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7篇

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7篇

时间:2022-09-13 20:4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7篇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1 电视纪录片《冰雪长津湖》解说词摘要 郭传河 一、剧集介绍 该电视片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情况。 11、第一集:吹响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7篇,供大家参考。

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7篇

篇一: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冰雪长津湖》解说词摘要

 郭传河

 一、剧集介绍

 该电视片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情况。

 1 1 、第一集:吹响集结号

 2 2 、第二部:隐蔽的对手

 3 3 、第三部:雪原追击

 二、部队编制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9 9 兵团:辖 20 、 26 、7 27 军;

 三、相关人物

 (一)中国方面

 1 1 、宋时轮:9 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2 2 、陶

 勇:9 兵团副司令员 3 3 、贺晋年: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4 4 、覃

 健:9 兵团参谋长

 5 5 、廖政国:20 军副军长 6 6 、张铚秀:26 军副军长 7 7 、毕序阳:9 兵团 27 军 80 师 239 团 3 营营长 8 8:

 、张桂绵:9 兵团 27 军 80 师 239 团 2 营教导员。

 9 9 、张成阁:9 兵团 20 军特务连副连长

  2 10 、杨根思:9 兵团 20 军 58 师 172 团 3 连连长 11 、徐邦礼:9 兵团 20 军 58 师 172 团 6 连指导员 12 、姜庆云:9 兵团 27 军 7 连连长 13 、邹世勇:9 兵团 27 军 1 营 3 连副指导员 14:

 、宋阿毛:9 兵团 20 军 59 师 177 团 6 连战士。他是死鹰岭之上 125 个“冰雕”之一,因留下了一封绝笔书而闻名。

 (二)外国方面 1 1 、麦克阿瑟:美军五星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二战中担任太平洋战场盟军最高指挥官。

 2 2 、奥利佛·史密斯:美陆战 1 师师长 3 3 、霍默·利曾伯格上校:美第七陆战团团长。

 4 4 、沃

 克:美第 8 集团军司令,西线总指挥。

 5 5 、爱德华·马洛里·阿尔蒙德:美第 10 军司令官,东线总指挥。

 6 6 、布雷德利将军: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7 7 、马歇尔将军:时任美国防部长 8 8 、戴维·道格拉斯·邓肯: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因拍摄朝鲜战争而成为美国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记者之一。

  3

  9 9 、马吉·希金丝:美国新闻女记者

  10 、约翰·托兰:美国著名作家,《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的朝鲜战争》作者 11 、凯泽将军:美军第 2 师师长

  12 、艾奇逊:时任美国国务卿 13 、艾德礼:时任英国首相 14 、麦克莱恩:美军第 7 师第 31 团(北极熊团)上校团长 15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前总统 四、经典语录

 1 1 、麦克阿瑟:人的忍耐力从未像在朝鲜战争中那样受到以如此严峻的考验,高尚的人类行为水准也从未受到过如此坚韧的磨练和如此强有力的捍卫。

 2 2 、美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我们要避免被拴在朝鲜,但是我们如何体面的离开。

 3 3 、美国民间谚语:打不过的敌人就是朋友。

 4 4:

 、毛泽东分析美军的“一长三短”:美军钢铁多、飞机、大炮多,这是他们的优势。他们运输线长、兵源不足、战斗力差,这是他们的短处,但一长抵不过三短。

 五、解说词摘要

 第一集:吹响集结号

  4

  1 1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侵入台湾海峡,并操纵联合国,以美军为首纠集组建“联合国军”,公然武装干涉,一路打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6 月 28 日下午 5 时,毛泽东发出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然而,对于中国的再三警告,美国熟视无睹。7 月 7 日,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美操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任命麦克阿瑟为和“联合国军”总司令,这位不可一世的五星上将自踏上朝鲜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把眼光停留在“三八线”上。9 月 15 日,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发生巨变,美军日夜轰炸朝鲜的同时,竟以误炸为名频频把炸弹投到中国一侧,破坏我国东北的机场和工业基础设施。10月7日麦克阿瑟指挥部队越过“三八线”,开始向中国边境步步逼近。10 月 8 日,毛泽东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 月 19 日,心怀保家卫国壮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2 2 、1950 年 11 月 5 日,中国东北境内由南向北的方向,一辆火车正在急速行驶,至此,列车已经运行了 36 天。我们提到的这支部队 36 天的行程,天气越

  5 来越冷,说明了什么?没错,目的地朝鲜,这支在山东整训的志愿军第二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9 兵团。第 9 兵团是解放军绝对的主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1 纵、8 纵和 9 纵。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支部队曾经在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快速纵队;在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 74 师;在淮海战役中让杜聿明的部队成为瓮中之鳖;此后又解放上海,成为被国人传颂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在接到入朝调令之前,这支精锐之师一直在浙江、江苏、上海一带的江边儿进行水上练兵,准备渡海作战,解放台湾。9 月初的一天,位于上海四川北路,东江湾路 9 兵团司令部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的另一头传来时任华东军区总司令陈毅的声音,点名要找宋时轮。宋时轮,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时任 9 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放下电话后,宋时轮决定立即筹备 9 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领受中央下达的新的作战任务。

 1950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的第二个国庆节,9兵团的战士们依次动身,匆匆离开了温暖的南国水乡,分别从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启程,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到山东地区整训。准备作为第二梯队入朝作战。宋时轮和新到任的副司令员陶勇等兵团领导详细部署了部队的北移计划,9 兵团 27 军于山东泰安集结;20

  6 军于山东兖州集结;26 军于山东藤县集结。兵团部设在山东曲阜。当时,只有高级将领才知道这些调动、部署和安排的真实意图。就在 9 兵团登上北上列车 6天之后的 10 月 7 日,麦克阿瑟亲自督战,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进发。朝鲜北部中央地带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天然屏障—狼林山脉,平均海拔 2000 米,它把朝鲜北部分割成为东西两个部分。而在朝鲜东北部地区的太白山脉和咸镜山脉,群山屹立,内陆的盖马高原山峦起伏,延伸到中朝边境。

 按照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作战部署,美军将在越过“三八线”后,向以狼林山脉为分界的东西两个方向分别推进。美第 8 集团军将从西线的清川江一带向北发起进攻,美第 10 军从东线长津湖一带向江界方向发起进攻,两军形成钳形攻势,在江界以南的五里坪汇合,赶在鸭绿江封冻之前一举拿下整个朝鲜半岛。

 10月31日,9兵团接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电报,明确了 9 兵团的作战任务,9 兵团于 11 月 1 日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不要间断。该兵团到后,受志愿军司令部指挥,此电明确了 9 兵团入朝后的作战方向—东线,目标—美第 10 军。美军第 10 军隶属

  7 美军第 8 集团军,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下辖陆战 1 师、步兵第 7 师、炮兵、坦克兵和工兵等部队,军长阿尔蒙德,时年 58 岁,是麦克阿瑟的心腹。阿尔蒙德与麦克阿瑟整日形影不离,他几乎成了麦克阿瑟的影子。在朝鲜北部西线战场上,不断北进的美军第 8 集团军遭遇了由志愿军第 13 兵团(当时辖 38、39、40、42、50、66 共 6 个军)的阻击,志愿军取得了初步胜利,暂时压制住了美第 8 集团军进犯中朝边境的步伐,但在麦克阿瑟看来,这只是中国象征性的出兵,不足为患,麦克阿瑟依然部署美军加紧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鸭绿江边推进。10 月 31 日,美军第 10 军从元山港登陆,以此为起点,向东推进直达长津湖地区后向西取江界。对于联军来说,拿下江界将是对北朝鲜政府的致命一击,长津湖位于狼林山脉东侧,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是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的人工蓄水湖。长津湖地区常年冰封积雪,山高路窄,地势崎岖,是连接几处战略要塞的关键隘口,是护守江界的天然屏障,就在美陆战 1 师迫不及待地向北推进的第一天,在黄草岭遇到了志愿军第 42 军的阻击。黄草岭位于长津湖以南,是这一带高山分水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陆战一师以为凭借炮火优势可以很快地突破,结果打起

  8 来十分焦着,志愿军白天守,晚上攻,神出鬼没。美陆战 1 师被堵在这里整整一个星期都没能前进一步,直到 11 月 7 日早晨,发现志愿军已经撤出了阵地,消失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陆战 1 师是美军当中最精锐的部队,享有“先驱师”和“长胜师”的美誉,二战中,陆战 1 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冲绳岛等都是战功赫赫,从来没吃过败仗,被称为“美利坚之剑”。但在陆战 1 师向鸭绿江边推进的问题上,师长史密斯严格控制推进速度的做法令军长阿尔蒙德大为恼火,两人冲突不断,在阿尔蒙德眼中,史密斯是消极怠工。

 正当朝鲜战场西线志愿军秘密撤出黄草岭的时候,中国东北的沈阳火车站忙碌异常,北上的 9 兵团陆续开抵沈阳,在沈阳稍作停留,补充给养和武器装备后就一路继续向中朝边境疾驰,此次 9 兵团计有 15 万人入朝作战。

 11 月 7 日,9 兵团所辖各部队在中朝边境下车之后,从中朝边境的辑安和临江陆续开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东部山地,为了阻止中方派兵入朝,美空军每天出动飞机 1000 多架次,低空侦察和轰炸,东北军区为志愿军储备的后勤物资,大量囤积在中朝边境并不断向战场运送后勤补给,但美军从 11 月初始终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总攻势,对朝鲜北部进行大规模的空

  9 袭,地面运输难以完成,加上从中朝边境到长津湖地区,二三百公里的道路大多被冰雪覆盖,更加大了物资运输的难度,因此 9 兵团的冬装也就始终没有再得到补给。9 兵团将士踏着皑皑白雪向长津湖地区开进,白天气温是零下 20 多度,夜间达到零下 40 多度。毛泽东曾当面向宋时轮交代:

 “东线既关系我西线战场的侧后安全,又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败,稳住东线就是策应和保全的西线,还能稳定整个朝鲜北部的局面。” 11 月 23 日这一天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美陆战 1师总算是在长津湖地区的崇山峻岭间安营扎寨了,军长阿尔蒙德下令给官兵们提供一顿丰盛的感恩节大餐。11 月 24 日上午 10 时,麦克阿瑟趾高气扬的发表了一个“公报”,向全世界宣布即将开始的圣诞节总攻势,号称要一举拿下整个朝鲜。

 正当美陆战 1 师集体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时,夜色下,崇山峻岭间,9 兵团的官兵们正在踏着没膝的大雪,奔赴各自的作战地点,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美军装进口袋。宋时轮最终敲定的作战方案是让先进入东线战场的 20 军包抄阻断敌人各部,27军正面进攻长津湖东西两岸的敌军,26 军作预备队。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岭、剑山岭,9 兵团的将士们跋涉在一个又一个连名字都寒气逼人的山岭上。在几

  10 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创造了连续行军 10 天,平均日行 30 公里的速度。战后,9 兵团因这次行军被称作为一个奇迹。由于长津湖地区群山密布,使美军军营无法聚拢在一起,而阿尔蒙德也不惜将第 10 军各部打散,以加快战线北进的做法更加为 20 军穿插分割带来了方便。据美军部署情况,20军、27 军分别对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的美军进行了分隔隔断,分别形成了四个包围圈,我军不分昼夜都在野外行军宿营,各军因为隐蔽行动的需要,无法生火做饭,煮熟食物,战士们所带口粮也有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一旦断粮,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冻死冻伤了很多战士,但志愿军官兵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在长津湖地区穿梭埋伏,定下了27 日发起总攻的命令。

  按照美军第 10 军军长阿尔蒙德的计划,陆战 1师师长史密斯率部从元山登陆起,就借助其机械化武装加速北进开辟东线战场。但是现实是,无论阿尔蒙德怎样催促,史密斯依然保持蜗牛般缓慢的推进速度,因为在史密斯心中黄草岭一战,志愿军和陆战 1 师血战数日之后,突然神秘失踪的谜团还没有解开,如果贸然北进,恐怕是凶多吉少。但阿尔蒙德管不了这些,他只要求他的部队全速开进,在史密斯的指挥下,陆

  11 战一师抵达长津湖着实用了不少时间,从古土里到湖区南端的下碣隅里只有区区 18 公里,美陆战 1 师却用了整整四天时间,从下碣隅里到湖区西北角的柳潭里有 22 公里路程,又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为了让史密斯放下顾虑,阿尔蒙德命令美第 7 师以一个加强团的兵力接替陆战一师在长津湖以东新兴里地区的防务,掩护其右翼,并下达了死命令,11 月 27 日陆战 1 师必须发起北上的总攻,不得有误。就这样,不早不晚,志愿军和美陆战 1 师竟如此巧合地同时选定 11 月 27日,地点长津湖。

 第二部:隐蔽的对手

 3 3 、1950 年 11 月 29 日夜,长津湖地区的新兴里经过了一夜的风雪,气温骤降到了零下 35 度。自从11月27日开始,美军官兵就时常处于紧张和惶恐中,成群结队的志愿军战士会突然从雪地里冒出来,拿着手榴弹冲向他们,把营地炸个七零八落。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天,也就是 11 月 29 日之后,美军阵地上却变得异常安静,一个志愿军战士的影子也没有,仿佛他们从这片白茫茫的雪原中蒸发了。

 这些美军来到长津湖,便被这里的形势弄得莫名其妙,一开始他们的长官阿尔蒙德就告诉他们,在长津湖地区出现的志愿军只不过是一些向北逃窜的共军

  12 残部,没什么可担心的,可是当美军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阿尔蒙德的话根本不靠谱。10 月 27 日晚上,美军营地的周围突然出现了大批志愿军战士,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躲过了美军飞机的侦察,悄无生息地埋伏在茫茫的雪山之中,很多美军士兵还没来得及从他们温暖的鸭绒睡袋中爬出来便被击毙了。这些神出鬼没的志愿军官兵隶属于 9 兵团,总共有 15 万人,从 11月 27 日长津湖战役开战起,志愿军官兵白天隐蔽,晚上便出现在美军的营地中,与美军进行搏斗。然而经过两个晚上的厮杀,到了 11 月 29 日夜里,这些志愿军官兵却集体消失了,其实这些志愿军官兵并没有走远,他们就在长津湖进行休整。此时的 9 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已经下达了指示,命令各部队停止一天的攻击,调整战略部署。志愿军的调整令美军意想不到,可这也不是志愿军原本的想法,这场...

篇二: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LTURE 91法人杂志2021年第10期文史 HISTORY◎ 文 《法人》特约撰稿 龚玉“冰雕连”是怎样的连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战。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严寒的天气中艰苦作战、多人被冻伤冻死,他们被后人誉为“冰雕连”。

 临危受命 诱敌深入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1月,长津湖战役爆发。长津湖,位于朝鲜半岛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周围多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常年冰封雪裹、人迹罕至。据央广军事微信公众号和人民网 2015 年的报道,在这场战役中,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 1师(以下简称“陆战一师”)和第 3 步兵师、第 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 1 军团,约 10 万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由 20 军、26 军和 27 军组成,近 15 万人。2011 年,中国纪录片《冰血长津湖》以黑白影像记录了这样一个珍贵瞬间 :1950 年 11 月,一列北上火车满载着斗志昂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官兵,风驰电掣般驶向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据第九兵团 20 军老战士杨德盛回忆,“出发时,许多官兵并不知道,他们首战的目的地将是朝鲜北部的长津湖。”据史料记载,那一年的长津湖地区恰逢 50 年不遇的极寒,当地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资料图片资料图片志愿军官兵对美军发动攻击冰雪覆盖的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美国精锐军队,双方阵营皆有士兵冻伤冻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圣诞节总攻势”,派出美国第 8 集团军在西线、第 10 集团军在东线,呈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妄图在圣诞节前消灭中朝联军。为粉碎敌人阴谋,志愿军第九兵团奉命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在长津湖地区诱敌深入,寻找机会全歼敌军。

 文化 92据志愿军第九兵团第 20 军老战士刘石安回忆,“一踏上硝烟四起的朝鲜土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第九兵团面对的敌人,是被称为“美利坚之剑”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这是美国最精锐的部队,曾经屡立战功,装备十分精良。而志愿军第九兵团不仅装备落后,由于战况紧急、临危受命,官兵们甚至没能换上厚棉袄。据随志愿军第九兵团进入朝鲜的卫生员余帼华回忆,“许多战友来自温暖的江南水乡,完全没有高寒地区生活和作战经验。”当时,为躲避美军飞机的密集轰炸和低空侦察,志愿军官兵只能昼伏夜出,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战斗。凛冽寒风中,战士们身上的冬装单薄得仿佛纸片一般。志愿军老战士杨德盛清楚地记得,当时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 :第一要打败严寒,第二才是打败敌人。那时候,对杨德盛和战友们而言,和寒冷一样难捱的,是饥饿。由于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封锁,志愿军装备给养几乎无法送到前线官兵手中。就这样,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中,志愿军官兵们忍受着极度饥饿和疲惫,翻山越岭,连续奔袭10 余天,终于悄无声息地进入到预先埋伏位置。1950 年 11 月 27 日,长津湖地区突降大雪,躲在帐篷中取暖的美军万万没有想到,下午 4 点 30 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长津湖战役在漫天飞雪中正式打响了。历史比电影更残酷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 40℃的阵地电影《长津湖》剧照

 CULTURE 93法人杂志2021年第10期上,仿佛“冰雕”群像……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这场战役究竟有多惨烈,一些亲历老战士的讲述令人震撼。在长津湖战役中,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有的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后退,坚持到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冰血长津湖》记录了长津湖战役中的烈士宋阿毛——战后打扫战场时,有人在宋阿毛的上衣兜里发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这样一段绝笔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宁愿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或许从周全弟老人身上能找到答案。长津湖战役中,年仅十几岁的周全弟失去了双手和双腿。他只穿着一件薄棉衣和胶鞋,熬了三天三夜后,在第四天清晨,和战友们终于听到了冲锋号角。但是,意外在此刻降临。“我爬不起来了,冻僵了,冲也冲不动。看到战友们往前冲,我眼泪簌簌地往下流。”周全弟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人,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因为四肢严重冻伤,再也无法参加战斗,周全弟被送回了东北的医院。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16 岁的周全弟接受截肢手术的时候,甚至没有打麻药。“零下 40℃,冻掉指头,再痛也不哭……”今年 96 岁的老军医于芝林也曾亲历长津湖战役。据他回忆,“一进朝鲜,飞机每天轰炸我们走的路,上空都是飞机,牺牲的战友遗体都找不到。”《冰血长津湖》中,于芝林哽咽着描述 :“当时零下 40℃,手捏着铁,皮肤粘上去了。再拿下来,就要掉一块皮。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反过来披着,利于隐蔽。卧在雪山中,忍饥挨饿不能动。”当年,24 岁的于芝林作为师医院院长,和战友夜以继日救治伤员。“战斗结束那天,医院一天就接收了 2800 个伤员。手指、脚趾头被冻掉的,截肢的太多了。这些战士大都是 20 多岁,小的只有十六七岁。但是,没有一个哭的,再痛也不哭。”他的回忆令人痛彻心扉。于芝林在战场上被炸伤了右腿,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战场上,除了冲锋一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危险重重。1950 年 10 月至 12月间,阎福斌担任志愿军第 20 军文化教员。在长津湖战役中,他负责运送伤员和后勤保障工作。因为物资贫乏,土豆成了战场上的珍贵食物。但极端低温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将土豆一个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这样的战友情,一辈子刻在了阎福斌脑海里。长津湖地区有一座公路桥,是志愿军人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也是美军重点的轰炸目标。时任志愿军第 20 军高炮营副排长的吴茂和所在部队的任务是,誓死保卫公路桥。今年 101 岁的吴茂和印象最深的是 1950 年 12 月 4 日的一场战斗。那天刚刚拂晓,监视哨报告 5 架敌机正向公路桥袭来。“负重伤的观测员跟我说 :‘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随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吴茂和回忆,“我顾不上悲伤,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指引炮手跟踪射击,一直打到敌机逃窜。”资料图片文史 HISTORY

 文化 94战斗胜利后,吴茂和把 3 名牺牲战友掩埋在附近的山坡上。“一片一片的坟头,有名字的很少,大都是无名烈士,他们都长眠在朝鲜。”说起这些,吴茂和湿了眼眶。历史往往比电影情节更残酷,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后辈就不用打了……”长津湖战场一角在美国纪录片《长津湖战役》中,据参战美军老兵回忆说,中国人民志愿军仿佛是神兵天降,从阵地四周一下子变了出来。在志愿军官兵的奇袭下,分散驻扎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步兵 7师很快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此时,漫天的大雪让长津湖地区的气温骤降到零下 35 摄氏度。军史专家董保存说,同在酷寒天气中的长津湖,交战双方身处的其实是两个世界。在枪林弹雨中,“钢”少“气”多的志愿军官兵一次次发起冲锋。急于突围的美军集中火力对小高岭实施猛烈袭击,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到阵地上,不一会儿,就把白雪皑皑的山头打成了黑褐色,随后又集中力量发起集团冲锋。关键时刻,志愿军第九兵团第 20 军 58 师 172 团 3 连连长杨根思沉着应战,率领战友们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 8 次进攻。据小高岭战斗亲历者杨德盛回忆,“一次次拼死防御,一次次打退敌人,后来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弹药也所剩无几。身负重伤的杨根思让战友们带着已经没有子弹的重机枪撤离,而自己却选择了留下。敌军第 9 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他毅然抱起 5 公斤重炸药,向敌人冲了过去。随着一声惊天巨响,杨根思与 40 多名敌人同归于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英雄们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和平的种子正在顽强生长。在他们战斗过的部队,红色血脉始终赓续传承。如今,在陆军第 83 集团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无论是冲锋在战火纷飞的南苏丹维和一线,还是拼搏在改革重塑后的多军兵种联合演习中,每当大家濒临绝境、抵达极限的时候,总有一种声音穿越时空,激昂回响,一如多年前的长津湖畔。《人民日报》2015 年的一篇报道指出,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九兵团此役战斗伤亡 19202 人,冻伤 28954人,冻死 4000 余人。据当时在 27 军任营指导员迟浩田(1988 年授上将军衔)称,他是全营唯一没被冻伤的。美军陆战一师冻伤 7000 余人,冻死数百人。2016 年,上述信息也出现在人民日报社创办的《文史参考》文章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回望70 年前那段血与火的战争岁月,长津湖战役无疑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征服极限,浴血奋战,最终将美军王牌部队驱逐出朝鲜的东北地区。随着美军撤回兴南港,长津湖战役宣告结束。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这场战役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责编 王茜

 美编 赵佳)

篇三: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50年 11月 27日至 12月 24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收官之战

 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志愿军与武器装备世界一的流美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的较量。 共歼敌13916人,予以美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歼灭性打击,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收官之战,志愿军在零下三十度的战场上顽强战斗,全歼美军一个整团,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长津湖战役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朝鲜战场局势改变的重要拐点。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前言 /PREFACE

 前言 /PREFACE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行至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这位满头花白的将军已经是泪流满面。这场战役,也因过于残酷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遗忘的惨烈记忆,是“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伤亡7000多人,阵亡及失踪2500多人,冻伤减员7300人。美军 志愿军“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因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4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毛主席致电志愿军:长津湖战役宋时轮删除红色色块有图片删除红色色块有图片

 目录DIRECTORY01 / 作战背景:酷寒战地紧急调军02 /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03 /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04 / 英雄长歌:超越极限的“血色军魂”05 / 战后反思:后勤与健康保障联动

 壹作战背景:酷寒战地 紧急调军

 作战背景:酷寒战地 紧急调军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风雪在这里汇合。1950年,这里遭遇了50年不遇寒冬,夜间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曾表示:“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因此决定发起“总攻势”,以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联合国军”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骄横地判断入朝中国军队 在战略上是 战术上象征性的 保护丰满水电站 三、四万人

 作战背景:酷寒战地 紧急调军这些南方子弟兵来不及整训,就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接到了直接入朝命令,原定在辽阳、沈阳换冬装的十几万将士要直接渡过鸭绿江。此时,“联合国军”在朝总兵力高达55.3万人,其中地面部队42.3万人,位于朝鲜北部第一线约35万人而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仅共约23万人。志愿军某部在长津湖战斗发起前举行宣誓,官兵都只穿着单衣为遏制“联合国军”攻势,党中央和志愿军从东南沿海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作战背景:酷寒战地 紧急调军“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他将库存的5万件日军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9兵团使用。第9兵团广大官兵近乎 “裸战” 投身到了平均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的朝鲜战场。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1950年11月7日、12日、19日,第9兵团悄悄渡过鸭绿江,计划采取 “迂回切断、包围歼击” 的战法。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警告道:据20军军部负责电台的吴昌业战士回忆,从南方来的志愿军战士都喜欢看雪,向长津湖战区集结的时候,吴昌业都怕了那半米厚的雪,背着电台每向山上爬一步,都很费力。

 作战背景:酷寒战地 紧急调军志愿军老战士刘伯清战后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对于第9兵团很多因寒冷阵亡在长津湖战场的南方战士,这是他们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大雪。围歼美军的长津湖我军某部阵地在这场战役中,很多志愿军士兵不是败给对手而是败给了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

 贰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当其来到朝鲜战场,亦是仁川登陆的急先锋。与主要由征募兵员组成的美军其他部队不同,陆战1师的战斗成员中大部分刚参加过二战,兵员的作战经验和作战技能均属一流,在士气与作战技能上均高出许多,是美军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联合国军”东线美第10军,包括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1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 军长阿尔蒙德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7师师长巴大维。美军陆战1师参加过美国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战争,从来没吃过败仗,享有“先驱师”和“常胜师”的美誉。“联合国军”士兵“联合国军”士兵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此外,他们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而陆战1师的单兵轻武器装备也很先进,普通士兵即装备M1步枪,班排长配备卡宾枪。下辖陆战第1、5、7陆战团,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二万五千人。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战斗工兵连,由此组成团级战斗群,作为独立战斗的单位。陆战1师所属三个陆战团,每团通常可配属全师的重武器主要有约:八十五辆坦克十八门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 五十四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三十六门一百零七毫米迫击炮 三十六门八十一毫米迫击炮三十六门七十五毫米战防炮 八十一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我军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没有飞机坦克,也没有装甲车。宋时轮、陶勇把26军留在二线,等待通过港口运来的苏式武器装备,替换当时部队中使用的陈旧日式武器。就装备和战斗中可得到的加强、配属、支援、保障等方面来说,一个陆战师可以顶得上志愿军三个军。志愿军第9兵团则是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共15万人。9兵团三个军,此前赢得过“黄桥决战”、“孟良崮”等多次战役的胜利,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等一干战将均是战场上杀出来的百战将星。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敌我武器装备对比表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志愿军第9兵团入朝时每人背着五六斤的高粱米作为行军粮,相当一部分官兵,只有春秋的服装,没有御寒的冬衣,时任27军政治部保卫干事的王明清回忆:9兵团入朝后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在深山积雪中夜行晓宿,悄然进入战区,“联合国军”对此没有察觉。不少战士被冻坏手脚、耳鼻,冻伤倒下的战士自觉地爬到路边,留出大路让部队前进。志愿军第9兵团了解到志愿军几乎没有补给,连续18天在崎岖山地平均每日行军30公里,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格登满怀敬意地评价道:“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战后,“联合国军”将9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曾参加过长津湖战斗的于永波上将在2013年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谈起这段经历:“那土豆都冻成冰块子了,根本就没办法吃。我当时拿了土豆捧在手里,用气来哈,哈化了一层,啃,一层层啃,就吃那个。”“气多”战胜“钢多”!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战士跨越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雪山向长津湖挺进于永波支帐篷 地面生火 钻到鸭绒袋睡觉 大衣盖在上头零下40度的雪地 隐蔽行踪 不敢生火,不敢动,不敢睡美军志愿军第9兵团删除红色色块有图片

 战力对比:钢铁部队VS钢铁的人“树林边有条小河,十多米宽,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着水汽在缓缓地流淌。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战后多年,陆战1师的作战处长鲍泽还心有余悸地说:“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宋时轮将军评价长津湖战役“艰苦程度超过长征!”寒冷比敌人的子弹、炮弹更可怕。长津湖战役一名美国老兵回忆奔袭进击时的志愿军战士,他说:

 叁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以陆战1师担负主攻任务,首先攻占武坪里,然后向江界方向继续推进。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部队,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韩1军团第3步兵师则负责掩护左翼。麦克阿瑟宋时轮给9兵团定下的作战计划是:同时美军战役部署为:27军负责攻城拔寨,20军迂回到侧翼实施穿插,26军则作为预备队。志愿军总部东线在11月27日发起攻势。歼灭最北面的美军歼灭下碣隅里的美军转移兵力围歼陆战1师北上增援的部队首先其次最后该计划于24日晚获得麦克阿瑟的批准,于25日正式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各部于27日发起攻击。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长津湖的夜晚是属于志愿军的 宋时轮、陶勇指挥20军、27军向正在行进的美军发起猛攻,10万志愿军将士将美陆战1师和第7师分割成了5个部分。 落后的装备、匮乏的保障和恶劣的天气,使志愿军难以摧毁美军坦克构成的防御工事,战斗进入了拉锯战的态势。11月26日11月27日夜9兵团20军四个师和27军的三个师共约八万人,悄然进入攻击位置27军第94师和26军也开始从厚昌地区向长津湖开进。被志愿军分割包围的美陆战1师某部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 在2016年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美军参战老兵比尔.密斯回忆说:“当志愿军朝你冲过来时,特别是在晚上,你会把他们看作超人,你会感到根本无法阻挡他们。” 在美国老兵的记忆中“小小的山坡上挤满了正在爬山的志愿军,少说也有几百人!他们都低着头,背着枪,很快地向山上奔来,好像没有准备射击,好像山上没有守军。”在照明弹清白色光亮里,志愿军战士冲入敌人炽热的火网,把子弹、炮弹、手榴弹雨点般地投入敌人的防御圈。美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凶狠地冲锋突围,志愿军则在公路两侧的高地上层层设防,顽强阻击。白天夜晚长津湖战役长津湖战役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全团由3个步兵营、1个坦克连编成,员额3191人;加上配属该团作战的第32团步兵第1营、师炮兵第57营,组成了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总兵力达4000余人,各种火炮46门,坦克37辆。作战时还有航空兵的空中火力支援。全歼美军一个整团“ “北极熊团” ”1950年11月27日午夜,新兴里战斗打响。战斗打响后才对手是一个加强步兵团——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团,该团在1918年至1920年在俄国西伯利亚作战中因战功卓著被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亲自授予“北极熊旗”。“北极熊团”“北极熊”旗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共歼敌3191人,击毙美第31团指挥官麦克里安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赞斯上校,缴获汽车184辆、坦克11辆、火炮137门、枪2345支(挺)、击毁坦克7辆、汽车161辆,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北极熊团”的军旗被志愿军收缴,作为侵略者耻辱的标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新兴里的首战中,端掉了“北极熊团”的指挥所,两军展开激战。经过五天五夜的殊死战斗,12月2日14时,新兴里终于以志愿军大胜画下句号。志愿军老兵讲述当年歼灭“北极熊团”情景抗美援朝中的北极熊团此战,志愿军第27军全歼美第31团级战斗队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南撤阻击!三炸水门桥 志愿军第20军拼力包围美陆战1师,等待作为预备队的第26军的增援。 第20军余部对美陆战队穷追不舍,白天袭击晚上设障,延缓美军的撤退。 12月1日,美陆战1师却突破了志愿军第20军的包围。为第26军争取时间,他们对陆战1师5团、7团一路层层截杀,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只有22公里,美军用了三天时间,以伤亡1500余人的代价,才回到下碣隅里供给基地。长津湖战役

 战争经过:从歼灭战变成阻击战 美军想要从下碣隅里到咸兴地区,必须要经过水门桥。这座桥是架在两座山体之间,跨度8.8米,桥下是万丈深渊。 20军于12月1日、4日两次炸掉了这座桥,均被美军工兵修好。12月6日夜晚,第三次炸掉了水门桥,把桥基也完全清除。 12日,美陆战1师终于在咸兴与美第3步兵师汇合。 1950年12月24日,美第10军残部从兴南港装船撤离。美国空军从日本调来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在悬崖上仅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水门桥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同时也是整个二次战役,就此落下帷幕。

 肆英雄长歌:超越极限的“血色军魂”

 英雄长歌:超越极限的“血色军魂”在长津湖战役中,第5班配属给主攻部队尖刀步兵第8连,执行掩护突击部队前进的任务。当8连前进至一高地时,突遭到敌火力压制,久攻不下,孔庆三见此情景,主动请缨用火炮摧毁敌火力点,将炮弹杀伤半径为25米的步炮推到距射击目标只有20米的小岗。中国军人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恶劣的条件、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执着坚忍、视死如归,让傲气十足的美军王牌部队官兵刻骨铭心、不寒而栗,被这支“由中国农民组成的志愿军”深深震撼。一级战斗英雄孔庆三:听我的命令,开炮!“由中国农民组成的志愿军”孔庆三,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炮兵团92步炮连5班班长。孔庆三

 英雄长歌:超越极限的“血色军魂”为了及时夺取高地,在时间紧迫来不及变换阵地的情况下,孔庆三果断上前用肩膀顶住炮驻锄,命令二炮手开炮。在二炮手犹豫之际,孔班长大声吼道:“快!不然就来不及了!听我的命令,开炮!”一声...

篇四: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 0 10 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一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整整 70 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在朝鲜半岛徐徐拉开。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那一次,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一次,中国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向全世界证明: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 月 25 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

 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二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

 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是啊,谁喜欢战争?其实在朝鲜战争中,谁也没有获胜,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让无数家庭破碎,让无数人留下伤疤,谁都不想要战争,但战争却一定要发生。

 长大以后,我一要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才能有美好的人间。到现在为止,叙利亚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军队,还在世界各地“捣乱”,各种核武器还在秘密研发,来往的船只还在忍受海盗的劫持。虽然战争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记,金山是无数人的生命堆积成的,生命越多,金山才会越高。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

 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是七十亿地球人共同的心愿!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三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烈士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邱少云这光辉的名字早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了。

 我贪婪的读着,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邱少云那高大的身影、坚毅的神情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含着热泪默默的说:“邱少云叔叔您没有死,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中,您的名字永远闪烁着光辉!”

 邱少云叔叔为什么能在烈火烧身之下不动摇呢?是因为他有刚毅的性格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能把革命胜利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他为了革命的胜利宁肯牺牲自己。邱少云叔叔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我们这代着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邱少云叔叔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纪律是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纪律是重要的保证。”当年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忍饥挨饿啃树皮吃树根也不损害群众的一点利益,他们路过苹果园时连掉在地上的苹果看也不看一眼……想当年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暴露目标纹丝不动,让烈火燃烧着。这是何等的刚毅、何等的崇高。

 今天有些年青人却把纪律置之脑后,上车不排队不遵守交通规则,在课堂上随便讲话,这些跟邱少云烈士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和自私。我呢……上课也有讲话的不好习惯,这跟我肩负的学生责任挺不相称的。

 今天为了革命的三个现代化就应当为了攻下文化科学堡垒而努力,我们也要向邱少云自觉遵守革命纪律,上好每一堂课,从小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共产主义的美德,永远将邱少云先烈的品格精神作为我们永往直前的动力,永远踏着邱少云的脚印一步一步向前。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四

 这几天在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

 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 1955 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

 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快的我们早就不提革命前辈,早就没有了牺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多挣点钱,多两套房子,无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会二话不说的献上我的生命。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五

 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毋庸置疑,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立国之战,无论在世界战争史上还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0 年前的事情也许离我们太远了,那时我的爷爷奶奶才出生不久,为了寻找那段久远的历史,我找来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历史纪录片。当我们回望那段对我们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时,我的内心澎湃不已。

 在《鸦片战争》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软弱和腐败的清政府向国外列强的屈从,一再的赔款和割让领土,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任意残杀和侮辱,但在《抗美援朝战争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战斗,把当时世界上号称最强大的美国军队和联合军打得一败涂地,我们的自愿军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历史,更不应忘记这些可爱可敬的人。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他们无比的畏惧和佩服: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国《安斯凯顿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偌布斯?弗兰克评论:北韩战场上的中共军队,除了军事装备上不如美国联军,而其他无论斗志、

 勇气,都是美国难以想象的高……当时,中共军队可以说无论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块阵地,独挡一路盟军。

 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们中国人,100 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名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那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20 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范文六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是一位叫宋阿毛的志愿军烈士生前写下的绝笔信。他是牺牲在长津湖战场上 129 名战士中的一员。他们在风雪中坚守阵地、阻击敌军六天六夜;他们以战斗姿势冻死在战壕里,枪口仍对着敌人;他们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斗精神的升华——“冰雕连”!

 这组让敌军见了也肃然起敬的冰雕群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祖国的钢铁长城;用坚毅与顽强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铸就了中华民族魂。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证实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笔直的脊梁撑起了共和国,也撑起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们就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这世上,从没有天生的英雄,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总有一群人,从未辜负自己的誓言。有一分热,发一份光,把点点萤火汇聚成温暖人间的星河;把对祖国和人民的使命感、责任感薪火相传。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战场”,援疆之路就是我的新征程。秉承援疆初心,担当肩上使命,严守各项纪律,努力成为我们这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本溪援疆队伍中合格的一员。...

篇五: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长津湖》有感 3 篇

  篇一:

 最近热映的爱国影片《长津湖》票房很高,趁着国庆假期也去凑个热度。电影场面恢宏,重要战争节点一一铺叙,故事叙述点面结合,节奏有张有驰,大量的敌我双方交战场景,犹如亲历现场,感受到极为惨烈的战役,几度泪目,为逝去的先烈生发出崇高的敬意!

 长津湖之战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线,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给美军重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的美梦,直接把他们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以外。中国志愿军以自己顽强的意志,英勇的智慧,誓死抵抗,许多年轻的生命热血挥洒在这片土地上。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艰难的历史,向这些英雄致敬。

 《长津湖》片时长达 3 个小时,感觉一晃而过,看完后不断回味,那些感人肺腑画面直击内心,热血沸腾。

 兄弟情:大历史画卷中穿插小人物故事,伍千里带着大哥的骨灰回家,爸妈终于盼到回家,不久接到紧急任务,再次出征。小弟伍万里偷偷跟着二哥参军。伍万里代表青涩野蛮新

 兵,他经历了战争浴血奋战,在枪林弹雨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了勇敢无畏的战士。最温情的画面莫过于兄弟俩拿着土豆互相调侃,足见兄弟情义深厚,特别接地气。

 战友情:战友情可谓战争题材浓墨重彩的一笔,雷爸的朴实坚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伍万里刚入伍的时候,就谆谆教导说:“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而且雷爸也以这样的方式牺牲自我。他开着吉普车,拖着标记弹,冲进美军队伍中,视死如归,决一死战。在临死前,他说:很疼,想回家乡,不能把他留在这里。话外音响起沂蒙老歌,这些都是很真实表达一个老兵的心声,特别打动人。伍千里含泪拿出本子用红笔画雷爸的名字,多么伤痛与不忍。这些朴实真情的画面一次次催人泪下,不能自己。

 家国情:在影片结束画面上出现一个痛心的数字,朝鲜战场上有 30 万年轻战士牺牲,这惊人的数字可以体会到战争是多么惨烈。这些年轻的战士顽强抵抗,不畏生死,永远把祖国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当美军撤退时,一个连的战士埋伏在路边,等了二天多。结果当美军经过时,竟然没有一声枪响。当美军走近时,才发现一个连的战士全部冻死,死后他们的眼神还是坚定目视前方,手握枪支,随时等待敌人的到来。这个英雄之连号称“冰雕连”。美军见到此景,脱帽致敬,

 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

 对于长津湖战役,历史中是这样记录的:高地争夺,经过一夜激战,238 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线高地;239 团攻占新兴里以南 1455 和 1100 高地,并曾一度攻入新兴里村内;240 团夺取了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高地;242团攻占新兴里以南的 1221 高地、高峰和新岱里,完成了对新兴里及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合围。

 28 日天亮时新兴里周围的高地,几乎全被志愿军所控制,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 2 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形势岌岌可危。

 1950 年 12 月 24 日,亚洲时间的平安夜,美第 10 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同时也是整个二次战役落下帷幕。

 在影片的结尾,字幕上出现这样的字句:“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让我们铭记这段伟大英勇的战役,向这些逝去的战士致以深深的敬意。如今大国盛世,繁荣昌盛,我们后辈将传承这种精神,定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篇二:

 《长津湖》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巨大战役—长津湖战

 役的故事。不同于长于演绎、具有艺术渲染力的电影形式,这部纪录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长津湖战役动人的点点滴滴。战士们的硬干,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公号:公文与写作,编辑整理尤其是当看到一个排的狙击兵全部百褶姿势冻死在冰天雪地中时,我被真切地感动,并处于内心的敬佩他们的视死如归。当他们在打了胜仗,开心的搜集美军留下的物资时,我也由衷的感动欣慰。这部纪录片的真实,使我同样真实的感情都在胸中酝酿——或许这才是某种意义上最好的宣传手段。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为响应朝鲜领导人的求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长津湖是朝鲜北部的一个湖泊,周边高山送礼,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眼寥落,及其适合大兵团伏击作战。在这里,中美两军进行了殊死搏斗。顶着后勤的额缺乏、寒冷的条件和装备、经验的罗霍,志愿军将士们不畏艰险,始终怀揣着赤忱的为国战斗的心志,抱着牺牲的意志,最终壮烈的赢得了这次局部战役的胜利,也直接导致了整个朝鲜战争的胜利。

 可以说要是没有志愿军,就没有如今美好的生活。对于战争中感人的细节,影片中已描述太多了。我想说的是,或许我国的战争能力已不可与那时同日而语,我们在以后的战役中

 可能再也不会需要展示手持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也可能甚至不再会一个战士冻死在岗位上,战士们能像当时的美军士兵一样吃着热腾腾的军粮,有温暖的帐篷等等。但时至今日,我们仍在怀念永远年轻的他们、把青春血洒异国的他们,肯定也不是为了培养我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而是让我们始终铭记,今日的所有和平,都是由一群勇敢的战士的鲜血孕育出的玫瑰——无论是倒在长津湖的战士,还是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抑或是为远在欧洲、为反法西斯事业作出牺牲的烈士们,每一个勇敢的个体都值得人们永远尊重和缅怀。

 篇三:

 这一部电影纪录下了许多宝贵的,黑与白的漂亮一瞬间。电影中叙述了长津湖之战。这一战是在朝鲜打的,也是朝鲜对决中最惨烈的一场。这一场对决显出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实质。在观看电影的全过程中,我几回都需中止,擦干眼泪。那时候沒有优秀的武器装备,她们很有可能沒有一切获得这次战争的概率,但她们总是会带上一颗我国的心,一颗蕴含着胆量,恪守,忠实的心。

 当见到志愿军战士职业们,用步枪,用自身的肉身,来抵御美国军队的大炮,和大量先进武器的时候,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请再深深爱我们的战士职业吧,她们的确是大家最

 可爱的人!”我们也要铭记是志愿军烈士们献身,是她们的放弃,才造就了大家的今日的安逸生活。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 年 10 月 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 1953 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

 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 1971 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篇六: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援朝 70 周年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心得 5 篇

  抗美援朝 70 周年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有感观看心得心得 1

  相信每个生在 20 世纪的人都听说过彭德怀这个名字,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十大元帅‛之一,正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军事家创造了抗美援朝的奇迹。

  我怀着一颗着好奇的心翻开了书本,美军率军队攻打朝鲜,轰炸我们国家,杀我同胞,毁我财物,更可气的是美军还用 7 号舰队封锁台湾,阻碍我国统一,真是忍无可忍。

  于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鲜后仅 6 天就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巧妙地运用了迂回包围战术,打得美军晕头转向。紧接着又发动第二次

 第三次战役,打得美军魂不附体。彭德怀真不愧是经验丰富

 随机应变的老将,最后,美军迫不得已在投降书上签字,彭德怀顺利归师。真是大快人心啊,中朝人民怎能不欢呼雀跃?

  这次抗美援朝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还加深了中朝的友谊,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仿佛也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是的,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而今天,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富强!

  我爱中国共产党,我爱伟大的中国。这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抗美援朝 70 周年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有感观看心得心得 2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质,是抗美援朝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在前进的征途上,中华民族曾经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困难和风险,但总是心怀希望

 不懈追求,激流勇进,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近代农业经济水平,工业产值仅居世界第 26 位;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首位,工业产值占全球的**%。正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

 大发扬,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在极不对称

 极为艰难条件下顽强取胜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还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他们冒着摄氏零下 30 多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

 前仆后继,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长津湖战役进行时,朝鲜半岛正遭遇 50 年一遇的严寒,气温急剧下降,志愿军部队来不及休整,在药品

 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投身天寒地冻的战场,不少战士被冻坏手脚

 耳鼻,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美军陆战第 1 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说过三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正是不畏艰难困苦

 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了和平观后有感观看心得心得 3

 在此次观摩活动中,我们浏览了许许多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中朝人民有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讴歌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中国志愿者的英雄壮举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架青年志愿者的飞机,那些志愿者曾经就是乘坐着这架飞机来到朝鲜抵抗美军的,因此,这架飞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看了这些照片后,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朝鲜,一个与我们中国毫无关系的小国,在强大的美国攻打它时,我们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一起抵御美国疯狂的侵犯,以至于损兵折将。这是为什么?原来,这都是我们中国对和平的渴望,为了不让朝鲜受到美国的侵略,为了世界上没有弱肉强食的事件,我们中国,甘愿出一份力,以换来世界的和平。更让我敬佩的,还是在战争中,那些志愿者在枪弹雨林中,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锋的背影。他们在罪恶的子弹和冷酷的炮弹面前,显得沉着冷静,毫无畏惧,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尽管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邪恶的子弹刺穿胸膛,但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心中仍未改变。虽然有些英雄们被这场战争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但他们那高大英勇的形象,依然在我们心中永存!我想,他们在这场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吧!

  看着这一张张图片,我感觉仿佛来到了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激烈的枪炮声,耳边有仿佛传来了鸭绿江边,那些英雄志愿者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美帝国主义!‛‚中朝联盟万岁!‛。

  回首昔日,在瞧瞧我们现在,我们应该为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而感到庆幸,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将来继承和发扬英雄的精

 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为了和平观后有感观看心得心得 4

  弘扬和光大了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有机组成,是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重要动因。和衷共济

 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和平

 发展

 公平

 正义

 民主

 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坚持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既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朝鲜半岛同中国山水相连,抗美援朝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的除数十万美军和韩国军队外,还有英国等 ***个国家的军队。美国政府妄图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为出师朝鲜正名,然而其纠集的国家再多,也无法洗刷掉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史罪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

 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高扬着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绝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安全。这场正义之战既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

  支持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张势力范围的部署,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为了和平观后有感观看心得心得 5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他们无比的畏惧和佩服: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国《安斯凯顿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偌布斯?弗兰克评论:北韩战场上的中共军队,除了军事装备上不如美国联军,而其他无论斗志

 勇气,都是美国难以想象的高……当时,中共军队可以说无论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块阵地,独挡一路盟军。

  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

 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

 打出军威

 打出骨气

 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们中国人,100 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

 几千个外国入侵者

 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名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那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抗美援朝 70 周年心得体会 1

  抗美援朝战争有无必要?这本是一个毫无争议的问题。这场爆发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战争,打出了中国人久违了的国威、军威,是一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的正义之战,其胜利的意义远远大于付出的牺牲。但是,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借前苏联解密档案和口述史料增多的机会,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在战争的必要性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和否定[②]。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辨别‚抗美援朝‛战争和‚朝鲜战争‛两个不同的概念。1950 年*月*日至 1953 年*月*日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美国和西方国家称之为‚朝鲜战争‛,朝鲜政府称为‚祖国解放战争‛,韩国方面则称为‚625 战争‛。而我国所称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朝鲜战争

 爆发 4 个月后,于 1950 年*月*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入朝,对朝鲜人民抵抗外侵进行的支援战争。前者始于朝鲜南北内战,继而受到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武装干涉。综合当时国际和朝鲜国内各方面的情况,这场战争并无十分的必要,但也势难避免。[③]而后者则是在美军已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家安全,并一再无视我严正抗议之下,中国人民无可选择的选择。

  一、不得不参战的形势

  中国主观上并没有参战的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参战的有利条件。1950 年,国家刚刚建立不到一年,新生的人民政权还未完全巩固,人民经历了常年战乱而渴望和平,国内百业待兴。在 1949 年底访苏时曾对斯大林说,‚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以便把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和稳定国内局势‛。[④]就在朝鲜战争前的 19 天,在提交中共七届*中全会的书面报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中还判断,虽然帝国主义阵营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制止战争危险,使第三次世界大战避免爆发的斗争力量发展得很快,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觉悟正在提高。‛中国要做的是,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同时,‚人民解放军应在一九五 O 年复员一部分‛,只保存主力。[⑤]*月*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公布的关于七届*中全会的决定中,仍然将彭德怀安排在土改委员会,[⑥]也就是说,直至此时中央还没有让他挂帅出征援朝的打算。可见,当时我们虽然没有忽视战争的可能性,但是也并没有真正大战的思想准备。

  国际上,一方面,我们将面临的对手异常强大。美国作为战后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1950 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2/3,黄金储备占**%,工农业生产总值为 15***亿美元,钢产量为 8***万吨。同时拥有用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是当时世界

 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而中国的实际是,‚工农业生产总值只有人民币***亿元,钢产量***万吨‛,同时军事力量薄弱,‚海军和空军还处在初建阶段。陆军的武器装备相当落后,既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又缺少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⑦]中美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另一方面,我们的盟友,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整个朝鲜战争决策的过程中,顾虑重重,反反复复,变来变去。斯大林由反对到默许朝鲜内战,但又没有阻止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动议组成‚联合国军‛公然侵入朝鲜[⑧],还撤出了在朝的苏联军事顾问。当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后,苏联又一再敦促中国出兵,但又拒绝立即提供支援。后来提供给中国的武器装备,中国还要偿还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以核心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完全是形势所迫。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不得不参战的形势?

  (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这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朝鲜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天,*月*日,杜鲁门政府在决定武装入朝的同时,做了另外一个决定,即下令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正是这个决定使中美之间产生了最大的矛盾和误会。今天来看,杜鲁门政府的这一决策,并不是单单针对中国大陆,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维护亚洲、台海局势的稳定。从中国内战开始,美国就无意对华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随着蒋介石在中国内战中的失败,美国企图以和平的手段将中国共产党纳入美蒋联合政府,从而控制共产党和苏联在华势力和影响的愿望化为泡影。美国仍然没有动武,而是不得已调整了对中共的政策,妄图鼓动共产党中国的‚铁托主义‛。杜鲁门政府*月*日的声明中说:‚已要求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空海攻击。第七舰队将...

篇七: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2021 跨过鸭绿江第 6 16 集观后感五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嘹亮的歌声把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遍地英雄儿女的热血年代。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守卫疆土完整、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当时头号强国美国进行了一场可歌可泣的立国之战。无数英雄儿女背井离乡,与朝鲜人民站在一起反对美帝国主义野心狼。在武器装备落后,后勤保障不足,同时没有制空权以及制海权的不利作战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打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抱头鼠窜、苦不堪言,这些最可爱的人靠的就是顽强的战斗意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以五次战役为线索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描述,着重介绍了某些关键战役、战斗,其中包括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三所里阻击战、龙源里阻击战等等。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悲壮的呐喊声响彻天际,久久未能散去……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实在不忍提起,双方在 597.9、537.7 两个高地展开了反复拉锯战,据老兵回忆,高地上很难看见完整的尸体,脚踩上去都是黏糊糊的,可见当时炮火的猛烈程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英雄的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打出了国威。我真的很想对志愿军先烈们说:现

 在祖国强大了,我们有了各式新型火炮、导弹,我们有能力捍卫祖国安全了!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长津湖战役烈士宋阿毛写下的绝笔诗,与宋阿毛同连队的共 125 名志愿军战士为伏击美军,在零下 40 度的严冬中坚守一天一夜,被冻成了一座座冰雕……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冰雕连”。看到这段历史时,我眼角不禁湿润了,我们的英雄没有倒在敌人的炮火下,却因为后勤保障不足而长眠在严冬中,我能想象到志愿军由于补给不到位而眼睁睁看着敌人逃跑的无奈与憎恨。我真的很想对志愿军先烈们说:现在祖国强大了,我们有了新型的保暖方舱,有了保暖又轻便的军服,无论在多么严酷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都能吃到可口的、热喷喷的饭菜,以前令你们头疼不已的后勤保障如今都不再是问题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这是时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元帅发给第三十八军嘉奖令的最后两句,以表彰其在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狙击战中取得的重大胜果。此战让三十八军名扬天下,从此“万岁军”这一无比荣光的称号响彻整个朝鲜半岛。在第二次战役期间,三十八军担任关键的穿插重任,其中第 113 师 14 小时急行军 70 余公里,赶在全机械化美军前,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

 里,抢占松骨峰,一举切断了美第 8 集团军南撤退路,打退敌人的多次疯狂突围攻势,死守阵地,共歼敌 1.1 万余人,缴获坦克 14 辆、大炮 200 余门,汽车 300 余辆,一举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面对敌人的空中侦察与轰炸,为了按时到达指定穿插地点,三十八军 113 师机智地冒充李伪军溃退部队,全速行军,硬是用两条腿跑赢了美军的四轮汽车,不少志愿军战士在行进中倒下了就再也没有起来……我真的很想对志愿军先烈们说:现在祖国强大了,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轮式战车、步兵战车、坦克,当初令你们羡慕不已的高机动、机械化如今我们都已经实现了,我们有能力不放走一个敌人!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实力不对等的不利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国,树立了国威,为新中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正因为他们,才有了现在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才有了现在富足的生活。作为航天人的我们,应该将先烈们的遗愿继承下去,将先烈们的精神发扬光大,用我们的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出贡献!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二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该剧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2020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在此之前,展现抗美援朝的作品多为电影、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很少见。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剧由唐国强、丁勇岱领衔主演,孙维民、王志飞、刘

 之冰、姚刚、王挺、王同辉、刘涛、韩栋、连奕名、赵波等实力演员联袂出演。

 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上甘岭战役……《跨过鸭绿江》从中央领导决策、志愿军将领指挥、前线志愿军战士血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 70 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70 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展现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回望历史,举国上下浓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追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此时此刻,我无比深切地怀念我身边的志愿军英雄,两年前故去的伤残荣誉军人——我的幺公。

 幺公是我爷爷最小的兄弟,早年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东北抗日,后来在辽沈战役中投诚,经和平改编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又成为了一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战争结束后,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因伤残复员,主动申请回乡务农,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军人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优良作风,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默默地耕种劳作,直到晚年。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幺公给我讲打仗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参加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夜袭敌人坦克和碉堡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我亦百听不厌。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创造了以劣势技术装备战胜优势技术强敌的新战法和新经验,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曾说:“志愿军非常擅长夜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我想,幺公给我讲的就是类似的精彩战斗吧。

 我曾经问幺公:“冒着枪林弹雨,您害怕吗?”他看着我说:“害怕是没用的!面对强大又凶狠的敌人,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只能勇敢地向前冲,要战越勇!”幺公习惯用他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教

 育我、感染我,他们奋不顾身的冲锋陷阵展示出了志愿军敢打必胜的、令敌人胆寒的血性铁骨,展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正是志愿军将士的这种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抗美援朝战争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传承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 70 周年,作为一名党员,观看了抗美援朝系列影片,其中由中央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电视剧尤为震撼,每每观看都热泪盈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纪实影像将历史书中的“抗美援朝战争”还原成丰富生动、有血有肉的精彩故事,通过珍贵的史料、感人的细节、高清的画质,为观众带来一种“追剧感”。通过对亲历

 者、国内外权威专家等讲述,影片带观众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纪录片讲述的是 70 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历程,凸显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而在宏大的家国情怀框架之下,影片更侧重于细节刻画,通过对亲历者“抢救式采访”以及珍贵历史资料的展现,还原岁月里的感人瞬间;不仅如此,还以大量珍贵历史影像以及翔实的亲历者讲述代替历史纪录片中常见的情景再现,影片以此方式着重突出作品的真实与严谨。

 以前对于抗美援朝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历史教材的讲述中。而纪录片将 1950 年 10 月美侵略军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的故事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讲述。朝鲜战争的爆发引发了何种程度的国际关注?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是何种景象?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需要克服何种困难?历时两年多的战役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纪录片将历史的框架一点点填充丰盈。在高清画面之中,历史影像的黑白与现实图景的彩色对比鲜明,连同着过于去与当下。不仅如此,其中许多资料与细节都是首次权威披露,将观众的视线带回到七十年前。

 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艰辛,不惧生死,正如毛泽东诗词中写到的那样“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了中华民族的安危,舍小家保大家,在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远不如以美国为首的列强的情况下,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牺牲,纵使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退缩,誓死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出现了可歌可泣的众多

 英雄人物

 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创造过星河灿烂的文化,也有过艰苦卓绝的抗争。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就如新中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2020 年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一样,我们有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可敬的医疗卫生人员,为了中华民族的安危、为了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毅然冲锋在前,在替我们、替中华民族战斗。

 今日的中国硝烟已逝,秉承不忘历史,薪火传承,我辈须铭记并继承先烈精神,尤其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身作则,积极提高自身工作技能,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为公司发展、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全国各民族一道,为中华民族复兴努力。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电视片从 70 年前朝鲜战争爆发的“不期而至”,到美军冒然干涉朝鲜内战,将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开始讲述。值此危急关头,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于 1950 年 10 月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艰苦卓绝的五次战役、针锋相对的停战谈判,粉碎“绞杀战”、抵御

 “细菌战”,最终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 1953 年 7 月 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通过电视片,我们再次重温了当年党中央、毛泽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定;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秦基伟等一众高级将领,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指挥、浴血奋战。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阻击松骨峰、血战上甘岭,这些笼罩着硝烟和炮火的壮烈战争场面再次震憾和洗礼着我们。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杨根思、赵先友、王海、毛岸英这些记忆中的英雄儿女、“最可爱的人”,再一次感动着我们,甚至泪流满面。我们更不会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 19 万 7 千多名烈士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

推荐访问:长津湖战役美国纪录片 美国 纪录片 战役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