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完整文档)

2023年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完整文档)

时间:2022-12-02 09:2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舒心就业”是内心对外界反应的一种内涵感受,是从人文、人本、人性视角研究就业的一种标准,是精神层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供大家参考。

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舒心就业”是内心对外界反应的一种内涵感受,是从人文、人本、人性视角研究就业的一种标准,是精神层面设定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深层次研究经济活动对所在大环境的一种凝练评价,是做好就业工作突出的亮点,是实现共同富裕鲜明的特色,是社会和谐稳定集中的体现。按照市委、市政府“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着力打造“舒心就业”民生品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十四次党代会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大力推动实施“舒心就业”工程,着眼劳动者、用人单位、公共服务三个维度,采取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工作措施,解决就业全生命周期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让劳动者求职更便捷,不闹心烦心难心,收入不断增长;让企业用工更加顺畅,不烦心堵心操心,人岗匹配度不断增强;让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就业环境更加优化,从而促进劳动者、企业、城市共同成长和发展,为建设新沈阳中心城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就业环境更加优越

  促进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创业机会更多、渠道更广,更多人可以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就业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就业安全保障

  更加有力,劳动环境全面改善,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劳动报酬实现高斜率增长,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更有尊严,发展空间和成长平台充分保障,劳动参与率、人均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东北地区保持领先水平。

  (三)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劳动力市场包容性持续提高,供需保持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人力资源质量大幅提升,技能素质更加匹配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高层次人才增长比率、技能型人才培养吸引比例持续提升。

  (四)就业服务更加高效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更加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模式持续升级,公共就业服务更加充足、更加精准、更加便利共享,覆盖全体城乡劳动者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五)就业形势更加稳定

  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就业容量不断扩大,每年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举措

  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货币、产业、投资、贸易等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才、教育、培训、社保等社会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体系和工作格局。

  (一)实施劳动者全周期成长工程

  1.组织开展“舒心就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采取举办讲座、一对一谈心、创意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使劳动者认识自我、明确目标、了解社会,推动积极理性就业。注重从高校阶段起,有目的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择业观念引导,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2.实施“舒心创业辅导”计划。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实行“千名创业带头人引领计划”,通过税收减免、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资源对接、跟踪扶持等服务。大力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完善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育一批创业拔尖人才。举办创业大赛,培育一批创业典型,开展《另一半沈阳史——创新创业创造》《巨才燎沈》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有温度的就业创业氛围。

  3.实施高校毕业生倍增计划。坚持“高校为主导、创业创新基地和企业为载体、政府引导、协同推进”的模式,建立政校企协同服务机制,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年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开发青年基层公共服务岗位

  800个,事业单位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比例不低于30%。组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开展“舒心就业五送进校园”活动10场以上。

  4.组织开展“一校一产业”培训。围绕我市产业链发展需求,在各高校设置培训基地,采取订单、定向培训等方式,做强做大“一校一产业”规模,为我市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更高素质人才。

  5.实施“舒心就业见习”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到企业参加就业见习,增强就业能力,开发舒心就业见习岗位2600个。

推荐访问:就业驿站实施方案 舒心就业社区建设方案 舒心 社区建设 就业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