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8篇

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8篇

时间:2022-09-08 20: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8篇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唤醒教师的“内生长”文 屈惠华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进行了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8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8篇

篇一: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教师的“内生长”文

 屈惠华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进行了从理念到制度、从制度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与信念的改变和创新,从一所初级中学发展为从小学到高中、在校师生达一万多人的教育集团。这当中,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实现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发展是基础,学校围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制度与管理服务,并最终形成积极、有活力、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研型”学校文化管理模式,让教师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情,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才能实现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双赢。以专业化发展引领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真实和必要条件。理想的教育是: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在职培训,都应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与生动活泼的学生变化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实施实践驱动型“学—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把培训与教师正在进行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培训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把培训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从培训到培养,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了适合的环境。为使每个层次教师都获得专业化的有效发展,学校实行“四自主”发展模式:一是自主学习,教师把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让教师成为专业学习的主人;二是自主研究,教师把工作与研究紧密结合,让教师成为专业研究的主人;三是自主教学,教师把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让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主人;四是自主发展,教师把事业与生命紧密结合,让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集团教研室定期开展分学科的教研活动,集中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其创造力和潜能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每年针对新入职教师,学校青研会进行“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培训,邀请名师为他们开设讲座。开展“适应教师角色——规划教师职业生涯——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活动,帮助新教师快速了解学校情况,熟悉工作环境,找到高效而有序的工作节奏,建立归属感。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将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与学校发展愿景相结合。学校制定“学研型教师培训制度”“学研型教师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等,使教师在工作中不墨守成规,坚持教66 2018.22· ·观察·探路

 育创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创造性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此基础上,学校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涓流·璞玉·匠心”——约课进行时、半亩方塘读书会、教师职业心理成长训练营、青年教师教育故事分享会及各种类型的观摩课、教育年会、家长与教师见面会等一系列形成常态且卓有成效的活动,不但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也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更多的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此外,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心理咨询师考试,只要考上并学有所成,学校报销全部学费,教师从中尝到了不断学习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益处,在职教师自发主动考研、考心理咨询师已蔚然成风。制度创新唤醒教师“内生长”一直以来,学校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内化,把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的过程变成凝聚教职工人心的过程,成为教职工自我管理的过程。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和制度都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为出发点,少了一些刚性、多了一点柔性;少了一些惩罚,多了一点激励。1. 从“让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任何发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团队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学习力和执行力,即使把最好的课改专家请来给教师培训,把最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引进来,也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量讨论、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我们改变原有的学校指定教师搭档的方式,实施“双向选择,自由组合”制度,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教师,让他们自己推选心目中最合适的年级组长,再由年级组长去调兵遣将。教师也不是被动的,可以选择与自己喜欢的志同道合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合作,自主选择搭档和年级组。通过“双向选择,自由组合”,教师、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摆脱了行政干预,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为教师搭建了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平台。从此,不愿意当班主任或搭档之间互相拆台的现象没有了,甚至出现了名师主动超量代课、主动上公开课的现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把年级组分成两到三个团队,让年级组重视教师个体和团队的智慧,感受团队的力量,进而打造精英团队。由教师自由组合形成的团体内部首先要相互接纳、彼此承认、相互理解,把建设精英团队、学习型团队作为集体的奋斗目标。在进行双向选择时,由于教师基本都是志同道合的伙伴,都会把彼此的合作放在突出地位,都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了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各个年级组得到整体优化。2. 团队评价让“老名师”不懈怠,“新名师”速成长我们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应束缚人,而是要为广大教职工能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创设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学校将教师放在管理活动的中心,一切管理措施和制度都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为出发点。为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学校实行“个人评价奖励”与“团队评价奖励”双轨并行的评价奖励机制,用“团队不优,个人受损”“团队最优,个人全优”的目标导向,引导教师注重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整个评价体系看重并奖励教师和团队的“进步幅度”,使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同时站在平等、公平的竞争平台上,使“老名师”不能用昔日的功劳坐享一辈子,而年轻教师也有了更多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将各类“数据”转化为团队和个人成长的坐标信息表,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坐标,每一个教师工作的点滴、每一次成绩以及在团队的作用都会在这个坐标中呈现,只要有进步就会获得67 2018.22 ··观察·探路

 奖励,就会相应加分,最终成为能否晋级评优的数据。当然,原则性问题,比如师德有问题会一票否决。这样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使“老名师”不敢懈怠, “新名师”也快速成长起来。这样的评价制度,使那些愿意得高分早评先进、早晋职称的教师,按照加分细则多做工作、做好工作。虽然学校 35 岁以上的一线教师都不坐班,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有更多自主管理的时间提升自己,教师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3. 多元评价让教师更有爱、更敬业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实施多元评价和奖励。学生评选“我最爱戴的老师”“低负担高效率老师”“高负担低效率老师”等,让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更多地俯下身来与孩子近距离沟通、交流。通过这类评价,教师不断改进自己,学生的作业少了,课堂效率却提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和谐融洽了。家长评“我最信赖的老师”,小学科教师评“我最喜爱的班集体”,全体教师评“我心中的好领导”,从另一个角度促使教师、校领导学会换位思考,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都会获得奖励和加分。教师受到奖励的机会多元了,内心的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动力被激发出来。学校各类先进评选、职称评定以及送教师外出听课、出国考察等,考验校长能否一碗水端平的老大难问题也都因为制度的健全而不再让校长头疼,完全由教师自己的考核评价分数决定。多元评价让教师人尽其才,争相展现自己的魅力,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校教师与教师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校区与校区之间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同时,绝大部分教师已成为受学生尊重、同行喜欢、学校满意而且具备儒雅气、大气、有正能量的新型教育工作者,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国家、自治区、市级学科骨干及带头人,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文关怀让教师感受职业幸福如果学校只注重规则的制定而忽视教师的精神关怀,很难取得好的管理效果。事实上,教师长期生活压力大,容易产生挫折感,并导致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出现各种身心问题,因此学校要从细微处真正关心教师,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体贴,获得持久的获得感、存在感、幸福感。比如,学校为教师提供免费早餐,充分利用教师活动室举行各项有益身心的比赛,利用假日到野外进行拓展训练,让教师彻底放松心情。学校不断改善办公环境,开设理疗室、美发室、按摩室,在舒心的办公环境中缓解压力,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学校会慰问生病职工,慰问中、高考教师子女,为教师子女统一安排六一儿童节活动,并为每一个教职工子女量身定制六一儿童节礼物。为解决好教师精神层面的问题,定期聘请心理专家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学校还聘请营养师教教师们如何在饮食上注重营养搭配。通过实实在在的关怀和帮助,切实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感受到职业幸福,不仅在教育教学中有成就感,生活中也处处和谐美好,实现“和谐文化浸润校园,和谐关系涵养师生”的理想样貌。总之,我们秉持“品如海,德如玉”的校训,以和谐、团结、极具活力的育人团队,走“名师育名生,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用真爱诠释育人本色,用真心传递温暖的力量,用真情凝聚飞翔的翅膀,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学校创新发展之路。(作者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责任编辑

 钱丽欣读者热线:010-82296697投稿信箱:qianlixin@126.com68 2018.22· ·观察·探路

篇二: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言)

 大家好,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教师职业的作用。

 教师职业的作用有哪些?

 韩愈讲过“师者, 所以传道、 授业、 解惑也”, 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还有较为流行的话语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照亮学生的蜡烛” 等等。

 这些无不诠释着教师职业的作用和教师职业的伟大。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教师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长者为师到有文化者为师, 再到教师即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的演变过程。

 从这方面讲,教师职业作用的核心内涵是教师是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的人。

 (板书)

 1、 教师的社会作用:

 (1)

 传播人类文化科学。

 (讲解)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 教师“传道、 授业”, 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的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过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表明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崇高的, 教师工作的显著意义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注重人心灵的健康发展, 要塑造人的思想品德。

 (板书)(2)

 塑造人的思想品德。

 (过渡)

 学生是有思想、 有灵魂的人, 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黑格尔曾经反复地告诫人们: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

 这意在说明人的复杂性, 多样性, 可塑性。

 教师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启发和引导学生挖掘潜能。

 (板书)(3)

 开发人的潜能。

 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 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过渡)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促进学生认识和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起着更独特的作用。

 (板书)

 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过渡)

 教学是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方面复合构成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 起主导作用。

 (板书)

 2、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主导作用 (讲解)

 教师主导作用可归纳为:

 (1)

 对教育过程的导向作用。(板书)

 (讲解)

 合格的教师一般都是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拥有较完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能开展有目的、 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对教育影响的组织选择和运用。(板书)

 (讲解)

 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 内容、 进程、 结果和质量,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 规范、 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3)对教育对象的启发诱导。(板书)

 (讲解)

 在教育活动中, 学生主要是正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儿童、少年和青年, 他们正在处于长知识、 长身体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知识有限, 经验不足, 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 有赖于老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过渡)

 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并不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学生的积极作用。

 (讲解)

 教育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 互动发展, 动态生成的过程,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 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知识的发现者、 探索者。

 只有学生把教师教的内容努力内化为自身的学识和品行, 教育过程才有意义。因此, 尊重学会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就成为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重要标志。

篇三: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20.05B· (理论)·唤醒教师的职业自觉王光佑【摘 要】唤醒教师的职业自觉,要立志弘毅,强身固本,在钻研课标、修炼内功中蓄积育人的底气;要扎根课堂,内外并举,精心研究,在切磋琢磨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博览群书,在勤“读”精“思”、深“研”细“作”中关怀生命,滋润心灵,唤醒灵性。【关键词】修炼内功;研究课堂;唤醒;职业自觉【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1910(2020)05B-0033-02【作者简介】王光佑,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特级教师作为一线教师,如果我们缺乏长期坚持研究课堂的前瞻意识和实际行动,则有可能陷入盲人摸象的泥潭,难于破茧成蝶、一飞冲天。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课堂的实践和策略决定着一线教师的教育识见和教育品位,从而决定着一线教师是否能够最终获得成功。一、立志弘毅,强身固本1.志存高远,锁定“航标”。古语有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倘若我们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没有终生献身于祖国和人民壮丽的教育事业的伟大梦想,没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执着追求,而是仅仅把教师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则有可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浅尝辄止,得过且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说得好,光有“弘毅”而不身体力行,再大的“志”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要面对课堂,就得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假如高中教师忽视了对新版课标的深入研究,就有可能“穿着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格格不入的内容。如果教师内心失去了准心,始终找不着北, “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则有可能在手忙脚乱、晕头转向中迷失了自己。2.修炼内功,提升品位。(1)寻根究底,融会贯通。要当一名成功的教师,除了要钻研课标,明确航向,还得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对语文老师而言,文本细读的功夫必不可少。为此,教师每次拿到一篇生疏的文本,要抛开别人的解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从字词妙用到句段勾连,乃至谋篇布局,仔细揣摩。若遇到一时半会儿不明白的内容,也不着急上网查阅相关解读,而是暂时放一放,或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循着作者的思路,设身处地地揣摩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尝试着与作者和文本展开立体的对话。之后,教师再博采众家之长,取长补短,并与自身的阅读体验融会贯通,从而对文本进行深刻的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重构。(2)走进文本,平等对话。在解读文本时,我常常思考这三个问题:一是作者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是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正因为如此,我总能在司空见惯中,发现文本独特的育人价值,从而提升自己感悟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坚持练笔,体验甘苦。一个语文老师不写作,就像农民不种庄稼、商人不做买卖一样,大有不务正业之嫌。因为语文老师一旦疏于写作,就很难体会写作的酸甜苦辣;察觉不到学生写作的问题,在作文指导时就有可能隔靴搔痒,踩不到点子上。二、博采众长,研究课堂要让自己的课堂流光溢彩,我们不仅要拥有强大校本研修 · 研训33

 2020.05B· (理论)·研训 · 校本研修的“造血功能”,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增强研究课堂的意识,提高课堂研究的能力。1.立足课堂,重视研究。由于“伪科研”的泛滥,不少老师对教育科研存在侥幸心理或抵触情绪,总认为这东西“务虚”的太多, “务实”的太少,要么“剪刀”加“浆糊”拼拼凑凑;要么开题时轰轰烈烈,平素不管不顾束之高阁,结题时胡编滥造……“研”与“教”两张皮愈演愈烈,致使部分教学业绩突出的老师对教育科研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因故步自封而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严重阻碍了这些教学骨干的进一步提升。鉴于此,一线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研究的观念,不要盲目追求那些所谓的“高大上”的理论和模式的研究,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假大空”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上,而要立足于自身教育教学的客观实际,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自身的课堂,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这些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并认真梳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炼出可以复制和推广的规律性的东西,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借鉴。2.研究课堂,内外并举。课堂的研究,不外乎向内和向外两条路径:一是在向内研究时,我们可以采取学生问卷或谈话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邀请同行观课议课的方式进行诊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采取回看自身课堂录像的方式深入研究。教师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说不定还真有“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的强烈震撼,不仅可以发现自己课堂上的诸多习惯性不足,还能发掘出自身课堂的闪光点。教师倘若将这些微小的“珍珠”串联起来,就有可能变成颇为珍贵的“项链”。二是向外研究的维度不外乎指向同行、名师和专家。对同行,尤其是年轻的同行,我们要报以极大的包容和欣赏的目光,在看到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同时,更要明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道理。因此,我们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自以为是,要平等地切磋,和颜悦色地碰撞。在这样平等包容的争鸣中,老教师所受的教益和启发也许会更大。对各级各类的名师和专家,无论是优质课、示范课,还是教学设计、教学主张,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要发扬鲁迅先生的“拿来”精神,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大胆扬弃,要在平等的交流和学习借鉴中蓄积自身的底气,而不是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己。我们在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要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相互切磋中共同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己。三、读写弄潮,破浪远航1.广泛阅读,厚实学养。要想弄潮课改,乘风破浪,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勤“读”精“思”,深“研”细“作”。如果老师成天只抱着那本教材和教参,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那我们就有可能蜕变成井底之蛙,最终沦为平庸大家庭的一员。鉴于此,我长年坚持阅读,不仅常读专业期刊、综合性报刊,还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陶行知、魏书生、于漪、黄厚江等教育大家或当代名师的教育教学专著;不仅反复阅读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上的经典名著,而且还阅读每年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部分代表作品;不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书,而且还时不时读一些看似与本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闲书”。在快乐的阅读中,我不断拓宽视野,丰富体验,殷实“储备”,为将来攻坚克难打下坚实的基础。2.去伪存真,底气充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思考“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尤其是对与专业相关的文本,我总是投之以批判眼光。在汲取有益营养的同时,我联系自己的教育生活实践和习得积淀,甄别优劣,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不断丰富自己的识见储备。一旦读有所悟,或研有所得,则不揣浅陋,大胆为文,在省内外主流教育媒体响亮发声。人们常说: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聚焦在课堂之内这“冰山一角”之上,而对课堂之外那“淹没在无边汪洋里的磅礴冰山”视而不见,那我们就有可能一叶障目,很难发现那动人心魄的真相。我想,课堂的智慧不仅在于“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睿智引领,还在于“牵一而发百,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灵活生成。课堂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教者是否习惯于主动系统的反躬自省,而且还取决于教者是否致力于对生命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对学生灵性潜移默化的滋润。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教师拥有了足够强大的“造血功能”和极其强烈的责任心,就不愁自己的课堂不能风生水起。34

篇四: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标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敖顺华 教师的威严不能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

 而要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并促进其充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现 在,学生可以从多方面获取知识。因此,教师的职责就不仅仅 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的成长,唤醒学生的潜 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此外,教师还要研究教学内容,探 索教育艺术,开发校本课程等等。因此,教师在以下几方面的 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学生被动接 受。新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新大陆,在这个探索过程 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带路人,又是互相帮助,相互支持的朋 友。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汇,彼此沟通,平等交流,共同进步。

 教师除自己要不断进步来满足和适应学生 日益增长的知识和经 验外,还要做学生不断发展、个性张扬的指路人和激励者。教 师在其课内课外的教育和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1) 教师要 利用更多的时间与机会与学生交流互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 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 的,而不像传统教学 中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可以 分成两个阶段,学校教育阶段获取的知识,学校教育之后获取 的知识。而影响和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是学校教育以外的知 识。学校教育以外知识的获取要学生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 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取的知 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中小学教材知识; 教师的知识经验 ; 学生原 有知识的升华; 师生互动生成的知识。最后一项是这四个方面的 核心。通过师生互动,可以让教材知识成功地传导给学生; 通过 师生互动,可以把老师的个人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 验很好的接合起来 ;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 养。(2) 学生能力培养与方法获取源于教师正确的指导与学生个 人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学习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作用就是让学生把不断积累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具 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实践体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都对学生的成长有利。但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捷径。

 当这条捷径与学生的人生体验能得到很好的结合,学生能力的 培养与提高就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而且能够事半功倍 。(3)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和有艺术性。传统的教育把考分作 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教师会根据考分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

 在 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会经意或不经意地歧视所谓的 “差 生” 。对很多学生的 自信心和潜能都会产生压制作用。在学校 教育阶段,教师和很多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合作,也就不能良

 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多元化和艺术性的评价能够促进与发展 学生,体现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发展的潜能” 、

 都是潜在的天才” 的评价观。

 二、教师是教与学的设计者与创造者 传统的教学 内容单一,以高考为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教 师就教什么。教学设计也主要针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教学 对象也是针对能够升学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不符合大多数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没有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能满足 ●

 “每一个学生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不会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 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此,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怪象,无论是中 学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在学生宿合里,学生撕书、扔书以示庆 贺。这是学生对从幼儿到大学近二十年压迫式,填鸭式教育的 反抗。试问:

 这样的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吗? 这就是国家和 家庭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学生花费近二十年的时间所经历 的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结果吗? 这样的结果不值得全社会,每个 家庭,尤其是教育部门,教师的反思吗? 当然,我们的教育主 管部门也在不断的反思。因此才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然 而,所有改革的落实者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我们教师必须改 变观念,不断学习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 由于课程教材 是开放的,老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也是开放的。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与传统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老师不能再一 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讲 。新课程要求教学 内容要回归生活,

 密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学习 “生活化的知识” 、

 力的知识” ,让学生学以致用。强调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学 习,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这一切,都为教师的教学带 来革命性的变化,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教,促进学生创造性地 学。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都是不 符合新课程中的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教与学的设 计者与创造者。因此,新课程的教学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体 会与实践,共同发现与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去研究新教材,钻 研新教材,延伸、拓展课堂的空间。利用能利用的社会资源,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材,完成新时 期教师的时代使命。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探究者与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执行者,

 不是参与者 。教师被动地、踏实地执行教学大纲,学生被动 地 、机械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关注知识的输出,学生关注 知识的输入。都把教材当作是权威,缺乏质疑的精神,不利于 创新型人材的培养。

 在新课程中,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到课程 结构、内容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与评价,都 以学生的全面可持 续发展和个性特质的为出发点。因此,教师不能只管教学 内容 的传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成 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的实践与体验,关注学生创先思维的激发。新课程的教材具备 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 了广阔的空 间,教师可以从关注人的发展角度去充分利用和组合各种课程 资源,开发具有本土化、社区化、校本化的课程。只有这样,

 教师才是新课程的积极探究者、设计者与开发者。

 教师只有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充分转变角色,理解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才会 自觉地去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把 “死” 的课堂、

 “死” 的知识变成 “活” 的生活。在这个生活 的大舞台上,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 成长。使教师能不断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 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作者单位: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有生命

篇五: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教师不断成长的事业渴望

  唤醒教师不断成长的事业渴望

  时下, 在教师队伍中, 滋生着几种怪型。

 一是“功臣自居” 型。

 有的教师从教十余年,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尤其是所教科目的考试成绩突出, 于是感到自己对学校有贡献了 , 自己是“功勋” 教师了 , 该躺在功劳簿上大睡觉了。

 二是“浮躁不安” 型。

 有的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了 奖, 有几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或是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于是便觉得自己拥有资本, 就耐不住性子, “身在曹营心在汉” , “这山望到那山高” , 想跳槽的有之, 想提拔的有之, 甚至要求提升其政治待遇或经济待遇的也有之。三是“不思进取” 型。

 有的教师有几十年的教学经历, 自认为有经验, 有贡献, 教学轻车熟路, 于是懒于备课, 漠视学习, 惰于研究, 更谈不上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凡此种种,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 阻碍着学校的持续发展, 是当前中小学校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 我们大声疾呼:

 必须唤醒教师内心深处不断成长的事业渴望, 让这种渴望永不枯竭, 伴随终身, 让更多的教师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做专家型教师。

 如何唤醒教师成长的事业渴望, 促使教师不断朝着专家型教师迈进, 我认为, 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 必须不断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专业引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的领导, 首先是思想的领导。

 ” 这种领导就是一种引领。

 学校不仅仅是“管门房、 管课堂” 的地方, 更应该是“管心房” 的所在。

 教师成长, 学校的引领不可或缺。

 学校应该是给教师以追求、 以鼓舞, 引领教师不断走向成功的圣地。

 一是积极引导教师读书。

 有人说, “只有不断读书, 才有资格教书。

 ” 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 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要想得到人们的尊重是很难的。

 在学习化社会里, 学校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 而教师无疑是这个组织的中坚力量。

 学校不仅要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本学科知识, 还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通过学习达到视野有宽度、 知识有厚度、 思想有深度的境界。

 二是积极引导教师实践。

 要努力创设环境, 引导教师主攻课堂, 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真正让每句话都有效果, 每分钟都有效率, 每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

 还要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 以案例为切入口, 坚持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 努力让一大批教师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

 三是积极引导教师反思。

 要引导教师思考研究教育教学的思想、 言行、 方式, 进行自我调整,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迷惘, 主动发展。

 要坚持写教育案例, 写教学后记, 写教育随笔, 既记录教学的成功之处, 又汲取失误的教训, 并以积极的心态相互交流切磋, 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实现自我超越, 启迪别人, 最终并进共荣, 共同成长。

 同时, 要积极搭起教师与专家联系的桥梁。

 一线的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 在教学上很难有新的提升。

 因此, 要努力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 的形式, 拓宽一线教师与专家沟通的渠道, 尽快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 必须不断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平台

  为展示教师才能搭建多彩的平台, 使教师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 应该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是搭建个性发挥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刘彭芝说:

 “一所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 是龙就让它腾, 是虎就让它跃。

 ” 万事万物都是不同的, 教师个体都富

 有生动的个性。

 有擅长文科教学的, 有擅长理科教学的, 有善于形象思维的, 有善于逻辑思维的, 有精于教学的, 有精于教研的, 有善于表达的, 有工于思考的„„学校要知人善任, 清醒地认识每位教师的特长, 尊重教师的个性, 关注教师的个体成长, 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沙龙、 演讲、 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每一位教师的价值都能得到最大体现。

 二是搭建担当大梁的平台。

 “水无压力不喷, 人无压力不强。

 ” 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人,不能只捧一批教学能手, 将其他人“打入冷宫” , 须知, “能力是逼出来的, 办法是想出来的。

 ” 江苏省如东县栟茶中学, 当初大部分教师是中师和大专学历, 起点不可谓不低,但经过历年的负重加压, 摸爬滚打, 创造了 闻名遐迩的高考奇迹, 成就了一批名师, 这就是很好的佐证。

 我们要不拘一格“用” 人才, 有意识地给教师压担子, 委重任, 如安排上高中毕业班、 搞课题研究、 竞赛辅导教师、 作专题讲座等, 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

 只有在实践中, 每个教师都被重视, 都负重任, 几经历练, 才会得到发展, 才会迅速成长。

 三是搭建终身从教的平台。

 对于大多数教师包括优秀教师而言, 应该树立终身从教的理念。

 我始终认为, 教优者未必一定要让其“仕” 。

 遍览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 哪一个名师、 专家不是经过长期的“水磨工夫” 才练就一身本领? 要成为名师就得准备付出一生的努力。

 其次, 学校行政岗位就非常有限, 又何必硬要拼命去挤这趟已经超载的车呢!

 实际上, 有许多名师都是在仕途面前绕道而行才终成正果的。

 知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就是在成都教科院行政岗位上主动卸任到一所普通中学任教的。

 再则, 行政管理毕竟不同于专业教学, 引导一批优秀教师不“仕” , 既不会造成专业教学上的浪费, 也可以避免行政管理上的失误。

 这样做同样是人尽其才, 爱才之举。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也应该身上有更多的责任与道义, 有更多的生命与尊严, 多些理想, 少些功利, 多些书卷气, 少些仕途味。

 当然, 学校更应该拿出过硬的措施让优秀教师真正潜心教学, 鼓励其成长、 成功、 成名, 如大胆重奖教育教学有功人员, 生活给予切实入微的关照, 始终如一地支持他们钻业务、 搞研究、 出成果、 培英才。

 三、 必须不断为教师的成长建立保障机制

  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机制作保障, 教师就难以不断成长, 更难成名师。

 学校应切实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明确是非, 区分工作的优劣程度, 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原因, 作出对策, 对教育教学活动予以指导, 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与欲望, 为保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指明方向。

 为此, 学校要不断改革完善《教职工考评细则》 及各类评先评优的规定, 使之发挥积极的导向功能。

 评价的理念要“新” , 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实现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跟踪, 不搞一潭死水的静态评价, 甚至是对教师作出的一种“一评定终身” 的打击性评价, 要着眼于进步, 着眼于发展, 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用人。

 评价的要素要“全” , 既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研水平的提高, 又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既面向全体教师, 又考虑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

 评价的方式要“活” , 坚持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课堂评价与生活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做到“公开、 公平、 公正” , 真正体现“多劳多得, 优劳优酬” 。

 二是积极的激励机制。

 在执行激励机制时要“菩萨心肠” , 善于“赏识” 。

 一方面, 要实行人性化激励。

 譬如教师的专业成长, 不能领导说了算, 需要倾听广大教师的想法和建议, 充分体现对教师的尊重, 使“要我成长” 变成“我要成长” , 使学校方案成为教师集体志愿, 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另一方面, 要实行目标激励。

 目标制定不能好高鹜远, 急功近利, 应切合实际, 要让教师有一种“跳起来摘桃子” 的感觉, 有愿意为目标奋斗的热情, 不断增强内驱力, 为教师不断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推动教师始终不渝沿着专业化成长道路良性发展。

 三是严格的约束机制。

 人管人, 管不住人, 制度管人, 才管得住人。

 约

 束机制要突出一个“严” 字, 划定“两条线” 。

 “严” 就是严明纪律, 严格要求, 严厉处罚, 不讲情面, 不走过场, 不循私情。

 “两条线” 就是一要划定“底线” , 凡是底线以上的要求和标准一定要达到, 譬如出勤、 上课、 备课、 作业、 考试的规定量等。

 二要划定“高压线” , 凡是高压线的内容绝对不能动, 一碰就会伤人, 就会铸成大错。

 譬如学生安全、 乱收费、 体罚学生等。

 即使最有本事的教师如果不能完成底线要求, 就无望做优秀教师; 如果敢去碰高压线, 就没有资格成为名师。

 在执行约束机制时一定要“金刚怒目” ,敢于管, 管到位, 一以贯之, 一管到底。

 总之, 教师不断成长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 需要广阔的舞台来展示, 需要公正的机制来保障。

 理念决定方向, 舞台强调历练, 机制着眼落实。

 教师的成长最终取决于自身修养, 取决于“自我” 。

 认识自我、 发现自我是不断成长的基础和条件, 完善自我、 战胜自我是不断成长的关键, 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是成为名师永不满足的目标。

  #q!r$s%t&u *v*w(x) y-z+A0B1C2D 3 E4F5G6G7H8I9 JaKbLcMdNeOf PgQhRhSiTjUk VlWmXnYoZp#q !r$s$t%u&v*w (x) y-z+A0B1C2D3D4E5F6GSi TjUkVlWmWnXo YpZq#r!s$t%u&v*w(x) x-y+z 0A1B2C3D4E5F 6G7H8I8J9KaLbMcNdOePfQgR hSiTjT kUlVmW nXoYpZq#r!s$t%u&u*v(w) x- y+z0A1B2C3D4 E5F5G6H7I8J9KaLbMcNdOePf QgQhRiSjTkUl VmWnXoYpZq#r! r$s%t&u*v(w ) x-y+ z0A1B2C 2D3E4F5G6H7I8J9KaLbMcNdN eOfPg QhRiSjT kUlVmWnXoYoZp#q!r$s%t&u* v(w) x -y+z+A0 B1C2D3E4F5G6H7I8J9KaKbLc MdNeOf PgQhRi SjTkUlVlWmXnYoZp#q!r$s%t &u*v(w (x) y-z +A0B1C2D3E4 F 5G6H7H8I9JaK bLcMd NeOfPgQ hRiSiT jUkVlWmXnYoZp#q! r $s%t%u&v*w(x ) y-z+A0B1C2D3E4E5F6G7H8I 9JaKbL cMdNeO fPfQgRhSiTjUkVlWmXnYoZp# q#r! s$t%u&v* w(x) y-z+A0B1B2C3D4E5F6G7 H8I9JaKbLcMc NdOePfQgRhSiTjUkVlWmXnXo YpZq#r!s$t%u &v*w(x) y-y+z0A1B2C3D4E5F 6G7H8I9J9KaL bMcNdOePfQgRhSiTjUkUlVmW nXoYpZq #r!s$ t%u&v*v(w) x-y+z0A1B2C3D4 E5F6G6H7I8J9 KaLbMcNdOePfQgRhRiSjTkUl VmWnXo YpZq#r ! s$s%t&u*v(w) x-y+z0A1B2C 3D3E4F5G6H7I 8J9KaLbMcNdO eOfPgQhRiSjT kUlVmWn XoYpZ p#q!r$s%t&u* v (w) x-y+z0A0 B1C2D3E4FQhR iSjTjUkVlWmXnYoZp#q! r$s% t&u&v* w(x) y- z+A0B1C2D3E4F5G6G7H8I9Ja KbLcMdNeOfPgQhRhSiTjUkV lWmXnYoZp#q! r$s$t%u &v*w( x) y-z+A0B1C2 D 3D4E5F6G7H8 I9JaKbL cMdNe OePfQgRhSiTj U kVlWmXnYoZp Zq#r!s$t%u&v *w(x) y-z+A0A 1B2C3D4E5F6G 7H8I9JaK bLbM cNdOePfQgRhS iTjUkVlWmWnX oYpZq#r!s$t% u&v*w(x) x-y+ z0A1B2C3D4E5 F6G7H8I8J9Ka LbMcNdOePfQg R hSiTjTkUlVm WnXoYpZq#r!s $t%u&u*v(w) x - y+z0A1B2C3D 4E5F5G6H7I8J 9KaLbMcNdOeP f QgQhRiSjTkU lVmWnXo YpZq# r!r$s%t&u*v( w ) x-y+z0A1B2 C2D3E4F5G6H7 I8J9KaLbMcNd NeOfPgQhRiSj TkUlVmWn XoYo Zp#q!r$s%t&u *v (w) x-y+z+A 0B1C2D3E4F5G 6H7I8J9KaKbL cMdNeOfPgQhR iSjTkUlVlWmX nYoZp#q!r$s% t&u*v( w(x) y-z+A0B1C 2D3E 4F5G6H7H8I9J aK bLcMdNeOfP gQhRiSiT jUkV lWmXnYoZp#q! r$s%t%u&v*w( x) y-z+A0B 1C2 D3E4E5F6G7H8 I9JaKbLcMdNe OfPfQgRhSiTj UkVlWmXnYoZp #q #r! s$t%u&v *w(x) y-z+A0B 1B2C3D4E5F6G 7H 8I9JaKbLcM cNdOePfQ gRhS iTjUkVlWmXnX oY pZq#r!s$t% u&v*w(x)y-y+z0A1B2C3D4E5F6G 7H8I9J9KaLbM cNdOePfQgRhS iTjUkUlVmWnX oYpZq#r!s$t% u&v*v(w) x-y+ z0A1B2C3D4E5 F6G6H7I8J9KaLbMcNdOePfQg RhRiSjTkUlVm WnXoYpZq#r!s$s%t&u*v(w) x -y+z0A1B2C3D 3E4F5G6H7I8J9KaLbMcNdOeO fPgQhR iSjTkU lVmWnXoYpZp#q! r$s%t&u*v( w) x-y +z0A0B1 C2D3E4F5G6H 7 I8J9KaLbLcMd NeOfP gQhRiSj TkUlVmWmXnY o Zp#q!r$s%t&u *v(w) x -y-z+A 0B1C2D3E4F5G6H7I8J9JaKbL cMdNeOfPgQhR iSjTkUkVlWmXnYoZp#q!r$s% t&u*v *w(x) y- z+A0B1C2D3ePfQgRhSiTjUkV lWmXn YoZpZq# r! s$t%u&v*w(x) y-z+A0A1B2 C3D4E 5F6G7H8 I9JaKbLbMcNdOePfQgRhSiTj UkVlW mWnXoYp Zq#r!s $t%u&v*w(x) x-y+z0 A1B2C3D4E5F6 G7H8I8J9KaLbMcNdOePfQgRh SiTjTk UlVmWn XoYpZq#r!s$t%u&u*v(w) x-y +z0A1B2C3D4E 5F5G6H7I8J9KaLbMcNdOePfQ gQhRiSjTkUlV mWnXoYpZq#r!r$s%t&u*v(w) x-y+z0A 1B2C2 D3E4F5G6H7I8J9KaLbMcNdNe OfPgQhR iSjTk UlVmWnXoYoZp#q!r$s%t&u*v (w) x-y +z+A0B 1C2D3E4F5G6H7I8J9KaKbLcM dNeOfP gQhRiS jTkUlVlWmXnYoZp#q!r$s%t& u*v(w(x ) y-z+ A0B1C2D3E4F5G6H7H8I9JaKb LcMdNeOfPgQh RiSiTjUkVlWmXnYoZp#q!r$s %t%u&v *w(x) y -z+A0B1C2D3E4E5F6G7H8I9J aKbLcM dNeOfP fQgRhSiTjUkVlWmXnYoZp#q# r!s$t% u&v*w( x) y-z+A0B1B2 C 3D4E5F6G7H8 I9JaKb L cMcNdOePfQgRhSiT jU kVlWmXnXoY pZq#r! s$t%u& v*w(x) y-y+z0 A 1B2C3D4E5F6 G7H8I9J9KaLb McNdOePfQgRh SiTjUkUlVmWn XoYpZq#r!s$t %u&v*v(w) x-y +z0A1B2C3D4E 5F6G6H7I8J9K aLbMcNdOePfQ g RhRiSjTkUlV mWnXoYp Zq#r! s$s%t&u*v(w) x -y+z0A1B2C3 D3E4F5G 6H7I8 J9KaLbMcNdOe O fPgQhRiSjTk UlVmWnX oYpZp #q! r$s%t&u*v ( w) x-y+z0A0B 1C2D3E4F 5G6H 7I8J9KaLbLcM d NeOfPgQhRiS jTkUlVm WnXnY oZp#q!r$s%t& u *v(w) x-y-z+ A0B1C2D3E4F5 G6H7I8J9JaKb LcMdNeOfPgQh RiSjTkUk VlWm XnYoZp#q!r$s %t&u*v*w(x) y -z+A0B1C 2D3E 4F5G6G7H8I9J aK bLcMdNeOfP gQhRhSiT jUkV lWmXnYoZp#q! r$s$t% u&v*w(x) y-z+A 0B1C 2D3D4E5F6G...

篇六: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程学习德育天地 2013 年 8 月 8 日1.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在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比如,在学完《普罗米修斯》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词,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2.充分利用学校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在交通安全主题班会上对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时,我设计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 “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再让学生亲身实践,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他可以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随一己心愿,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通过游戏,学生了解了许多的交通法规,增强了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有益。三、拓宽渠道,注重实效1.在课后布置拓展性作业如:《凡卡》一文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我在教学中通过布置拓展性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调查、发现、感受身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境况,然后,回到课堂讨论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并从中初步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在写日记中渗透法制教育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向美。因此,引导孩子每天写日记不仅成为提高学生习作的法宝,而且还是他们受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学生写日记时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教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别人改过。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只要坚持不懈地意向引导,久而久之,学生所写日记中,往往有对所见景致有所欠缺之处深深忧虑的,也有对改善环境提出自己见解的,更有对战争的认识的,从而让法制知识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3.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口语交际话题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某个话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自己的教学和管理需要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口语交际谈谈对“古迹遭破坏”问题的看法时,在学生观看完有关长城遭到破坏的报道后,我问道:

 “同学们,名胜古迹遭到这样严重的破坏,你想说什么呢?”于是,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古迹遭到破坏后的感受;有的说保护文物古迹的建议;有的说其他地方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的现象;有的说某个地方对文物古迹保护得好的做法和经验。这时,我便抓住契机,向他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口语交际“学会自我保护”时,我积极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和灾难?应该如何应对?有的说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煤气、火灾……有的说可能会遇到人为灾害:受骗、抢劫、偷盗、交通事故……在师生交流的同时,我适当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使其明白了未成年人怎样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每个老师从小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孩子们不但能健康、快乐、幸福地茁壮成长,将来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这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啊!(作者单位 贵州省龙里县水桥小学)教师的责任是“唤醒”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

 “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 “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雕刻师。学生,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差的学生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我们应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天赋理性和内在力量,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教育的目的不在传授和接纳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生命深处唤起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教育不仅要从外部解放学生,更要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格和心灵,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137

篇七: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唤醒教师自我成长生命自觉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由点到面逐渐铺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面向教师的培训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人力、物力花费不少,培训的效果如何?教师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业务提升活动的?先从笔者参加的两次培训活动说起

 一次是参加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教育局要求新评选的区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必须参加。在四天的培训活动中,主办者有针对性地安排八个讲座,可谓用心良苦。无论从课程的安排,还是讲授的教师,都无可挑剔。可偏偏有些教师不领情,心不在焉的听课过程,令人咋舌的会场秩序,匪夷所思的提问,某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表现实在令人大跌眼镜。于是有了埋怨与批评,有了忽悠与反忽悠,有了鲜有耳闻的点名签到方法……令主办者与听课者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什么不少教师对这些学习没有兴趣?因为他们不是主动要来听课的,而是被逼迫着来的――培训的结果与考核、晋升挂钩。为了保住所谓名优教师的头衔,他们不得不参加这些培训

 另一次是全国性教研活动,上千人的规模,不少人是从各省各市不远千里来参加活动,令人诧异的是,听课的现场没有人进进出出、接听电话,更没有迟到早退,很多老师都

 2 一早来到课室,希望抢个好位置。这样的培训,没有谁要求谁签到,没有考核,但却座无虚席,每位参与者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快乐。因为,听课者是真心想学点儿东西,是主动来的

 主动与被动,其效果相差甚远!虽然主动做的事未必都是好事,但大凡被逼着做、强迫着做的事,大多会向着与初衷相反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培训能否取得实效,最重要的不在于如何考评,也不在于请何等档次的教授,而在于教师成长的生命自觉是否已经觉醒。或者说,教师以何种姿态参加培训,比培训的内容更为重要

 再举教师读书为例,现在的老师普遍不读书是不争的事实。记得朱永通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将教师不读书的原因归纳为“源于�{剂身心的生命本能即为自己理性选择的一种‘节能’的生活方式。”据他所言,如今很多教师工作“亚历山大”,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大有人在,而阅读是有难度的,需要耗费许多精神力量,“对于大部分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教师而言,在忙了一天之后捧起书,只能使精神进一步紧张,要么昏昏欲睡,要么身心倍受折磨。”教师不读书,更多是因为“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本能地启动生理、心理的调衡机制,以免耗能过多,免疫力下降,让身心遭到疾病的侵扰”。朱老师指出了当前不少教师的生存状况,但在我看来,“繁重的工作压力”只是教师不读书的外因,还不是关键因

 3 素。平心而论,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教师职业虽然繁忙,但与金融、互联网、高科技产业等相比,恐怕还不是最繁忙的,我们却很少听说这些领域的人才以工作繁忙为由排斥学习和专业成长。关键问题还在于内因,即这些教师普遍缺少自我成长的生命自觉和主体意识。外因的干扰我们或多或少都能解决,只要教师有成长的生命自觉,面对繁忙的工作,就会通过高效的时间管理,化整为零,挤出时间来休息和读书。即使只有少许读书的时间,日积月累,同样所得匪浅。一些教师本身就不想读书,读书没能成为我们非做不可的事情,没有享受到读书滋养心灵产生的一种快感,更没有感受到一种自我成长的冲动。因此,无论教师自己多么清楚读书的重要性,无论上级部分发多少文件、订多少考核条例,组织教师听多少场关于读书的报告,被动、强迫只能产生应付、忽悠、谎言,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读书的行动。缺乏成长的生命自觉,用大白话讲,就是人自身的一种惰性

 主动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成长的生命冲动。正如怀特海所言:“在机械生产中,建设的能量来自它的外部,它将分离的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但是对于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来说,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它依靠自身自我发展的冲动而成长。这种冲动可以从机体的外部进行激发和引导,它也可能为外界的力量所扼杀。尽管外界的力量可以激发和引导这种冲动,但是,心智发展的创造性冲动来自内部,而且完全为个

 4 体所有。”这些言论提醒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是教师自身,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就是要保护和引导教师内心的成长冲动,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因此,依靠外力强制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师只是“被成长”,注定无法取得成效,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说到底,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强迫教师进行专业成长的,除非教师们相信这么做能够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成长对于他们来讲是有意义的

 教师有哪些内在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大基本需求都内在于我们的基因结构,成为我们必须如何存活的内在指令。除了一些低层次的需要外,教师,因其职业及文化特点,特别需要获得社会、学校的认可与尊重,特别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要的满足,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我们追寻一些名师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有两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是不断地体验到教育教学带来的乐趣,“冉冉出新人”的蓬勃生机促使教师生命气象得到提升。儿童的成长使教师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了自我发展的动力。教师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向着心中的教育理想前行,不断地体验学生的成长及自己成长所带来的高峰体验,更容易获得更大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二是既能脚踏实地,又有着仰望星空的教育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 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有一批有理想而又敢于担当的教师。责任感愈强,担当越多,内心就会产生愈强的主动发展的动力,自我成长也就越自觉,从而促使生命达到一种“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状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认同教师的价值,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反之,不好的制度则会抑制教师主动成长的生命自觉。反观当下的职称评审制度,一个萝卜一个坑,青年老师想要晋级,需要年长者退休将位置让出来,而这一等下来自己也差不多要退休了。虽然教师的生命成长才是根本目的,职称只是成长过程中的“附产品”,是外在的东西,职称的高低不代表教师的生命高度,但是青年教师既需要教育的理想与情怀,也需要成长的空间与外在目标达成的一种成就感。如果青年教师看不到目标,看不到希望,缺乏职业成就感,你让他怎么安心提升业务水平?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将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产生抑制

 教育要给心灵彻底的自由。教师也需要有自由与闲暇。因为心只有在悠闲中才能学习。悠闲意味着内心不是常常被各种事情――被问题、被某种享乐、被感官的满足所占据,而有充裕的时间,去观察身边以及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去倾听,去清晰地看。从这一方面讲,某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使得教师的闲暇都耗费在资料整理与琐碎

 6 事情的处理上,甚至寒假还在为继续教育学时的获得忙碌,其结果是,教师的生命气象在各级各类要求与压力的挤压中,变得支离破碎。人与所有动物一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你可以如同操纵机器一样,强制一个人听讲座,但不能操纵他进行思维。引导教师成长的关键是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先有自由后有自觉,自由是人走向生命自觉生长的空气与土壤!当心灵受到制约时,它就只能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特殊领域里发挥作用,成长必定受到制约

 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的要义在于,激励、唤醒生命个体自我成长的冲动,并保护这种冲动,给每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自由空间与时间,实现个体主动、自觉地生长。在成长中形成远大的教育理想与责任担当,获得生命气象的提升,产生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自觉地向着生命的更高境界生长。第斯多惠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成为自我发展的生命,是为师的基本要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教育需要教师有成长的生命自觉,既是为“己”,也是为“人”。这里的“为人”不是为了炫示于人,而是用教师的生命自觉去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篇八: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摘要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

 尽管近几年来, 我国中学教师的生存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专业自主权的缺失仍是他们长期以来的生存境遇。

 自主权是创造一切有意义、 有价值的生活的前提, 自主权的失落意味着教师缺少了自我个性生成和扩展的空间。教师只有真正的实现了专业自主, 才能拥有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本文以教育叙事的研究方式, 将目光更多的聚焦在学校教师的现实生存境遇上, 直面教师的职业实景:

 课堂、 会议室和办公室, 尝试以这三个场景作为基本的线索来呈现教师自主权缺失的真实面貌和内涵。

 并通过解析其背后的原因, 提出唤醒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是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关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

 从问题提出的背景入手, 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方法的选择, 并对教师专业自主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

 展现并分析教师在学校的日常生存状态。

 通过对教室、会议室和教师办公室这三个场景进行细微地描述和分析, 以此来展现教师专业自主权缺失的主要表现:

 缺乏教学话语权、 自我评价权和学校事务参与权。第三部分:

 教师专业自主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指出教师职业的自身规定性, 学校科层体制的管理, 对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忽视以及教师自主能力的缺失是导致教师自主权缺乏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

 实现教师专业自主权的途径。

 唤醒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是实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关键。

 从内部而言, 自主能力的提高是根本,教师教育应培育教师的自主意识, 而教师个人则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学习来提高自主的能力; 同时, 外部良好环境的创设是其实现的基本条件, 外部要创设良好的环境, 使教师的自主意识有生成的空间。关键词:

 教师:自主意识; 专业自主权:

 A B S T R A C TT h eliv in gw a yo f in d iv id u a l t e a c h e rc o n c e r s t h ed e v e lo D m e n to f t h e te a c h e r s. I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h e 1iv in g c o n d it io n o f th em id d le —sc h o o l t e a c h e r s in C h in ah a s b e e nim p r o v e d g r e a tly , b u titist h e f a c tth a tth e ya r estillsh o r to f sp e c ia lityin d e p e n d e n c ef o ralo n gp e r io d . T h er ig h to fsp e c ia lityin d e p e n d e n c e is t h e p r e m ise o f c r e a t in g th e m e a n in g f u l a n dv a lu b le lif e . T h e la c k o fin d e p e n d e n c e m e a n s t e a c h e r s a r e sh o r to f t h e r o o m in w h ic h th e yC a llp r o d u c e a n d d e v e lo P t h e irin d iv id u a litie s. T h et e a c h e r sc a n h a v eth ep o ssib ilit y o fc r e a t in ga ne x c e lle n t1if e , o n lyin th e b a seo f o w n in gsp e c ia lity in d e p e n d e n c e .U sin gth em e th o d o f e d u c a t io n a ln a r r a tiv e , th is a r t ic lep u t se m p h a sis o n t h e 1iv in gs t a t e o f t h e te a c h e r s a n d d e sc r ib e s th ete a c h e r s’ w o r k p la c e s:

 th e c la ssr o o m , th e m e e tin g —r o m ma n d th eo f f ic e . B a se do n t h e set h r e esc e n e s, it tr ie s t op r e se n t th er e a la p p e a r a n c e a n d su b st a n c e o f t h e t e a c h e r s a b o u t th e la c k o fsp e c ia lit y in d e p e n d e n c e . T h r o u g h a n a ly sin gr e a s o n s le a d in gt ot h e la c k o fsp e c ia lit y in d e p e n d e n c e , th is a r t ic leP 0 8 e s th a t tiis th ek e yf o ra c h ie v in gth e te a c h e r s’sp e c ia lit yin d e p e n d e n c et o a w a k e th e te a c h e r s’in d e p e n d e n c e c o n sc io u sn e s8 .T h e w h o le a r t ic le c a n b e d iv id e d in to f o u r D a r ts.P a r tO n e :

 In tr o d u tio n . B a se d o n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o f issu e , th isp a r t i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it u a t io n o nstu d y in g t e a c h e r s inC h in a a n da b r o a d , st u d y m e t h o da n ds o m ed e f in itio n so nte a c h e r s’ sp e e ia lity in d e p e n d e n c e .P a r tT w o :

 P r e se n ta tio n a n da n a ly siso nt h e te a c h e r s’r o u t in eliv in gst a t ea t sc h 0 0 1. B y d e sc r ib in g a n da n a ly sin gⅡ

 th r e esc e n e s:

 c la ssr o o m ,m e e tin g —r o o ma n d o f f ic e , th ea r tic leis t o D r e s e n tth em a inth r e ep h e n o m e n aO il th e la c k o fsp e cia lityin d e D e n d e n c e f o r te a c h e r s. th e la c k o f th e r ig h to n te a c h in gin d e D e n d e n c e :

 th ela c k o f th er ig h tO n se lf —e v a lu tin g , th ela c ko f th e r ig h t o np a r tic ip a tio nin sc h o o l a f f a ir s・P a r t T h r e e :

 A n a ly sin gth e m a in o b sta c le so n th e la c k o fsD e c ia lityin d e p e n d e n c e . T h ee s s e n c eo fo c c u p a t io n :

 t h e咀a n a g e m e r ito fsc h o o l:

 th ec o n tr o lo fe x p e r ts y s t e m a t lck n o W le d g ea n d th e la c k o f th e a b ilityf o r te a c h e r s th e m se 工V e sa r e th e im p o r ta n tr e a s o n s ・P a r tF o u r :

 T h estr a te g ie so fa c h ie v in gsp e c ia lityin d e D e n d e n c e f o r te a c h e r s. A w a k in gth ete a c h e r s’in d e p e n d e n c ec o n sc io u sn e ssisth ek e yo fa c h ie v in gsp e c ia lityin d e D e n d e n c e . S c h o o l sh o u ld c r e a t a lo o se e n v ir o m e n t a n d9 1V ete a c h e r s m o r e f r e e d o m :

 te a c h e r —e d u c a tio nsh o u ld t r y t o tr a inte a c h e r s’in d e p e n d e n c ec o n sc io u sn e ss:

 te a c h e rsh o u ldP r o m o t eth e ir a b ilityo f in d e p e n d e n c e .K e yw o r d s:

 t e a c h e r ; in d e p e n d e n c ec o n sc io u sn e ss; th e r ig h to f sp e c ia lityin d e p e n d e n c e :III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合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n △讯}∥。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o 。

 a - j年6月 r日I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 保密口,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 不保密醚(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 )‘月0A5 BS 日年菲. \俨7如≯期期日日bk^, 芳. ∥~●J^旷U●、 1●}矗^镍个≯名名签签者师作导

 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一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现1前言1. 1论题的缘起,四年意犹未尽的教学经历使我对教师职业有着深深的情结, 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问题自然而然地走迸了我关注的视野。

 长期以来, 我们在探讨教师时, 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作为客体的价值, 而忽视教师作为主体的价值, 习惯于从外部对教师进行规约, 而缺乏从内部给予教师以本体性观照。

 而在如今这样一个弘扬个体性, 提倡自主的时代,我们社会关注较多的是学校课堂中的各种暴力, 学生被压迫的处境和教师的种种不良行径, 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和个性, 很少有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学校中广大教师的生存状态。相比起以前, 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已然不错了。

 自九十年代以来, 教师队伍中大批有才干的、 优秀的教师纷纷离开了这个行业。

 曾有人感慨:“教师队伍中能干的, 优秀的人才差不多都走了。

 不能干的也走不了。

 ” 这话虽然过于偏激。

 但大量这些事实的存在却不得不让我们一再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离开教师行业?他们难道只是为了金钱和物质待遇么?海德格尔曾说过:

 “生存是一件思的事情” 。

 人有怎样的生命意识, 直接决定他在现实的经验中怎样决定自己的存在。

 教师, 对于我们眼下所处的社会,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昵?教师们是怎样在建构着他们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昵?人们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 我把目光投向了我所熟悉的群体一教师和我所熟悉的场所一学校。学校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场所。

 作为一个规范化的组织体系, 在其内部, 规范无处不在。

 不仅形塑着学生, 也形塑着其中的教师。

 尤其在现代, 大部分的学校受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为了提高效率都奉行“一所好学校处处都有规范” 的格言, 把规范当成了解决任何问题的良药和法宝, 事无巨细都有规范。

 种种规范的制约和束缚对教师生活的完整性和意义性进行着消解, 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专业自主权,仅仅作为规范的听话者而存在。

 专业自主权的失落意味着教师缺少了

 硕士学位论文自我个性生成和扩展的空间, 他们作为个体的追求和意义被淹没。

 成为了教育的“工具” 和手段。

 难道接受规范, 被规范所制约是每个教师不可避免的命运吗?教师究竟该如何自处, 才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从而获得个体自身更好的发展?……于是, 对现实学校中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研究成为了我研究教师生存境况的一个切入点, 我们只有走进学校, 立足于对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把握, 才能更好地展开研究。怀着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心情, 我开始了我的思考与探索。1. 2研究现状国外对教师职业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 具有较完备的理论。

 就其发展过程来看, “西方国家在50 年代和60 年代中对教师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与社会角色的教师的研究; 6 0 年代末与7 0年代中。

 主要是关于作为学生学习成败决定者的教师的研究; 自7 0年代末, 则主要是关于作为社会所迫者的教师的研究。

 ” o在国内, 关于教师职业的研究在20 世纪8 0 年代以后得以逐渐深入, 当时我国的教师研究主要以教师专业化为重点, 侧重于对教师的规范和要求, 而对于教师个体的生存质量则有所忽略。

 直到20 世纪9 0 年代后期, 相继出现了教师的人类学研究和文化学研究, 教师这一职业由于它既与社会整体的发展态势有着深刻的关联, 又与个体的生活质量有着意义深远的关联, 因此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侧重点的著作也纷纷出炉:

 叶澜教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发展新探》 就是一本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 它把重点放在教师如何“育己” 这一问题上;刘次林的《教师的幸福》 一文着眼于幸福教育的建构和实施来谈教师的幸福:

 朱新卓的《专业:

 教师生存状态与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一兼答教师职业为什么要专业化》 一文, 从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这个视角出发, 提出并回答了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的问题; 吴惠青的《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 一文对教师的个体生活进行了反思; 郭华的《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 一书, 在第二章从教育社会。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5年. 第195页2

 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一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现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日常建构:

 周润智的《力量就是知识一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 一书对教师职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诠释等等,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目前我国教师职业的生存状况, 揭示了当前我国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生存问题等等。然而, 这类研究毕竟只是少数。

 据不完全统计, 从19 9 6年至2006年, 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教师职业研究的论文共4 6 31篇。

 纵观已有的这些学术论文或专著, 大多都是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和素质方面的。至于有关的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有些是纯粹站在理论的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 注重对教师的理性规范, 对教师个体的生活缺乏本体性的关切:

 有些报刊和论文虽展现了教师生存困境的各种现象, 但只是表现为一般性的介绍或描述, 没有进行深度剖析, 触及问题本身:另外有些个案调查研究虽提到了教师的生存困境, 但却是从教师的专业化角度出发, 把教师的生存状态当作影响其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因素. 侧重点并不在教师个体本身。1. 3研究方法的选择‘我无意。

 也无力对庞大的整个教师阶层作一次整体的宏大叙事,我只想通过深入中小学教学生活实践, 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和调查,来展现学校内平凡而真实的个体生存经验, 以揭示教师目前的职业生存状况。

 我希望我们能从单一的预设教师应该如何, 转变成注意到教师实际是如何。

 有感于李书磊的《村落中的“国家” 一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一书, 让我看到了与传统论文不一般的写作方式, 作者平凡而朴实的语言打动了我, 使我从中深受启发。

 同时研究学校教师目前的生存状况, 需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 要立足于对教师现状的把握, 对其进行长期的实地观察, 以获得准确而又有意义的信息。这样, 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了我选择的主要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强调回到教育本身, 回到教育正在发生的现场,通过对事情本身原汁原味的深描, 再现教育发生时的生动情景, 以具体的情节和故事保有教育的鲜活和丰富” , 它希望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 教师生活和学生生活体验的描述, 以及对文本的解释性研

 硕士学位论文究, 试图以此来获得对教育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

 o我选择了一所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民办寄宿制学校, 这是一所“贵族学校” ( 由于其高收费而得名), 在当地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之所以选择民办私立学校, 是因为与公办学校相比, 民办学校在加强教师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可谓是“先行一步” , 而其他公办学校大有纷纷效仿的趋势; 而且, 民办学校的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区域的不同学校,从他们身上可以了解到教师更多的生存状况, 这使我的研究更加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将目光更多的聚焦在学校体系中的教师生存境况上, 直面教师的职业实景:

 课堂、 会议室和办公室。

 尝试以这三个场景作为基本的线索来呈现教师被规约的职业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内涵。

 这样一种现实的揭示, 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唤醒对教师职业生存状况的人文关怀。1. 4 相关概念的界定1. 4 . 1教师专业自主的内涵自主( a u to n o m y )词本是源于希腊文“a u to s” ( 自我)和“n o m o s”( 法律)的组合, 它的基本含义是自己指导自己, 不受他人约束。

 按照《辞海》 的解释, “自主” 一词的意思是:

 “自己做主, 不受他人支配” 。@ 在现代, 自主主要用于个人, 意味着意愿和行为是发自内在自我,是一种自主选择、 自我控制并为之负责的行为。

 它主要表现为; 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时, “不因外界的压力使自身思维和行为受到干扰,而且个体能够以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为, 正确的评价自我, 树立明确目标, 并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促进自我发展” 。

 @ 自主强调的是不受约束, 不受控制, 自由发挥。

 建立在此意义上的教师自主行为体现出两方面的含义:

 外在自主和内在自主。

 其一, 外在自主指教师对自己所处的外界环境的自主, 体现出教师能够在外在压力和外部控制中获得独立、 自由和权利, 反映了教师不被外在环境所控制, 能。

 胡萨. 关于教育叙事的方法论研究. 多元世界的教育学意义. 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 第186页。

 辞海( 缩印本). 上海:

 上海...

推荐访问:教师的作用在于唤醒 唤醒 作用 教师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