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篇

2023年度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23-01-04 15:05: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篇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 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4.指名朗读第一段,学生评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思考:“巴望”什么意思?从“天天”这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农夫“焦急”什么?他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 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抓住特点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春天的景物的图片,搜查关于燕子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通过*常的观察以及查资料知道小燕子有哪些特点呢?

  (示例: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对农作物有帮助,是益鸟。她总是和春天一同来临。)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出图上景物。

  2、学生按一定顺序将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图中的燕子,并对春光中的小燕子作出评价。

  4、出示课题并设疑:文中的作者将怎样描述在春暖花开、绿柳轻扬时节从南方赶回的小燕子?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用符号标出不会认读的生字以及不懂的地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生词,纠正读音。

  (1)读生字卡片。、重点指导“拂”的读音。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俊俏、吹拂、五线谱

  4、指导书写。

  聚:下面不是“禾”。

  演:右边有一横,不要丢掉。、漾:右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四、再读课文,粗知大意,学习观察方法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美景。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写燕子从南方赶来。、第三自然段:写燕子的飞行状态。

  第四自然段:写燕子像音符般停歇在电线上,谱成春天的赞歌。)

  3、请学生图文对照,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观察的重点。

  (作者是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第一段写近处看到的燕子。第

  二、三段写由近处看到的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态。最后写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作者的观察重点是燕子。)

  4、结合学生读课文之前的看图情况,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时的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播放歌曲《小燕子》)同学们,你们喜欢歌中的小燕子吗?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歌声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填空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段话写出了燕子的外形,都写了它的哪些部位?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写了羽毛、翅膀和尾巴。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写。)

  (3)“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成了”这些词说明了什么?、(突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

  (4)课文中为什么用“凑成”,而不用“组成”(“凑成”能体现出燕子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外形特点。)

  (5)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燕子很可爱。)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第一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图文对照,自由读第二段,讨论交流。

  ①画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点的一个词。

  (光彩夺目)

  ②作者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这一特点?

  (这段共写了七种景物: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燕子。这七种景物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春雨如丝、柳丝黄绿、叶子嫩绿、花朵五颜六色、小燕子活泼可爱,体现出了春天多彩的美。)

  (2)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聚拢”是聚集的意思,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3)带着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朗读这部分内容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燕子飞行。

  (2)找出重点词,交流感悟。

  通过“斜着身子”感受燕子飞行的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

  通过“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3)教师:读了这一段内容,你有怎样的感受?、示例:我仿佛看到了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阳光中,迎着微风欢快飞行的情景。这些自由自在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活力,真令人神往!

  (4)带着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描写燕子停歇的词句。

  (2)出示句子: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教师:“落”字用得真好,你能体会到什么?

  (“落”字写出了燕子的轻盈、灵巧。)

  (3)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①教师:“痕”字用得很好,你能体会到什么?、(“痕”字写出了景物在远处若有若无的情景。)

  ②教师: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教师出示五线谱让学生了解。)、(电线的样子很像乐谱中的五条线,燕子停在电杆上很像音符。这个比喻与最后一句话相呼应,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这一主题。)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课件展示:在明媚的阳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

  2配乐朗诵全文。

  四、总结

  1读完全文,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活泼、机灵、可爱)

  2读完全文,你能体会作者在描写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赞美燕子,赞美充满活力的春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外延伸,布置综合性学习

  1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燕子。

  2搜集并积累描写燕子的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文章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重点写了与春天一同到来的燕子这一美丽形象。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还要让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1.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上课过程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深入感悟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停歇美,以及燕子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合适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伊始,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继续学习。学完全文的内容,课件展示明媚的春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3.注重朗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会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课前准备: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教学过程:

  一、 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出示“日”字的象形字,导入课题,板书:太阳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一开始先说了什么?为什么先写后羿射日的传说?

  板书:传说——引人入胜

  出示句子: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1.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起总结作用?

  2. 能够在句子中起到总结作用的,除去“一句话”这三个字,还有什么词?(总之,综上所述……)

  3. 学生发言,把这些词语带到句子中,大声朗读。

  (这个环节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体会汉语的丰富多彩。)

  三、 精读课文,理清顺序。

  1.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并画下来: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 学生汇报,并把自己的成果各自书写在黑板上,老师相机指导,并和学生一起介绍收集来的有关太阳的科学知识。

  3. 理清顺序,把黑板上大家写的这些凌乱的句子,按照课本的叙述顺序排列整齐。

  学生排列后如下:

  1、太阳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步行去太阳要三千五百年

  3、坐飞机要二十几年

  4、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5、太阳是个大火球

  6、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

  7、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8、关系密切

  9、形成生态环境

  10、产生气象变化

  11、杀菌,防治疾病

  1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4. 找这些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明白结构,如下图。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弄清材料和顺序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

  四、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

  1、 读课文,文中是怎样说明太阳的远,大,热这些特点的?找出来,大声朗读,强调数字。

  板书:列举数字。

  2、 出示月亮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说明文。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3个二类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进一步了解草原,对草原产生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草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

  地图、天山牧场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跟草原有关的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一定想更多地了解草原。今天,我们还要一起走进《天山牧场》。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4、学习生字。

  阔:kuò门字框半包围结构开阔阔步前进阔别阔气阔叶树

  蒙:měng艹字头上下结构蒙古包蒙古蒙古族

  (多音字)mēng蒙头转向

  Méng蒙蒙蒙受蒙蒙细雨

  策:cè竹字头上下结构政策、策划、策动、策略、

  托:tuō扌旁左右结构托运托车托办托福托辞托人

  楚:chǔ上下结构清楚楚国楚楚动人

  案:àn宀旁上中下结构教案案子案情案犯案例

  健:jiàn亻旁左右结构健身房、健美操、健在、健身、

  逐:zhú辶旁半包围结构逐渐笑逐颜开追逐逐一

  喝:hē口字旁左右结构喝酒、喝水、吃喝、

  (多音字)hè喝彩

  脉:mài月字旁左右结构山脉、脉搏、脉络、

  墨:mò土字旁上下结构墨汁墨水墨绿墨迹墨守成规

  集:jí木字旁上下结构影集、集合、集中、集体、

  4、复习一类生字。认识二类生字。

  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祖国的地图,指出天山牧场所在的位置)

  3、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天山牧场很美)说说你从哪看出天山牧场很美?怎么读

  4、其他几个自然段也是描写天山牧场的美丽景色的,可以请学生自学汇报,说说天山牧场美在哪,(草原上不但景色美,而且牧民的心灵更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在理解后读一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这道题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背诵,教师不必做硬性规定。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墨绿富丽青翠漫流驰骋乳汁

  映射衬托*展策马畅饮蒙古

  辽阔的牧场健美的身姿

  嬉逐的马群好客的牧民

  这几个加点的字都是易错的字,要让学生读准。

  三、欣赏句子,比较加点的词语。

  “像”和“似的”都是比喻词。

  “镶”和“渡”都是动词,但是“渡”的面积更大,着色更均匀。

  四、让我们一同走进草原。

  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查找资料,在小组内汇报、交流。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字词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

  2.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在农村,在城市,在树林,随处可以看到一种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生机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几张燕子的图片)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l燕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骏( ) 俏( ) 悄( )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2、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凑”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点。

  (2)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

  (5)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

  4、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师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因讲解难说清楚。)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仿照课文喜欢的段落,进行仿写。

  《燕子》是一篇讲读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燕子的喜爱之情。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备课时,我发现课文的插图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静的湖面,淡绿的湖水,婀娜的柔柳,粉红的桃花,新绿的稻田。远处,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依着水,水绕着山。灵巧翻飞的燕子,更为明媚的春光增添了生趣。在设计教案时我决定指导学生看图,并提示学生观察图画,可以按照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但是,假如就这样放手让学生去观察的话,学生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伶俐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就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在实际教学中,我转念一想,何不在此给学生创设一段优美的教学情境,进行阅读教学呢。我就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啊!”说着,我一边又给学生出示了一句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进行语言训练。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都举了起来。有的说:“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看见群山绿了,桃花红了。”有的说:“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看见桃花笑红了脸,柳枝压弯了腰,美极了!”还有的说:“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看见春风把田野吹绿了,小草儿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嫩嫩的,多可爱!”……

  二、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语言积累。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读懂这篇课文,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学得透彻。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说出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优美的诗句。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同样的,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充满情趣的春天,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就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思维活了,语言丰富了,课堂也就精彩了。何乐而不为呢!

推荐访问:下册 教学设计 单元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五篇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第八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分钟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