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不断深入实施,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频繁颁布和更新,监管要求日益细化和严格,管理部门在环保方面铁腕治污的强力举措越发凸显。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压力剧增的同时面临专业人员不足、与最新政策要求脱节、合规运营压力大等问题。传统的环境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滿足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和公众的需求,对新的环境管理方式和环境服务模式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借助当前新兴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创新的服务模式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2 “智慧环保”新形势下的“环保管家”
2.1 “智慧环保”新形势概述
2016年3月18日,原环境保护部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环办厅〔2016〕23号)中指出,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要求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推进环境管理转型。
在此前提下,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智慧环保解决方案能够促进环境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重复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最终提高环境管理决策与服务能力,成为各级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环保大脑”。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五个层级实现:感知层、网络传输层、云平台层、应用服务层和展示层,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以及环境模型等,采集和整合环保类大数据,在 PaaS (平台即服务)云平台上对海量数据挖掘,通过SaaS(软件即服务)软件平台产品和DaaS(数据即服务)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如图1所示。
按照市场对象不同,细分为三大领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工业园区智慧环保云平台以及企业智慧环境管理服务平台。不难看出,虽然智慧环保云平台为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但为实现精细化、定制化、准确化的环境管理和服务,仍需要配合大量线下环境咨询和数据服务。
2.2 “环保管家”服务模式
2016 年4月14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环大气〔2016〕45号),号召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向园区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环保管家”概念的首次提出,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2017年8月9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环规财函〔2017〕172号),对第三方治理的治理边界、责任义务和治理新模式做了进一步界定,明确了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导向。
具体来说,“环保管家”是一种具备附加值的新型服务模式,也是一种由第三方环保咨询公司提供的“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旨在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规划咨询、排污监测、环境监理、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环保体检、宣传培训等覆盖整个环保产业链的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根据调研,目前国内许多环保公司相继开展了各种模式的环保管家服务,例如:永清环保与江西省新余市委市政府签署的合同环境服务框架协议书,开创了全国环保管家服务模式1.0版本,后续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开展以“迎接中央环保督查、重点污染源企业摸底调查以及建立一企一档”为重点的环保管家服务;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师范大学专家联合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开展了以区域大气环境治理为核心的“中圣环保管家治污降霾绿色行动方案”;衢州市环境保护局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共同成立全省首家环境医院,开展绿色保险环保技术巡检服务,每月定期对参保的企业进行常规环保体检诊断、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环保法律法规、中央环保督察等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并开展了绿色保险与智慧环保联动等开创性工作等。
随着全国各地环保管家服务工作的不断开展,其服务模式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从“时间期限模式”“项目制服务模式”到“合同绩效模式”“定制化服务模式”,甚至“互联网免费模式”等。
2.3 “智慧环保”新形势与“环保管家”模式的结合
在当前新形势下,互联网+“环保管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智慧环保云平台,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从物联网到大数据的一站式环保解决方案。作为桥梁,连接“线上智慧环保云平台”和“线下环境咨询服务”,将新技术与传统环境咨询服务深度结合,借助云平台工具,一方面利用环境物联网技术高效收集环境数据,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天地空”环保大数据,并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弥补政府、园区或企业自身环保技术力量的不足和管理痛点,提高环保管理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其角色关系详见图2。
互联网+“环保管家”服务对象一般包括地方政府、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工业企业等。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定制相应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如表1所示。
3 互联网+“环保管家”在实践中的问题
在当前的环保监管高压常态化和“智慧环保”新形势下,互联网+“环保管家”助力环境管理已经势在必行。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面临政策支持和引导的不足、环保监管和信息公开制度需加强,以及市场环境尚需规范等问题。
首先,亟需创新政策支持,加强激励和引导。环保管家类项目需要金融创新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需鼓励地方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引入第三方支付機制。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引导排污企业的积极性,并通过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在实践中探索治理模式,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组织实施试点示范,帮助互联网+“环保管家”能够顺利落地。
其次,应加强环境监管,鼓励信息公开。政府应严格开展环保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倒逼和引导排污企业通过委托第三方治理等模式,自觉履行治理污染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构建相应的信息平台,鼓励互联网+“环保管家”开展信息公开,完善相应投诉受理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
第三,市场环境尚需规范,监督机制亟待完善。互联网+“环保管家”作为新生事物和新的市场机会,各类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的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均快速进入市场。在缺少规范化的市场环境时,容易出现恶性竞争、弄虚作假等手段,不仅严重削弱了治理成效,还会导致排污企业对“环保管家”失去热情和信心,甚至直接危害该新兴业务的成长机会。应明确“环保管家”的责任界定,对负有连带责任的第三方环保咨询公司依法追责,规范市场环境。
4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环保管家”是适应当前环保新形势的新兴事物,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定制化的管家服务,达到“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的效果。目前,互联网+ “环保管家”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服务模式等问题,仍需要政府、园区管理方、企业、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共同协调,但从长远角度看,对于完善环保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勇,张红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11):38-41.
[2]冯茹.环保管家对企业治污影响的初步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7):118-119.
[3]胡劲梅.浅谈环保管家的发展模式及作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9):135-136.
[4]黄宇,王桂英,曾志江.“环保管家”应用于深圳市宝安区重点企业的探索[J].环境与发展,2018(7):204-205.
[5]吴克华,周飞.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应用于工业园区的思考[J].环境管理,2018(10):225-227.
收稿日期:2019-09-05
作者简介:范晓鹏,男,硕士研究生学历,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