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以学生发展为本,走出学校智育误区

以学生发展为本,走出学校智育误区

时间:2022-11-11 09: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所闻所见的教育教学现象,列举了当前学校智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并就如何走出学校智育误区,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智育,从四个方面谈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 学校智育 误区 以学生发展为本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并与其他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我认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文件中的“五严”规定,即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禁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这些规定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对当前那种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遏制和改革,着力推进素质教育。

现在的学校基础教育,即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施数年后,仍没有改变那种把智育放在高高在上位置的状况:“以教学为中心”,成了各中小学最响亮的口号;中考、高考和各类统考成绩,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同时也是老师的生命线;为了子女的学习掏钱,几乎成了所有家长最心甘情愿的投资;各种补习班和家教成了强有力的市场产业;各种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练习册成了最热门的畅销书……可见社会对学校智育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当前的学校智育也是问题重重:由于以智育为中心,学校的其他教育成为橱窗式的摆设,“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由于以智育为中心,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月考、统考、联考、片考……考试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头脑中装了不少知识,而能力十分欠缺,高分低能的学生层出不穷;由于以智育为中心,学习成了学生唯一的生活内容,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由于以智育为中心,学生的身心受到损害,……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要切实转变对学校智育的认识,走出学校智育的误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智育理念。

我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耳闻目睹的学校教育教学现象,就当前学校智育如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校智育应该走出分数误区,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智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学校和教师把传授知识当作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文化知识的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唯一和终极目的。

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目前中国的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升学考试,这个目的本来无可厚非,因为升学可以让部分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问题是现在许多中小学的智育全部是为了那几天的考试,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在精神、人格、身体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这样的智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通过了升学考试,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能力,把考试作为人生的目标,把考进理想的大学作为目标,作为终结,而不是起点。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培养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在开发学生的智力,目的是让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和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智力和能力基础。

二、学校智育应该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在这种民主平等基础之上的课堂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过去,乃至现在,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学。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即使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这也不过是在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是为了“配合”教师的表演而存在的。现在,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贯穿两条主线:学生的学(感受、质疑、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解释、归纳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改变过去偏重于记忆,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而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校智育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每一个教师都会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冷漠,没有兴趣,厌学心理严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现在的智育偏重于选拔,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淘汰大多数的“差生”,在造就了一批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现在有一些教师只把教育的眼光盯在少数“优生”身上,而让多数人成为少数“优生”的陪读。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而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只要我们真正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所有的学生就可以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四、学校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包括智育在内的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总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在智育过程中有着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坚强毅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训练等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因素。同样的道理,除了课堂上的智育,学校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无不可以渗透智育的因素,无不充满着知识的因素。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门学科或某节课的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其他诸育的渗透,在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环节的设计中注重渗透其他诸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智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各环节和各个方面去思考、去摸索、去实践。现代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实施有效的智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荐访问:智育 为本 误区 走出 学校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