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3篇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3-01-04 13:10:07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1  晚自习时间,各班都正在中考百日宣誓。因为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邀请,也因为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于是,走进了各班教室,热情洋溢的表述一番,既有对孩子们的现实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3篇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1

  晚自习时间,各班都正在中考百日宣誓。因为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邀请,也因为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于是,走进了各班教室,热情洋溢的表述一番,既有对孩子们的现实要求,也有对他们未来的期盼。自以为说出了心里话,喜洋洋,推着“坐骑”步出了校门。

  不对呀,有我班的一学生在校园外玩耍?按这个时间点,他应该在家写作业呢。

  “你怎么在这儿?小刚。”兴致正浓的孩子一听是我的声音,立即停止,“作业做完了吗?”

  “老师好,我在等姐姐,作业做完了。”孩子声音很小很怯。

  “等到姐姐后,就立即回家休息吧。”我嘱咐道。

  “老师,再见。”孩子的声音依然很小。

  骑行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显现的是小刚同学刚才的神情。他是这学期从外地返乡就读的学生,填报信息显示,是和姐姐一道转学的,为什么这么晚还要在学校等姐姐呢?爸爸妈妈呢,工作那么忙?

  回到家中,越想越感觉有问题,有必要打个电话给家长,既想验证一下孩子晚上不在家,家长是否知道?又想多了解一下这位新生的情况。电话打了过去,可没人接听。

  第二天早上,刚进教室,我就检查了小刚的作业,孩子没说谎话,完成的不错,英语作业异常工整。

  再给家长打个电话吧,终于有了回应:

  “是谁呀?”

  “你好,我是小刚的班主任……”

  “好,好,班主任好,你看孩子在老家上学,你多操心了,我本来想打电话回去的,可是不识字,拨不好电话。”

  一听这些,我非常诧异。“你的意思是,就孩子姐弟俩在老家,住在哪呢?”

  “刚开学时,我回老家给他们租了房子,到你们学校上了学,就回来打工了,我们农村人,不容易呀,尤其是我们……”

  交流了一番后,我知道,身为班主任,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下午,办公室内,我和同事们商量:“各位老师,有个事想和大家商议一下,今后每天晚上,我班里有个学生可以在办公室看书学习吗?”

  “有什么事情吗?说来听听。”同事们都非常关心。

  “也没什么事,就是有个孩子要等他姐姐,让他在办公室看会书,可以吧。”

  “当然可以,你沈老师说的,不可以也可以。”

  “那就谢谢各位了,还有个事,我没有晚自习的时候,还请大家多照顾一下这孩子。”

  “没说的,放心吧。”

  晚自习,小刚没有在校园外自己玩耍,乖乖的坐在办公室中读书学习,我异常欣慰。原因有三:一是办公室内的所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给了小刚帮助,他们“懂得”;二是小刚很懂事,他也“懂得”;三是姐姐虽然年幼更能担当,“懂得”帮助家庭和弟弟。

  用个时尚的说法,我感动ing,于是有了信心和愿景,做一名“懂得”的班主任,我会的,大家都会的。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2

  近几年我在班级管理和孩子的德性培养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班主任工作,令我执着和痴迷。我深深地爱着我的事业,爱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一、阅读与独立思考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是近几年的事。在这之前很多年,我一直任教数学学科,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不惑之年,重头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

  一切都是陌生的,但一切又都不是陌生的。

  多年的读书,已经养成了我独立思考的习惯,大量的阅读,为这个*凡而神圣的岗位,做好了思想上的积累。我读的书多而杂,有人文类的读物,有经史类的经典、有哲学宗教类的书籍。而哲学类的著作,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宗教与道德之关系》、湖南大学出版社的《德性与教化》,以及笛卡尔、卢梭的哲学论著,史铁生、卢风、周国*等人的哲学思考,对我思想的影响非常大。这些作品,让我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教育的价值。当开始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我一下子明白,只有班主任工作,才可以最直接、最彻底地实现教育的理想和价值。

  学校教育,绝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德性的培养。当我们听到民众的呼喊——*,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会被时代遗忘……我们难道可以说,道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吗?是可以空洞地提要求,就可以实现的吗?

  教育,能塑造人的心灵,触摸到人的灵魂,是天底下最有价值的事业。

  教育,是对人格灵魂的熏陶和引领,这种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小学是德性培养最重要的阶段,在小学,孩子们逐渐养成各种行为习惯,形成最基本的对世界的态度,这个阶段,会奠定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础。

  二、德性培养,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道德教育,不能和孩子讲空泛的道理,空洞的说教是没有什么用的。跟孩子讲一个道理,要讲到他心里去,他才会认同。我们说话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跟孩子说话,还要做到生动、有趣、易懂。

  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我们自己要是那样的人。我们只有用最真诚的教育语言,用最诚实的人格影响,才能塑造美和善的心灵。

  拿德性培养中一个最小的细节来举例。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甚至在大学,还会被教育不要随手丢纸屑。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晚上做值日,教室里扫出的垃圾,会有整畚箕;公共场合,会有人毫无愧色地随手丢垃圾……

  我们孩子不随手丢纸屑的良好素养,是从我讲自己的故事开始的:一次我从银行出来,手里拿着的小条忘了扔进垃圾桶,路过一个饼摊买饼吃的时候,这张小条还在手上,而周围地上到处都有纸屑。讲到这里,我说了一句话,打动了我所有的孩子——即使地上到处都是纸屑,也不等于我可以把这张纸扔到地上。我把那张小条放进口袋,回家后扔进垃圾桶中。

  我们孩子不随手丢纸屑,见了纸屑立刻会捡起来。见了我们教室外面的纸屑会捡,见了别班教室外面的纸屑,也会捡。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扫出来的垃圾就只有一点点,我们的垃圾袋一个星期才倒一次。学期初学校发的垃圾袋,到学期结束,别班都不够用,我班还有很多,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

  德性培养,要从细节做起。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让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真正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

  三、班级管理有良招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班主任是学校最辛苦的一群人。班主任有做不完的统计,填不完的表格,忙不完的琐事,应付不完的各种检查评比。班主任经常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之中,连喘口气的闲暇都没有。

  班主任真的很忙,很累,这种累日复一日,没有尽头。我们要*自己,还有办法吗?

  要*自己,那就让学生自我管理吧!从晨读、课前准备、出操、眼保健操,到午餐、午休,到放学、做卫生,都交给孩子自己吧!事情这么多,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事做呢。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适合他的工作,他会把事情做得好好的!

  你需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负责管理的孩子不可以呵斥、厉声命令同学,要懂得尊重每一个人;而每一个同学,都要虚心服从、积极配合管理员的管理。

  我们从晨读开始,就井然有序地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早晨,不管教室里有老师在,还是老师不在,全班在领读员的带领下,认真读书或者练习口算。

  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我们每天的眼保健操管理员在管理,孩子们安静认真地做眼保健操。

  出操时的进场和退场,我们的队伍都很安静,能听到孩子们整齐的脚步声。

  当我们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真是很能干啊!没有一个孩子会忘记他今天的工作,他们的能力和责任心超出你的预想!当我们彻底从繁琐的班级常规管理中*出来的时候,内心会充满自豪和快乐。

  四、善与家庭教育相携手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孩子的教育都有重要的影响。相比起来,家庭教育在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有着更先导、更直接、更宽泛持久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孩子身上的一切教育后果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学校教育要真正产生影响,必须和家庭教育相携手。

  孩子各有各的优点,也会有各种缺点和不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去帮助他改变。对于有些缺点,我们若是不经意或不以为意,就可能会使小小的缺点变*格的缺陷。

  孩子的问题都不会无缘无故的,都是有迹可寻的,我们要沟通孩子家长,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与学生家长相处要懂得互相尊重,用真诚打动对方,我们的教育,是影响孩子的过程,也是影响家长的过程。只有与家庭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地改变孩子。

  对于不同的孩子,也许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改变是不易的,持之以恒更可贵。经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因为积累了不少素材,这些新鲜的、真实的材料,若不能加以整理写下来,时间久了,都会遗失在风中,所以我把那些真实的教育故事写了下来,取名为《用心教育你》。这样的写作,是我们工作的总结,也是教育的价值之一。

  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我付出了一点点,但我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我真正品尝到工作的快乐。孩子回报给我最纯真、最温暖的感情,让我惭愧又欢喜。塑造美的心灵。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3

  昨天,三位分别来自高中、初中、小学的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做客人民网访谈,分享他们的教育心得。三位老师一致认同,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成长的规律。

  白家庄小学的陈铁苹老师表示,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要经历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真、活泼、好动,所以在对低年级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多是以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这样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提升。中高年级学生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陈老师举例说,在学习完课本上老舍的文章后,我们激发孩子阅读舒乙先生回忆父亲的文章,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老舍的人和事,比如老舍先生爱打骨牌,爱养花等等,让孩子们对作家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同时,学校带领学生参观老舍故居、纪念馆,让孩子在参观、采访、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体验。我们也请来名人和学生座谈、交流,学生们再对课题进行汇总和汇报,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远比只学习课本来的多。

  “12岁以后的孩子是一粒种子,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发芽生长。”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田欣老师说道,作为初中班主任她有三条黄金法则。

  第一,要给孩子成长的尊严。她认为,初中学生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既成熟又稚嫩,既开放又封闭,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情绪,甚至还有叛逆的行为。他们要面对中考这样的人生中第一次较大的挑战,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为老师应该去体谅孩子,少批评,多表扬。

  第二,要宽容孩子的错误,做老师的要放低姿态,走进孩子中间去,接纳他们成长当中的问题和不足,做他们心灵的导师和心理上的营养师。

  第三,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指导而不干预,真正把班级交到孩子手里,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赵修瑞老师表示,在高中阶段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而阅读就是积淀人文素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他解释,阅读分为文字阅读和立体阅读。在文字阅读方面,我在班里建立了50本阅读书库,包括社科、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类等,也有一些基本素养和素质方面的书。这些书都是我自己读过的,我觉得对学生的人生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启示意义。另外,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为每个孩子制定私人书单,并建议家长每周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在家中营造读书的环境,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不仅在物质上,在精神上也在关注着自己的成长。

  关于立体阅读,赵修瑞表示,八十中有一个保留节目:重走丝绸之路,学生利用暑假沿着丝绸之路,看敦煌、看嘉峪关,看西北、看大漠,这一趟走下来以后,学生看到的不单单是自然风光,更能感受到一种人文信息,体会到东西部区域的差异。学生通过这一段对历史的穿越,对文化的领悟,能够感受到一种责任,“这样的收获比行走本身的意义要大得多。”赵老师说,行走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把学生人文思想的宽度加大。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班主任 教育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3篇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1 教育班主任心得体会100字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