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对黄体出血认识的提高,误诊率逐步下降,但由于黄体出血有囊性、实性、囊实性等各种声像图表现,误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畸胎瘤,脓肿者屡见报道;本组1例误诊为畸胎瘤,月经后随访消失,1例有痛经史,误诊为巧克力囊肿,行腹腔镜手术,证实为黄体出血;作者认为掌握卵巢的生理变化过程和黄体出血的声像图特征,超声随访观察是诊断黄体出血与否的关键,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残角子宫属于中肾管发育不全,根据残角子宫是否有内膜分有内膜型和无内膜型,本例1例为有内膜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两者临床表现均有痛经,但巧克力囊肿壁较薄且不规则,残角子宫周壁较厚均匀,呈子宫肌层回声,易合并肾发育畸形。本组因经验不足而误诊,术后检查同侧肾缺如。
本组2例盆腔结核误诊为卵巢癌, 1例卵巢癌误诊为盆腔结核,反映了两者鉴别诊断的难度,两者有许多相似的症状、体征及声像图表现,均可有乏力、低热等,超声检查时盆腔内包块可表现为实性、囊性、混合性回声;两者彩色多普勒均可见血流,卵巢癌较丰富,阻力指数低,但有时也交叉重叠;肿瘤标志物CA125缺乏特异性,两者均可升高,部分卵巢癌可不升高[2]。本组2例盆腔结核内有血流,阻力指数较低,CA125升高而误诊为卵巢癌; 1例卵巢癌内无血流,CA125不升高误诊为盆腔结核;两者鉴别时需注意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影像学资料。
本组各有1例子宫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卵巢癌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主要因没能很好的观察肿块声像图特征、辨别与子宫、卵巢关系有关;两者声像图:肌瘤有假包膜,边界较清,形态规则,卵巢癌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观察肿块和子宫之间有无关联,能否分开,活动度是否一致,寻找卵巢并注意与卵巢的关系,明显提高了卵巢肿瘤与子宫肌瘤、阔韧带肌瘤的鉴别。
本组1例子宫直肠窝内膜异位误诊为卵巢癌。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多数异位在卵巢,异位在子宫直肠窝处少见,本组表现为实囊性回声;本例因对该病重视不够,未充分考虑反复下腹部疼痛、月经期加重的病史造成误诊。
本组1例陈旧性宫外孕误诊为炎性包块,是因为陈旧性宫外孕,没有明显的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病史,盆腔内包块声像图无特异性,尿孕试检查灵敏度低,忽略了宫外孕的诊断。
本组2例腹膜后平滑肌瘤误诊为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1例直肠癌误诊为子宫肿瘤。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经验不足,肿块较大,没有很好的分辨肿块和子宫、卵巢的关系。没有仔细辨认肿块相联系的血管及其与肾脏、脊柱、直肠等的关系。
本组2例肠系膜肿块误诊为卵巢肿块,主要原因是对肠系膜肿瘤认识不足,检查时未仔细寻找卵巢,只是考虑生殖系肿块,而未重视非生殖系肿块;肠系膜肿瘤一般位置稍高些,要注意鉴别。
总之,盆腔肿块来源多样,主要是来源于生殖系统,也可来源于消化系统、腹膜后等,盆腔肿块异质同形,异形同质,临床经验不足者易误诊。鉴别诊断时要注意结合病史、月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资料,加强对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声像图特征的认识,注意检查技巧,注意分辨与卵巢、子宫等重要器官的关系,做好随访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7.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