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供大家参考。
条件的限制必要文化设施的缺失对于学生的文化学习知识面的拓宽都是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与家长的期望值形成了很大的差二思考与对策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外来员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和指导从而优化外来员工子女的家庭教育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农民工不断地涌入城市,其子女就学比例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开展对农民工子女 的教育,共建和谐的社会,是现今教育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 建设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农民 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对于孩 子的教育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外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1、隔代抚养问题多。由于年轻力壮的父母出外打工,在工作还未稳定的初期,他们往往把自 己的孩子交给祖父母照管。这些监护者由于年龄偏大,观念陈旧,要么对孩子过分娇宠,要么就是 “放羊式”管理,任期自由发展。加上祖父母文化程度偏低,甚至很多都是文盲,他们根本无法承 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惰性、霸道的习惯。他们不考虑别 人的感受,不愿意接受约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即使回到父母的身边,想改变他们也是很难 的。他们不听父母的话,认为父母不关心他们,排斥父母的教育。不愿意和父母勾通,容易冲动, 甚至离家出走,流浪街头,夜宿网吧。问题十分严重。
2、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民工背井离乡出外打工,他们面临着很多的生存压力。生活的拮据,经济上的窘迫,使得他 们为生活所累,为生计奔波。对家庭教育的意识淡薄,缺少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再 加上农民工往往不止生育一个孩子,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管好 孩子的温饱。孩子是否能够成才靠的是孩子自己,平时也疏于与学校、老师、子女沟通,家庭教育 基本上是空白的。
3、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学习条件差 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无策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惩罚。有的甚至告诉老师:“我的孩 子如果在学校不听话,你们尽管打!”简单粗暴的行为往往使学生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很大程度上 扭曲了孩子的灵魂。要么就是说,我们没读过几天书,什么也不会,孩子的一切全交给老师了。孩 子就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把责任推卸干净。再者,很多农民工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不知 “身教”重于“言教”。只注重在嘴上说教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言行已经不自觉 地影响了孩子。很多农民工工作辛苦,生活单调乏味,他们时常聚集一帮老乡在家里打牌、喝酒、 赌博,甚至干起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子女错误的价值 取向和人生观。
很多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都较差。家长外出打工,生计艰难,所租住的房子面积窄小, 严重制约着他们对于子女教育的投入。有的家中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与家长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挤在有限的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又当房间,又当客厅,有时还得在里面做饭,空间十分狭窄有 限。孩子们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书桌,有电脑的家庭只是个别。条件的限制,必要文化设施的缺 失,对于学生的文化学习,知识面的拓宽都是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与家长的期望值形成了很大的差 别。
二、思考与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外来员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和指导,从而优化外来员工子女的家庭教育。
1、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是人们头脑中对于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其核心是教育价值观。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 家长的家庭教育的态度、内容和方法。由于农民工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长期较差的生 活水平,大多数民工家庭教育理念落后,不注意自身形象对子女的影响,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 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因此,首先要树立和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进行家庭沟通中,应该对民工家 长提出 “自我约束”和“以身作则”的观点。提醒他们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身的素 质和施教水平,努力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加强对子女正面的影响,让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其 次,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见识,培养和谐的性情。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还应主动配合学校辅导孩子的学习,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 动地参与融入城市生活。再者,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表达他们的观点,努力从子女的角度去思考 和处理家庭问题。在家庭遇到一些重要的抉择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意见,不要把孩子的想法 抛在了一边,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尊重。如果家长们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以一种健康 向上的状态影响着家庭,教育着孩子,那么孩子们就能够在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 康成长,这也是我们一直期望的。
2、构建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 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开展家庭 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的源头是家长。因此,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水平直 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达到理想 的教育境界。
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教育 ,学校与家长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巨大的推动 力。
学校、社会和家庭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只有这三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农民工子女的 教育切实可行,有实效。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生活中引起我们关注的一群人,其实他们也是普通的 孩子,他们也是一朵朵灿烂的祖国花朵。我们今天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是因为希望能和大多数孩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子一样茁壮成长。希望他们的父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使这些花一样的孩子,和城 里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放飞属于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关于农村老年人家赡养问题的调查
研究目标:我们知道,在 2005 年 3 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立为未来中国共 产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决他们的赡养问题,保护他们的 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给予大多数人一种警醒,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 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尽公民之责之义务来关注这些问题, 并且以身作则.
本文来自: 中科软件园(www.4oa.com)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4oa.com/bggw/sort02902/sort02952/183038.html 农村老年人的子女不赡养现象突出。从调 查的资料看,一是子女不赡养老年人的比例高,20 户中就有 14 户,占 70%.二是越是贫穷的家庭,赡养问 题就越突出,老年人不但同样参加超负荷的劳动,而且还要帮助在外打工的子女照顾他们的孩子.
2、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标准偏低。调查数据显示,子女对老年人每年的赡养费用支出基本保持在 1500 元以下:在 1500---1000 元以下的占 20%,在 1000---500 元以下的占 45%,在 500 元以下的占 20%,而 15%的子女根本就不支付给老年人赡养费用,老年人必须靠自己劳动来维持生活。
3、家庭养老功能呈弱化趋势。农村大家庭的格局正在解体,家庭趋于小型化。谁在家庭中创收多, 谁说了算,改变了过去老人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父母子女分居,各尽其能。
二、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子女不赡养老人的原因主要有:①家庭矛盾严重,父母子女因观念不同经常闹得不愉快;②女儿 户家庭或女儿出嫁,因农村习俗而不赡养;③家庭经济困难;④子女没有劳动能力而无力赡养.
2、子女赡养老人费用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养老意识。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 都是活到老,劳动到老,为子女减少负担;二是没有明确的农村赡养老年人的标准。三是社会敬老风 气不尽人意。四是老年人维权仪式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很薄弱.
3、家养老功能呈弱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父母子女分居,各尽其能,而农村老年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不能保 障老捏弄人养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本文来自: 中科软件园(www.4oa.com)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4oa.com/bggw/sort02902/sort02952/183038.html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推荐访问:农民工家庭关系研究课题 农民工 家庭教育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