子向小鸟打个招呼,我听出来了,你把青蛙问的语气读出来了,让我们学着他的语气一起来问问小鸟吧

  2、小鸟快回答它吧,谁愿意当这只小鸟(课件段三小鸟说的话)嗯~小鸟原来你飞了100多里,飞了这么远你累吗渴吗,应该怎么读呢?请你再试试,100多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读的时候要重点体现出来。谁还想试试看?

  四、学习第二次对话

  过度: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可能经过哪些地方?(学生想象)让我们也插上小鸟的翅膀,学着小鸟飞一飞,张开你的翅膀。看着提示说:飞啊飞,飞到东,飞到西,飞过雄伟的(),飞过宽阔的(),飞过美丽的(草原),飞过无垠的(沙漠)。

  1、无边无际:小鸟飞过这么多的地方它看到天的边了吗?还是没有,所以小鸟她认为天有多大?(板:天无边无际)你知道“无边无际”的意思吗?(课件显示天无边无际的画面)你看见的天空是怎样的?(预设:是呀,天很大很大,看也看不到边,这么大的天就可以说是无边无际。课件:无边无际的天空)

  2、个别读1:(课件段5)谁能学着小鸟来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

  要是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大?)

  你用感叹的语气读出了天的大。

  读2:嗯,我好像看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谁还想来试一试)

  读3:天真的是大得望也望不到头啊!(也请你来读一读)

  齐读:让我们一起告诉青蛙吧。(齐读第5自然段)

  过度:小鸟说她飞了一百多里,你们觉得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了吗?(不相信)

  3、大话:青蛙却不相信小鸟说的话,认为它在说大话,知道“大话”什么意思吗?

  (吹牛,空话,撒谎不是真话)为什么会认为小鸟在说假话呢?青蛙觉得天有多大呢?(板书:天:井口大)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可小鸟却说天很大。所以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认为他在说大话。

  4、个别读1:(课件段4)那么谁有信心读好青蛙说的话呢?你能不能也加上动作(嗯,读的非常出色,大家掌声表扬一下)

  读2谁也能加上动作,读一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我听到青蛙自信的同时,还带点骄傲的语气呢。

  5、同桌练一练:(课件第二次对话)就这样,青蛙和小鸟开始争论起来了,现在老师想请同桌一个当青蛙,一个当小鸟,也来争论一下读一读这两句对话。同桌之间先读一读,等会老师邀请一个同桌念给大家听,老师发现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哪个同桌愿意加上我们刚刚的动作来演演。谁来当青蛙?你来当..读段4

  6、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老师想请我们班的男生来当青蛙,女生来当小鸟,老师来读旁白。准备好了吗?(虽然咱们班的男生比较多,但是女生的表现也很出色)

  五、学习第三次对话

  过度:孩子们,学到这儿,我们知道(指着板书)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小鸟认为?青蛙认为?同样的天,他们看到的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1、分组读:组1、2读段6;组3、4读段7.开始吧

  过度: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2、体验: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像老师这样,把练习本卷成圆筒,卷好了吗?假如我们现在头顶上的天花板就是天空,用一只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从圆筒里面看天。你发现了什么?(你真会观察。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从圆筒里看天都只有圆筒的孔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从圆筒里面看为什么看不到其他地方?我们的视线被什么给挡住了?(圆筒的墙壁)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这么大?(因为四周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评:你真聪明)

  3、齐读:(课件段7)正因为这样,青蛙才那么肯定,我们就学学他自信的语气来读一读:“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分组读:多么自信的青蛙啊,让我们一组一组的读,第一组先来,准备好了吗?——青蛙笑了,他肯定地说/自信地说/骄傲地说/自以为是地说

  4、说话练习:青蛙一抬头就看见天,你们也能用“一…就…”说话吗?(课件)你的脑筋动的可真快

  5、所以无论小鸟怎么说,小青蛙还是没有相信小鸟的话,那么小鸟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来帮小鸟一起劝劝青蛙吧!齐读“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分角色朗读:让我们来扮一扮青蛙和小鸟读一读这个对话。愿意扮演青蛙的同学就坐着读青蛙说的话,愿意扮演小鸟的同学就站起来读读小鸟说的话,老师来读旁白。准备好了吗?

  6、讨论:这时,青蛙和小鸟都笑了,她们在笑什么?

  交流:青蛙笑小鸟错了,认为自己是对的。笑小鸟说大话。青蛙认为自己天天坐在井里,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竟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小鸟笑小青蛙错了,还自以为是。 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见别人的正确意见。(看来同学们对青蛙和小鸟的笑理解的非常深刻)

  7、谁对谁错:青蛙笑小鸟错了;小鸟小青蛙错了,还自以为是。到底谁错了,错在哪儿呢?(青蛙错在不该坐在井底看天,坐在井底看天,只能看到天的一部分,不能看到它的整体。)青蛙要怎么做才不会弄错呢?(你也建议青蛙跳出来)所以要想看得更全面,就要跳出井口,站得高些)

  六、揭示寓意 悟出道理

  揭示道理: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齐读):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远,不要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师: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眼光短浅自以为是。像这样的人,我们常叫做“井底之蛙”。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谁?为什么?(是啊,青蛙能帮助我们捉害虫,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也应该喜欢青蛙,不过,大家可不要做课文里的这只坐在井里的青蛙。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要多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将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七、拓展延伸

  过度: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大家看(PLASH动画)小鸟带着青蛙飞过了…,飞过了..这下子小青蛙惊呆了。展开你们的想象,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口,他看到了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想好了可以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你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说(课件)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看见了()的天空,飘着()的云朵,()田野种着()。青蛙害羞地说:“()。”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拓展“两翼”教材中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培养学生的美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一主两翼”教材中的2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三、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激趣导入

  《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

  1、齐读《你读我诵》中的《成语(一)》、《成语(二)》,不认识的字用“ ”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男女生对对读。

  3、成语释义读。

  4、解题引入新课,用“三点图释法”指导书写“井、观”2个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

  2、用“ ”圈出本课生字,同桌合作学习,认识生字。

  3、检测识字。(a字卡检测、b游戏闯关、c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训练朗读。

  1、批注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内容。

  2、分角色朗读对话,训练不同标点符号句子的读法。

  3、用我们积累的成语评价一下青蛙和小鸟。

  (四)背诵成语。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挑战背诵,奖励评价。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沿、际”两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鸟图片。

  3、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前板画)师: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师: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这就叫——坐井观天(师板书)(齐读)

  二、新授:

  1、谁来给同学们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读)

  师:青蛙坐在井里,小鸟在哪里?(生答)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生字卡片“沿”,带拼音读。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2、师:我们知道了“沿”的读音和用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生说,师范写、生写四个)

  3、同学们字写的很棒,相信课文读的更好,我们打开书,继续走到青蛙和小鸟身边吧!谁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指生读。

  4、师: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

  5、同学们读的多好啊,就这样,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自己读一读他们的另外两次对话。

  指生读,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有多大?)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师:什么是大话?

  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师:这个词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边际。(出示沙漠、大海的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

  6、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青蛙也是这个故事当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谁认为自己能读好青蛙说的话,你也勇敢地举起手来。出示古诗《登鹳雀楼》,齐读。

  师:可是青蛙不懂得这个道理啊,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

  6、7段。(生齐读)(师出示“信”生拼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生答)

  师:单人旁加个语言的言,*人崇尚信义,意思是做人应该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言而有信的人。谁能用信来扩词?

  7、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

  师: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能把小青蛙劝出来。

  师: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三、课后扩展:读儿歌。

  太阳、月亮、地球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播放动画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井口小鸟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一、复习旧知

  1、引读第一段

  学生贴图: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2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 小鸟

  二、整体感知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

  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

  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比赛朗读这两句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要飞那么远吗?

  2.出示: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天有多大

  小鸟图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小鸟话,进行语言训练。

  (1)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2)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天大的很

  “一百多里”

  (3)指导朗读,赞叹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1理解“说大话”的意思。

  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

  (2)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

  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比赛朗读这两句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要飞那么远吗?

  四、学习第6节、第7节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谁说得对?

  小鸟飞过的地方:…… 因为……所以……

  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

  ①学生使用学具,

  因为……所以……

  ②练习有感情地读。

  四、启发想象,深化认识

  1、青蛙 跳出井口,他看见——,心想——,于是他对小鸟说——

  2、有一天,这只青蛙碰到了另外一只也坐在井底的青蛙,它们会怎么说呢?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

  井 井盖 井口 井沿 井碧 井底

  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学生读读记记。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课文7个自然段,通过简短而又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从而揭示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课文要求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观、渴"等8个字。

  课时目标: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

  2.会写"观、渴"等8个字。重点指导“观、渴”。

  3.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

  2.会写"观、渴"等8个字。重点指导“观、渴”。

  教学难点:

  会写"观、渴"等8个字。重点指导“观、渴”。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青蛙、小鸟图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师:上课之前,咱先猜个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像逗号,长大穿绿袍。"这是谁呀?

  对,这就是青蛙。小青蛙穿着绿衣服,所以,青蛙的"青"字,就是"青色"的青,没有虫字旁,不是"蜻蜓"的"蜻"。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小青蛙有关的故事《坐井观天》。(师写生书空,重点指导"观")

  3.齐读课题。简单介绍寓言特点。

  师: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往往藏道理,也就是寓意。学完了《坐井观天》,我们要能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道理,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读通读懂这个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读书识字情况。

  (1).出示文中句子。(抽学生读、齐读。)

  A.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用水井图帮助理解“沿”,再延伸运用。)

  B.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C.朋友,别说大话了。

  D.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哪"蓝色多音字,用两个句子区别读音。)

  E: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2).出示词语。(抽生读,音不准相机教;开火车领读,读对了跟一遍,读错了纠正读。)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弄错抬头无边无际

  (3).出示"我会认"字。(读音、识记。)

  A.看,害羞的字宝宝也被我请出来了。

  B.同桌交流识字(注意相互正音,并交流识记方法,交流最有价值的方法。)

  C.汇报交流。注意强调:

  “渴、喝”可以编儿歌: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

  “答、话、错、际、哪、抬”加一加、换一换。

  D.识字游戏:摘果游戏。

  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E.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1.师:孩子们,字音读准了,相信我们现在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了,谁愿意来挑战一下?读完你们要回答老师几个问题:主人公是谁和谁?它们分别在哪里?在干什么?

  2.抽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3.学生汇报。(贴出青蛙和小鸟,相机板书:争论)

  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坐在井底的青蛙发生了争论。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生字:

  井观沿答渴喝话际

  2.指名点读,可以组词造句。

  3.仔细观察,这八个字在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今天我们就重点书写这六个左右结构的字。

  4.交流注意笔画。(容易写错的笔画)

  5.示范指导:渴。

  6.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从旁指导,师提示写字姿势:头正、肩*、腰直、足安。

  7.展示学生书写,引导学生自己作评价。

  8.继续观察书写剩余生字。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表现的棒极了!小鸟和青蛙具体是如何争论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熟读《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图青蛙图

  争论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⑸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四、课后思考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

  ⑴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 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⑴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⑶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⑷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⑸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⑹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第三次对话:

  ⑴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 用“一……就……”说话。

  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四、教师小结

  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六、课外扩展。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竞赛活动。

  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9

  一、预设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蛙”“沿”,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3、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三、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一份。

  2.注音生字卡。

  四、第一课时预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能给“圭”这个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吗?

  2、学写生字:“蛙”。(注意:左窄右宽、“圭”中间一竖不能连在一起。)

  3、出示“古井”图,谁能看着这张图片猜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坐井观天”)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3、坐井观天”。

  二、初步感知课文

  大声地朗读课文,看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为止,把课文读通顺。

  三、检测学习效果

  1、读一读生字:沿、蛙、信、所、际、错、答、还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发生在哪儿呢?区分:井里、井沿、井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指着画面说一说,哪个地方表示井沿,哪个地方表示井里,哪个地方表示井口?

  3、学写生字“沿”(注意:左窄右宽、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几”)

  四、研读课文

  1、请大家再大声读读课文,读完后完成填空:()在井沿,()在井里,他们在争论()。

  2、他们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分别用“——”和“~~~~~~”划出青蛙和小鸟的话。

  3、同桌合作读:一生读青蛙的话,一生读小鸟的话。

  4、去掉提示语。选择一个角色读一读。

  5、他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谁说得有道理?让我们分别来研究他们说的话。再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想一想: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

  1)青蛙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个句子知道的?

  A、“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大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说句大话吗?(学生乐)

  就用这种感觉读好这句话。

  B、那么你们说,青蛙怎么就那么肯定地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有什么根据?(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哪几个词语让人感觉特别肯定,请你肯定地读一读。

  C、谁再来做做青蛙,自信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用你的朗读来说服大家。

  2)、小鸟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个句子知道的?

  A、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啊?

  谁还能说:()无边无际,()得很哪!

  B、他为什么会这样想?(能不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在这一百多里路中,小鸟不仅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一定还看到了()、还看到了()……(说话练习)

  C、很好,哪只小鸟能用你的朗读来说服青蛙。

  3)青蛙说的也是有根有据的,他究竟错在哪呢?我们留到下一堂课再讨论。五、巩固字词。

  1、分角色合作读全文。

  2、认读词语。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教师相关的课件与头饰。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今天我们学“坐井观天”。“井”是生字,跟老师写空,大声念——井。对,是后鼻音。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2、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的图片。看谁坐井观天——青蛙。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在听到时候我有两个要求。

  二、范读课文

  要求:

  1、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个问题。

  2、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读好“井沿”理解意思;注意读正确“哪儿”(读第三声)“大得恨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 沿 答 百 别 弄 际 抬 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4、、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 ) 观( ) 沿( ) 百( )

  开( ) 现( ) 没( ) 白( )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3)完成填空: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过( )那么大。小鸟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二、学习课文

  师:我们两位同学上来给这故事配音。同学们仔细听,完成这个填空:( )和( )争论( )。

  生:配读课文,完成填空。

  (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师:那么,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在黑板上分别贴青蛙和小鸟图片)请同学打开课文自己读懂它,行吗?

  师: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

  生:井口那么大(板书:井口大)

  师:在哪一节课文里说的?用手势表示。

  生:(举4个手指)

  师:对了,第四节是写青蛙的,我们读读。

  生:(读第四节)

  师:课件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说大话”是什么意思 ——

  生:(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说大话”就是我们说的吹牛。

  师:我们来当青蛙看天:用本子卷起一个井口,看一看。我们从井口只看到天的一小片,是吗?那么,难怪青蛙会跟小鸟自信地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指名读);

  师:课件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它的意思是——

  生: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的。

  师:很好。你把问号改成了句号。(课件出示问句和陈述句)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 生:(练习说话)

  师:比较一下哪一句好,第一句语气更肯定!我们用肯定的语气一起再来读读。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师:是啊,在青蛙的眼里天很狭小,根本不用飞那么远,所以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哪一句是青蛙认为的大话。请读读第三节,课件出示第三节——。

  生:青蛙认为“小鸟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是大话。

  师:“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生:路程很长,小鸟飞了很远了,天空很大。

  师:是啊,小鸟在辽阔的天空中飞啊飞,飞过高楼,飞过大厦,飞过高山,飞过大海,可以说是飞过了很远的路了,所以小鸟回答说:“我从——”开小火车读

  师:路有这么远,天有这么大吗?青蛙可不信!你信吗?为什么?

  生:信。小鸟天天飞来飞去的,不像青蛙只待在井底。小鸟当然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好,现在我做青蛙,你做小鸟,我们来对读。好吗?(【课件出示 读5、6、7自然段,戴上头饰:师(青蛙)生(小鸟)对读,读出语气】

  师:课件出示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刚才你说天无边无际,什么意思呀?

  生:无边无际就是说天很大很大,大得没有边。

  师:还有什么无边无际?课件出示练习:选词说话:大海 草原 沙漠 操场(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谁能读好“无边无际”。

  师:你这么耐心地劝说,可是青蛙说它不会弄错的。课件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谁来读好这句话——他读得怎么样? (好有自信的青蛙啊!)

  师:青蛙太自以为是了,我们再来劝劝它,好吗?这样吧,男同学当青蛙,女同学当小鸟来,我读旁白。

  生:课件出示这句话: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师:青蛙啊,小鸟都在笑你呢!你还信不信?

  生:不信!

  师: 那么男女同学互换角色,不读旁白直接劝说——课件出示:“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

  师:可是,我不明白了,究竟是谁错了?你明白吗?

  请完成这个填空:

  青蛙认为天( ),是因为( )。

  小鸟认为天( ),是因为( )。

  (请学生自学后完成填空,交流评价)【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小结板书青蛙(目光狭小 不听劝说;小鸟(见多识广 耐心 聪明))】

  师:能说说青蛙错在哪里吗?(青蛙应该怎么做呢?)

  生:青蛙坐在井里,不知道天有多大,它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目光狭小)这是可以原谅的。可是小鸟告诉它了天无边无际,它还要说自己不会弄错的,那就不应该了。(板书:不听劝说)

  生:它不能那么肯定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它应该跳出井口看看,再说对还是错。

  师:你说得有道理。我们来表演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它会说些什么?你们谁愿意表演跳出井口的青蛙?

  生:(纷纷表示愿意)(演跳出井口的青蛙)

  生:呀!天原来有这么大。

  生:阿!小鸟说得对,天真的无边无际。

  生:我坐在井底下不知道天有多大,跳出井口才晓得天这么蓝、这么高、这么大。

  生:啊!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

  师:是啊,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它跳出了井口的青蛙再也不会被人笑了,因为它的眼界就会变得开阔了,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不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二、巩固练习

  师:我们把青蛙说的话写下来!课件出示:想象写话:

  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了井口,一看, 。

  师: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演得好的,我可以给你们提供动画片段进行配音表演。 希望同学们积极尝试!

推荐访问: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 许嫣娜《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