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9篇

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9篇

时间:2022-09-15 09:4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9篇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囝囝0@0撕荆2017年8月下半月以项目实施推进家长教育指导工作美国“家长即教师”项目(PAT)及其启示陶亚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9篇,供大家参考。

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9篇

篇一: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0@0 撕 荆 201 7年8月下半月 以项 目实施推进家长教育指导工作 美国 “家长即教师”项 目 (PAT)及其启示 陶亚哲 王伟文 梁 超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美国 “家长即教师”项 目提 出每个儿童都可以通过 学习在发展和成长过程 中充分发挥 潜能,基于此建立了一个面向所有幼儿家长的教育项目。这为家长教育指导工作的具体实行提供了新 的路径,即深入到每个家庭之 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全面完善服务体系,为家长提供多方 位支持 ;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家长学习共 同体。

 关键 词 :“家长 即教 师” 项 目;美 国家长教 育指导 ;家长教育指导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19.3/.7 文献标识码 :A 研究美 国学前儿 童家长 教育指 导现状 ,应该 关注 “家 长 即教 师 ” 项 目 (Parents As Teachers Program,PAT) 的 运 行 及 其 成 效。该 项 目始 于 1981年美 国的密苏 里州 ,该 州 的研究 专 家发 现 ,

 幼儿的在园表现与家长参与幼儿成长的程度有密切 联系。从长远来看 ,家长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幼 儿入学准备和入学以后读写能力 的发展¨ 。但是每 个家庭的特殊性使得幼儿人 园前 的教育状况各不相 同,为了让每个幼儿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并促进其 健康发展,也为了帮助和支持幼儿家长做好幼儿的 人园适应与准备 ,当时美国密苏里州提出建立 “家 长即教师”项 目,主要用于那些初为父母 的家长 ,

 直到他们的孩子年满 3岁 。到 1985年,在州立机 关 的推动下 ,这一项 目的推广范 围扩 大到美 国 50 个州和其他 6个 国家。相关研究显示 ,2O世纪 80 年代以来 ,“家长即教师”项 目的发展受到了广泛 关注 ,先后得到了美国政府部门及很多教育机构 的 褒奖 ,直到现在仍以其富有成效的功用性在家长 教育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家长教育指导 模型成为多方效仿的典范 。

 目标 一、 “家长 即教 师 ” 项 目的核 心 价值 与 “家长即教师 ”项 目秉承 的价值观是 :婴幼儿 期是个体人生中至关重要 的阶段 ,可以为个体未来 的学习和生活奠定 良好基础 ;在这一发展阶段 ,父 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和最有影响力 的教师 ,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家长发挥作为教师的最大效 能,促进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潜能的发展,力求为所 有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家长即 教师”项 目应运而生 。

 该项 目旨在通过成熟且符合家长需求的教育体 系 ,为家长提供支持课程 、培训 、教育资料及其他 教育资源。其具体 目标是 :(1)丰富家长关于幼儿 身心发展的理论知识 ,增 加新任父母 的育儿 经验 ; (2)提供儿童早期疾病筛查项 目,促进幼儿身心的 健康发 展 ;(3)减 少 家 长对 孩 子 的忽视 和 虐待 ; (4)帮助家长意识到 自身角色在幼儿入园适应与准 备阶段的重要性 ;(5)建立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的氛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陶亚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王伟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 究方向为 家庭教育学。梁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学前教 育政策 法规 。

 n 1

 固 ⑦ 囝 @ 囝 围,增强幼儿家长的学习意识 ;(6)增强家长对 自 己在家庭中的教师角色的胜任力与 自信心。

 二 、“家长即教师 ”项 目的基本模型 “家长即教师”项 目的最终 目标是 帮助家长成 为专家型家长 ,成为幼儿成长过程 中的护航者和领 路人。如何为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是这 一项 目实施之初探索 的主要 问题。经过近 40年 的 发展 ,该项 目现今 已形成稳 固的实施框架 ,其内容 的规范性与全面性值得借鉴 。

 该项 目模型的主要特征是 :主管机构通过进行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家长教育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婴 幼儿的家长在育儿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 中强调根据不 同家庭制定适 宜的方案,同一家庭根 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制定不同阶段 的指导方案。其主 要内容包括 “四大动态 组件 (Model Component)” 和 “三 个 辅 助 工 具 (Tools for Ongoing Monitoring Fideli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下 面 进行 具 体 介绍。

 (一 )四大动态组件 1.“一对一”家长教育指导 这是项 目实施框架 中最核心的要素 ,也是实施 范围最广 、最富有成效 的家长教育指导形式。

 指导教师通过深入到每个社 区、每个家庭 ,对 幼儿及家长 、幼儿 的生长环境形成一种整体而深入 的认识 ,由此制定 出符合幼儿家长实际需要 的指导 方案。(1)从指导 内容上看 ,指导教师根据家长的 实际需要从该项 目计划的国家通用课程 中选取适 宜 的课程 ,对养育者 (家长 )进行 规范化 培训。这 些课程涉及幼儿语言 、社会 、健康等领域 。(2)从 指导时间上看 ,“家长即教师”项 目最初规定在幼 儿入园之前 ,指 导教师必须保证每 年至少进行 20 次家访 ,每次持续 45—60分钟 。对于一些高危家 庭如孩子有残疾或慢性疾病 、家长有残疾或慢性疾 病甚至心理疾病等 ,要做到每年家访次数不少于 20 次 。从后期指导上来看 ,指导教师在每次家访结束 后都会为家长提供一些宣传册 、录像带 、育儿书籍 等辅助课程。

 “一对一”家长教育指导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弥 补 以前公共课程不符合家长 时间安排 的弊端 ,力求 尽可能与家长的时问相匹配 ,这种个性化课程与原 有的公共课程相结合确保 了美 国家长教育指导的科 学性 2.家长沙龙 通常是 以社 区为单位 ,每 月组织 一次家 长 聚 会 。通过育儿专家的讲座让家长从 了解最新的育儿 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在沟通 中解决 自己的疑惑 ,集聚大家的智慧与经验 。其 中值得一 提的是定期为母亲们进行心理辅导 ,以帮助她们消 除产后焦虑以及在养育孩子和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心 理问题。母亲在幼儿的生活 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 色 ,幼儿是她们情绪变化的直接承担者 ,这一举措 对婴幼儿心理健康 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这一模式 的优势在于 :不仅关注幼儿在成长 中遇到 的问题 , 而且注重养育者的身心健康与情绪指导 ,突破 _ r传 统家长沙龙活动的局限性 ,具有很 强的推广性和实 用性 。

 3.定期身体检查 “家长即教师”项 目为每一个家庭 的幼儿提供 一年一次的身体检查 ,用来让家长了解 自己孩子在 每一发展 阶段 的视力 、感知 力 、运 动能力 、社 会 性 、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与同一年 龄 段幼儿发展标准进行 比较 ,以便及时发现 自己 孩 :在发展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早干预。这一 举措的实施是确保 幼儿身心健 康发展 的前提 和基 础 ,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在资金上的支持与投入。

 4.建 资源共享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的建立主要包括两方 面内容,一 方面是 网络资源 ,即通过建立 “家长即教师”项 目 官方网站进行实名注册 ,每一个注册者需要填写家 长与幼儿信息 ,例如家长年龄 、所需要 的服务 、亟 待解决的问题等 ,即可提交帮助 申请 ;家长通过审 核正式加入该项 目计划后 ,除分享以上几方而的教 育内容之外 ,还能随时浏 览网站定期更新的育儿视 频 、专家讲座 、疑惑解答来帮助 自己获得相关 育儿 知识和技能。近几年来 ,这一学习教育方式受到越 来越多幼儿家长的青睐。另一方 面是社 区资源 ,在 每个社区设立资源共享中心 ,提供儿童游戏室 、亲 子学习课程等 ,为家 长和孩子创 造更多 的接触 机 会 ,同时,提供玩具 、图书 、书籍 、磁带等供家 长 学习和借 阅;设立社区内的资源共享系统 ,家长 町 以将一些多余 的玩具 、图书 、衣物 等捐赠给需要的 家庭 ,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互通 。资源共享 系统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出现的极具优势的家长 教育指导方式 ,成为未来提升家长教育质量 的重要 途径 。

 (二 )三个辅助工具 “三个辅助工具” 是用来监测 “家长 即教师 ”

 l丞》囝 9 @ 0 项 目计划实施 的质量及其保真度的主要标准 ,通过 实时监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弥补不足 、调整方 向 以达到最后的 “高标准”。

 1.家长监察手册 通过运用各种测量工具帮助监察人员对家长教 育指导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行记载 ,对家长的学习和 参与情况进行记 录和跟踪 ,提高后期指 导的针对 性。主要 内容有 :通过家访观察记录表 、家长沙龙 观察记录表 、家长档案 、家长胜任力评价指标等了 解家长学习和参与情况 ,实时监控指导的有效性与 合理性 ,以此明确方向、改进不足。

 2.分支机构执行报告与绩效评估 分支机构执行报告用来评价一年来执行发展情 况是否达到计划指标 ,明确分支机构发展方 向,也 是下一年项 目规划 的参考。各分支机构在年会 中,

 对一年来本机构的运行状况进行详细说明并确定下 一年的计划 目标 。通过分支机构年度执行报告的对 比可以很好地了解各个机构的运营状况 ,发现优缺 点 ,以便于下一年度及时调整 。此外 , “家长 即教 师”项 目根据分支机构执行报告来确定每个分支机 构的专属性绩效 ,以明确其努力方 向,不断提升分 支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在绩效评估时 ,坚 持家长至上的价值评估理念,坚持基于整体质量的 绩效评估工具和全面发展指标法 、基于核心关键环 节的绩效评估工具——关键绩效指标法、坚持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要评估模式的标准 ,坚持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3.家长教育指导教师 自学和资格认定制度 家长教育指导教师 自学和资格认 定制度 指出 ,

 项 目内参与家长指 导的教师应重视 自学能力 的发 展 ,应该树立 自主学习意识 ;项 目内教师应定期以 书面形式进行教学反思。除此之外 ,还规定了每 4 年重新对教师认证资格进行考评 ,这也增加了指导 教师的危机意识 ,促使其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 自己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建设高质量 的家长教育 指导团队以保证指导质量的有效手段 ,能够提升服 务 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家长即教师”项目的效果 为了吸引更多 的家 庭加 入 到 “家长 即教 师” 项 目计划中,帮助家长意识到 自身在幼儿成长 中所 扮演的重要角色 ,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 ,该项 目中 心每年都在各 州年度报告 的基础上进行年度 总结 , 其研究结果能证明这一计划对于家长和幼儿双方均 有重要影响。

 表 1 “家长即教师”项 目的效果① 家长关于各阶段幼儿发展知识 的增加 1.家长 了解到 现 阶段 幼 儿在语 言 、智 力 、社 会性 、 运动方 面的发展 是否符合标 准水平 2.家长能够意ix~, J幼儿在发展 中存在迟 缓或 需要 强 化 的方 面 3.家长可以熟练掌握关于幼儿营养、健康、安全、 睡眠等方面的关键性 知识 短 期 效 家长育儿技巧、育儿经验以及亲子关系的提升 果 1.家长表现 出积极的育儿技巧,包括有效利用惩 罚 、重视 幼 儿 回应 2.注重 自己平时行为表现对幼儿的言传身教作用 3. 亲子互动频 率 的 增 多 、时 间的 延 长 以及 质 量 的 提 升 及 早发现幼儿发育迟缓以及其他健康 问题 1.定期检 查 以尽 早 发 现 幼儿 可能 出现 的迟 缓或 视 力 、听觉、运动方 面的 问题 2.促进 “家庭 功能” 的实现 中 1.促进幼儿身心健 康发展 期 2.预防 家长对幼儿的忽视 与虐待 效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果 4.增加父母在幼儿教育与照料中的参与度 长 期 促 进 社 会 发 展、 家庭和谐 ,促证 幼儿的健 康与安全 效 果 四、对我国家长教育指导的启示 “家长即教师”项 目因其注重科 学性的设计 方 案 、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的指导课程设置 、富有成 效的实施效果 ,吸引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加入 ,也为 我 国家长教育指导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

 (一)深入每个家庭 之中,制定 富有针对性的 指导方案 “家长即教师”项 目中的家长教 育指导人 员通 过定期家访 ,充分 了解家庭特点 、父母需求 、幼儿 发展水平 ,从而制定出个性化指导方案 ,并且对于 一些高危家庭会增加 “家访 ”次数和适当延长指导 ① 表 1引自2015年度美国 “家长即教师”项 目模型 (Parents As Teachers Logic Mode1)。

 囝 囝 0 @ @ 时间,这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指导内容针对性与有 效性的有机结合。在探索具体 的家长教育指导形式 上 ,这种 “家访模 式” 可 以为我们提供 一些新 的 思路 :如 ,组织 相关部 门对有需 要 的家庭进行 评 估 ,通过建立一对一的定期对 口指导来满足不 同家 长群体如新任父母 、育儿存在困惑的父母 、低 自我 效能感的父母 的需求 ;通过提供 《儿童身心发展与 家长 指导 手 册》 (Child Development and Family Engagement Alignment:A Resource Handbook) 。

 ,

 帮助家长掌握儿童在每一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 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传授教 育方法帮助家 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通过丰富家长的人文 、社 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开展多元教育等 ,从而 提升家长的护理技 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相关知识 ,

 增强家长的 自我效能感 ,充分发挥其 在幼儿成长方 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家 长教育能力评价及其 体系的建构工作 ,也是我们需要重视和推行 的。

 (二)全面完善服务体 系 ,为家长提供 多方位 支 持 我国家长教育指 导确立 了多方协 同 的领 导机 制 ,但是对于具体实施机构及其职责 ,尚需进一步 明确。家长教育指导过程应重视指导方式多样化 、 指导内容全面化 、指导手段科学化 、指导人员专业 化 、指导途径多元化 ,既要完善服务体 系并让家长 教育指导教师走进每个家庭之中,也要让家长走 出 家庭 。比如 ,“家...

篇二: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10年第 3 期( 总第 225 期) EDUCATION EXPLORATIONNo13, 2010Serial No1225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张 丽 竞(菏泽学院 外国语系, 山东 菏泽 274015) 摘 要: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 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 20 世纪 90年代开始, 家校合作在我国也受到相当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单靠学校的教育力量已经不能承担青少年教育的重任,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尤其是家庭的全力合作, 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关键词:国内外; 家校合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0845( 2010) 03- 0158- 02收稿日期: 2009- 12- 10作者简介: 张丽竞(1982- ), 女, 山东泰安人, 助教, 硕士, 从事学校管理哲学、学校管理理论研究。 自学校问世以来,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意识到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尤其是家庭的全力合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因此, 家校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家校合作的基本理论概述11家校合作的概念解析我国学者对家校合作的概念的解释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家校合作的实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活动。家长要主动、积极地配合和支持学校工作, 同时, 学校要服务于家庭教育, 鼓励、引导、接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最终使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第二, 有统一的目的。开展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 互相弥补不足, 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 最终使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因此, 家校合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 以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第三, 需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 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整个教育系统的协调, 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鼓励、接受社会各界的参与, 共同促进家校合作。综上, 我们可以将/ 家校合作0定义为: 以完善学校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学校为主体, 有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21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目前, 家校合作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其相关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并为家校合作的实践提供了全面、有力的理论支撑。(1)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是科尔曼(Coleman, J1S)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他指出, 社会资本是内在于家庭和社区组织中的整套资源, 它们有利于儿童或年轻人的认知以及社会发展。这些社会资源虽各不相同, 但极其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人力资本的发展。就教育来说, 科尔曼将社会资本分为/ 家庭内社会资本0和/ 家庭外社会资本0[1]。在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深入调查之后, 科尔曼发现, 在社会资本相对高的教会学校中, 学生的辍学率相对于社会资本低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来说, 明显偏低, 而学业成绩相对较高。这一现象说明, 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可增加社会资本, 可以增强教育效果, 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对美国的家校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促使家校合作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使学校开始重视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关系, 家长、社区等社会机构开始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2)重叠影响阈理论重叠影响阈理论是美国学者爱普斯坦(Epstein, J1L) 基于生态学的解释框架, 在科尔曼/ 社会资本0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容丰布任纳( Bronfenbrenner,U) 的发展生态学理论(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交往和影响的结果, 而人的生态环境是由家庭、邻里、学校和社会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不同层次和结构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层次和结构不同的系统, 因其与个体之相互关系的独特性, 而对人的发展产生特殊的影响 [2] 。生态学的理论注重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他机构对人教育的交互作用, 但是没有考虑到各机构影响力的积累与协作,忽视了三者整体力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爱普斯坦提出的重叠影响阈理论将学生置于家庭、学校和社区关系网的中心, 认为孩子们成长所依托的家庭、学校与社区都抱有相同) 158 )

 的目标, 承担着共同的任务, 它们之间经常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和互动。由此, 学生就可以从各种机构中感受到关怀, 从各种人那里接受到相同的有关学习重要、要努力学习等信息。这样, 学校、家庭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孩子以及三者的状况、关系就发生了重叠的影响 [3] 。(3) 权变管理理论20世纪 70 年代, 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即权变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 [4]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对社会的其他系统和环境影响具有高度的接受性。近些年来, 随着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三者之间应该互相影响、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协调一致, 共同促进教育和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家校合作来说,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和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 使学校教育不可能仅凭自己单方面的力量来实现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家庭、社会系统的影响。因此学校要摆脱过去和家庭、社会在儿童教育期间相脱节的现象, 注重三者的相互沟通和联系。 二、国内外家校合作研究的新进展11国外家校合作研究情况家校合作在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家校合作确定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要议题之一。家校合作在不同的国家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国外学者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家校合作的研究。(1) 美国在美国教育史上, 早在 1897 年初就成立了规模最大的家长教师联合组织) )) 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此联合会由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National PTA) 、州家长教师联合会(State PTA) 和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LocalUnit PTA) 三个层次组织构成。这三个层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各有分工, 但是他们共同的任务和目的是使这个机构体系保持着高效运转, 一百多年来它为美国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家校合作一直是美国教育界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学者的关注, 因此, 美国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 这些研究的成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涉及家校合作的历史研究, 寻找有关家校合作的历史线索; 第二类是关于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针对美国家校合作的发展模式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第三类是关于家校合作的综合性研究, 力求给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5] 。(2)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以占领者的身份全面参与了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 随之, PTA被引入到日本的教育改革之中。PTA 是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的英文简称, 中文翻译为父母与教师联合会。该联合会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6] 。与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不同的是, 日本的 PTA组织是由班级PTA、学校 PTA、地方 PTA以及 PTA全国协会四级组成。从20世纪40 年代后期至今, 日本的 PTA经历了包括萌芽期、体系初建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的新阶段在内的四个时期。在长达60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日本的 PTA组织在教育青少年方面发挥了强大作用, 发掘了家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并不断地利用这些资源增强其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 PTA 活动,给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果。(3)欧洲国家欧洲国家也十分重视家校合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英国、法国等传统的欧洲国家历来很重视家长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在法国, 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就鼓励并指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 各个学校针对自己学校不同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家校合作计划和制度, 对家长进行培训, 培养他们与学校合作、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和意识, 使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起和谐、发展的合作关系。在英国, 长期以来, 学校中的家长参与不仅被看做是一种权利, 而且被各个学校看做是对社会资助者负责任的一种手段[7]。20世纪中叶的英国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 1944) 中已经为学校规定了建立有家长代表的管理委员会的基本准则。1998年 4月, 欧洲苏格兰、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七国开展了/ 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项目的研究0, 这些研究的目的旨在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推进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21国内关于家校合作的研究在我国, 家校合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 家校合作在理论、实践方面都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所收集到的材料, 其研究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范围:一是有关家校合作理论的研究, 这部分著作和文章从管理学、家庭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等方面阐述了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分析了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二是对家校合作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三是对家校合作途径的研究。参考文献:[1]贾莉莉1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D]1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05(8)1[2]陈铮1中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比较研究[D]1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4(12)1[3]杨启光1重叠影响阈: 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1外国教育研究, 2006(2)1[4]杨文士, 张雁1管理学原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11[5]曹丽1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1石家庄: 河北大学,2004(3)1[6]杨桂梅1日本FTA的经验及启示[J]1日本问题研究, 2004(2)1[7]王艳玲1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7)11责任编辑:赵 滨2) 159 )

篇三: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大学硕卜学位论文前寿刖昌只有在这样的条件F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 教育者”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f=,都不要发牛分歧——苏霍姆林斯基。在当今时代.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学校和家长如何密切合作,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已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得不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从理想的角度看,教师希望能与家长有良好的合作以提高教育质量.而家长也渴望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让孩子成“ 龙” 成“ 风” 。但现实的情况足,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十分艰难,交流存在阻隔.合作障碍重重.这些障碍何以形成?我们如何克服这些障碍?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家校合作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根基,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出于血缘和亲情关系,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教育最具权威性,最具感染力。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性。父母的教诲。最具亲情,最能。以情动人” ,最具感染力。此外,家庭教育实施教育的对象.一般是少数个体。同时,家长与子女一同生活,了解最细,更能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易于收到怠好的教育效果。尽管家庭教育具有如此众多优势,却并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学校毕竟是国家设置的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教育工作的人员。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社会活动,它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确定教育内容。以科学的、系统的教材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集中时问,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教育、教学的一切物资设施,都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将这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即家长施教的权威性、感染性,以及鲜明的针对性、天然的早期性等,和学校施教时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特点。正好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交互影响中达到协调同步,必定能出现崭新的教育局面。

 2.我国中小学家校台作开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我国,家校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初级阶段.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 家长、教师教育观念分歧较大,家校共爵意识不强从有关调查可见.我国的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闻还存在相瓦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一些学校领导者和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学校若与家庭合作是自讨苦吃。也有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虽然欢迎家长在校外参与个别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有组织地支援学校,但当家长进入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则不真正认可和支持。( 2) 中小学家校台作的内容狭窄且深度不够在合作内容的种类上。我国的种类还不够丰富。我国的参与形式虽然有家长教育、家校交流和家长委员会。然而,我国在家长志愿者。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方面还没有形成气候,这两种合作种类在我国很少见。家长参与广度不够,学校邀请参加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的家长。这就大大限制了家长参与的广度:家长参与的深度有限。家长主要是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好像是学校领导的附属机构。既起不到独立监督的作用,也不能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从家长教育方面来看,在相关调查调查中.尽管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绝大多数家长却说学校从未给家长举办育儿知识讲座,不少家长从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家长教育活动.家长教育有名无实。o<3) 交流渠道单一且缺乏连续性合作基本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单向向家长传递信息。如.学校一般是在学期末开一次家长会。向他们通报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在假期中辅导学生学习的“ 任务” 等。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对话。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而现在的家校合作,从小学到中学。合作内容和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是以学校为单位各自为战,缺少学校间纵横向的联系。o。李进忠.走向共同责任的家校合作——国外的经验和我们的唼践I即.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7期。李进忠走向共删责任的家拉台怍——国外的经验和我们的实践m摹础教育参考-2∞4年第7朗2

 两南人学硕卜’ 节行论支 前言【4 J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我国特别是大陆地区的家长委员会起步较晚.大多于20世纪90年代后成立.发展还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戎国的家长委员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体系。各个学校自行设立,有的有,有的没有.力量因此而分散。其次,我国各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还需完善。这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各。其各种章程规定不够详细,如没有具体对成员的资格,选拔.和参与等做明确规定。最后,我国的家长委员会影响十分肯限。家校合作的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家长委员会.有的家长们关于学校是否有此组织则莫衷一是。大多数教师承认自己所在的学校不招募家长志愿者.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学校有家长志愿者。家长和教师们不确定的态度说明家长委员会的活动不多,宣传不够,更不用说影响立法和组织大型教育活动和研究机构了。o( 5) 政策法规不够健全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爵孩子的责任。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虽然也对家校合作做了一些相关规定,如1991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肘未成人的保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各省市为了配合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是我国的教育法和政策更多地强调家庭要配合学校.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没有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力。有的法律条文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很权威、很专业的事,家长无权过问,并且还要接受学校或教师的指导。此外,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的民主管理是内部的民主,教育法没有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校务的权力。这种民主管理只是学校内部的民主,没有开放给家长和社区.再者,我国的教育法没有赋予家长择校的权利和参与子女教育计划制定的权利( 家长不能为子女选择设计课程)。而且我国的政策要求家庭要配合学校,学校要指导家长,但具体怎么落实,最后怎么评价没有明确的规定。。。任学宾家授合作与素质教育四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1年第l 期。刘世稳.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救育的恿考——中,美I眄国。家长参与” 状况的对比和分析m.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孵

 3、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有研究价值美国自_二战后便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故的一个重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美国,家校合作是近“ 30年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不变主题” 。全国上下从总统、第一夫人到大学教授、学者、工商界人士、再到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都高度蕈视片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建设.且成绩斐然。( 1) 形成了完磐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美国联邦和许多州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家投合作的政策和法规。尽管美国的教育主要是各州的责任。但联邦政府通过政策和立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1984年,联邦政府就丌展了“ 消除贫困” 运动.拨发专款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辅助贫困家庭儿章的“ 学前教育机构” 。该计划的政策手册中明确指出,如果要充分发展这些儿童的潜能。他们的家长就必须有机会参与儿章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旌;而且明文规定所官家庭都必须有最大可能的参与.并提出了家长参与的四项具体标准。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儿童保育与发展法案》和1994年制定的《从就学刘就业机会法案》等法律中,也都指出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并称家长参与各级政府部门对儿童保育标准和政策的制订是家长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和法律权利。由克林顿总统签署的“ 美国教育2000年目标” ,为突出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更明确地将家长参与列为八大教育目标之一.拨发专门经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家庭信息和资源中心,并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学校改进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有家长代表参加。。同时,各州也设立了相关的规定:有的涉及家长的教育或教师的培训,有的明确要求家长参加学校管理和决策,有的州拨发专款设立家庭教育资源中心或聘用专职的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协调员:美国有半数队上的州要求在师范教育中增加或加强有关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内容。( 2) 组织形式完备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体系分为全国。州和各校。最高的是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中间是州家长教师联合会,最基层的是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这三个层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各有分工,但它们的任务却是一样的,即:(1)在学校、社区以及任何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做出影响儿童的决定前,支持并为儿童代言;(2)帮助家长掌握养育和保护儿童的技能;(3)鼓励家长与公众参与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美国的家艮教师联合会己经形成了从地方到州到全国的体系。他们不仅影响国家。hnp,^vw毗曲q’ oweT{I丁r啪讯。叫(美国一官方刚站)

 曲南人中硕+学他沦史 前膏的立法和幽家教育目杯的设芷,办自己的杂志或进行科研,并且组织全国性的活动等。美国家K教师联合会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和解决儿童问题的民侧机构。。( 3) 家长积极参与取得了许多成就学校为家长创造了很多条件,使美国家长成为是积极的学习者和支持者.存支持的范围上,美国的家长对教师的支持不仅仅是提供教具和所需{殳施、信息,还能参与学生的评价。课程改革。学校日常事务等。同时美国家长也是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他们愿意无偿为学校服务,美国的家长自愿者们.愿意花时删和精力帮教师做许多事情。如,帮教师打扫卫生,维持课章纪律,为课常搜集资料.甚至为家长会烤饼干,在墙上画壁画来美化校园等。不仅在学校管理体制中有家长的一席之地.美国的法律也承认了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在理论上,美国的家长交纳了教育税,作为纳税人.他们有权监督其税款的使用情况.这是美国人参与学校决策的法律基础。由于有强有力的组织.美国的家长通过自己的组织来影响联邦和州的立法,发起大规模的教育活动,进行家校合作与家长教育的研究等。( 二) 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情况概览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t第一类涉及美国家校合作的历史研究。由于家庭与学校合作是家校关系的一个方面,也是家校关系历史发展的产物,所以从一些学者对美国家校关系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寻得有关家校合作的历史线索。如:美国坦普尔大学历史学教授卡特勒( Wi l l i am W.Cul tcr)所著《美国的家长与学校:150年的教育之争》,作者将史实描述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美国家校关系的历史发展作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其中重点考察了家长组织的发展以及家校关系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美国《教育史季刊》上评价该书“ 史料丰富、描述引入入胜⋯⋯在描述美国现代教育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关家长、学校和教育政策之间历史联系的信息0。此外,‘ 小学月刊》上博格(Eugeni aH.Berger)所撰写的论文——《家长参与教育的昨天和今天》着重从宏观上概述了20世纪美国家长参与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并指出了90年代美国家校合作的发展趋势。。hnp://㈣npta org.c叩‘ 美国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同站1。Hi storyof Educaaen QIl anerI妒00I“ .Vol ume41,N04,P5555

 曲南人学硕}乎付论文前言第二类足关于美国家校合作现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教师关于家长参与的困难及可行性的实践报告》,‘ 老师对家长的要求》、‘ 基础教育中家长的参与:来自追踪计划的调查报告及建}叟》等等。这类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散见于《教育文摘》,《教育评论》、‘ 小学月刊》等英国教育杂志中.主要针对美国家校合作的发展模式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类是关f美国家校合作的综合性研究。90年代以来,为了给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一屿社会学者和教育学者力图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多角度来探讨学校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如:谢尼德( Barbara Schnei der) 和科尔曼( J amesS Col eman) 合著的《家长、孩子和学校》.作者着重考察了美国家庭教育资源和家长在其子女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剖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其它社会因素对家长参与教育的影响。另一部由富勒( Mary L Ful l er) 和奥尔森( Gl enn W Ol sen)合著的《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是一本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著作,该书追溯了美国家庭的历史,在分析当代家庭特征的基础I二.提出了学校与家庭建立有效合作关系的一些重要途径。2、国内研究情况介评( 1) 国内研究状况大致...

篇四: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 年 12 月

 161 教学实践札记 “家委会” — 家校合作的纽带

 —— 家庭教育实践感悟

 王学梅 宁夏灵武市第二小学,宁夏 灵武 751400

 摘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两种重要教育形式,各自具有独特的教育性,呈现着不同的教育优势,二者能否形成教育合力,将关系着学生的身心能否获得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家委会;合作;纽带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51(2016)12-0161-01

 据多年的经验和研究表明,在影响孩子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家校合作就是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而链接这一桥梁的纽带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家委会”)。他们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不可轻视。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及感悟与大家共享一下。

 1 顺应形势,成立机构,积极献策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以及家庭教育资源短缺这一现状,我们顺应形势的需要,及时发动家长推选适合的管理人才组成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后简称“家委会”)。这个组织共 5 人组成,分别有主任、宣传委员、活动委员、组织委员和后勤委员,他们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积极配合老师参与班级管理、处理班级事务、解决班里存在的各种困难。

 这个组织刚一成立,委员们就及时召开会议,制定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展开讨论,群策群力为班级和每个家庭服务,会议中家委会成员们提出:我们每个家长都应是家委会的主人翁,只要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切事情,我们都要争先恐后的出点子、干实事、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乐在其中。

 2 针对问题,逐步整改,落实提高

 自从家委会成立以来,委员们积极商讨制定计划,并及时查找班级存在的问题,然后组织家长们一起配合为班级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计划经审批后,家委会的委员们趁热打铁,就如何安排部署后期活动做了明确要求并立即行动,逐步实施每一项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活动都要有家长的参与或评价。

 开展活动,亲子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孩子们每天在学校就是上课,回家就是写作业,这种单调的氛围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于是在家委会就先后组织开展了“放飞梦想,展我风采”的诗歌朗诵比赛、“妈妈不是我的佣人”亲子共读活动、“大手拉小手”亲子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求有家长的配合,孩子们自己选择形式、自己制作道具、自己组织排练等等,为了孩子能有出色的表现,家长们不由自主的为孩子“打下手”,活动可是让孩子们过足了“当家做主”的瘾了。每次活动后我们的委员和家长们也不闲着,他们有当评委的,有写奖状的,有分发奖品的,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啊!其实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通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让孩子在亲子互动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让孩子在团结中凝聚力量,在生活中放飞梦想。——这正是家委会组织这些活动的目的。

 3 调查了解,征询意见,共促学困生转化

 家委会成立以来通过调查问卷、家长意见征询、家长会、微信交流等形式调查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问题梳理中委员们还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经了解他们发现班里的学困生所占比例较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们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更是得过且过。针对这一棘手问题,在分析原因之后他们就决定从家长入手,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委会及时进行了协商,并制定了措施。正好结合“四点半学校”的倡议,家委会建议老师每天放学后利用一小时时间给需要提高的孩子们辅导一下功课。

 意外的是这次补课不只是给孩子补,还要给家长补。就是让家长亲子陪同孩子来补习,从中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学习老师教给的方法,听取老师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所以家长们也在一旁听老师讲课,监督孩子学习,最后再陪孩子一起回家。起初,只有三五个或七八个同学在补习,也只有两三个家长能陪着。可能大家都觉得很麻烦,很浪费时间,可仅仅过了不到两周时间,自愿报名参加辅导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家长亲子陪同的也多了。原因就是凡听过老师补习过的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发现老师补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习惯。即使只补习过一两次的孩子都知道如何听课、如何复习了, 家长们也懂得如何监督检查孩子作业,指导孩子学习了…… 总之,都觉得受益匪浅。就这样,天天能留下来补课的孩子和家长都觉得自己像中了大奖似的!

 4 参与阅卷,寻找不足,有针对 性的补救

 成绩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掌握了老师教的方法后孩子和家长们茅塞顿开,并决定以后一定好好按老师方法坚持下去。在补习一段时间后,家长们都急于知道老师、家长及孩子的付出到底有没有成效。鉴于这种心理,家委会征求老师意见后决定动员家长参与这次阅卷。考试刚一结束,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参与阅卷与分析来了。

 家长们一来到办公室就主动行动起来,有交流答案的,有面批的,有统计分数的,有寻找问题的,还不停的与老师讨论着……就是人多力量大,很快试卷就阅完了。老师给大家分析考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和家长们一起协商改进措施。家长们表示,通过这次参与阅卷和分析,不仅从中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更能从中了解到孩子存在的问题,以后一定会积极配合改进。

 最后,家委会又将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名单统计下来,准备下一步专门针对他们找家长沟通,配合家长、老师对症“治疗”。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孩子能越来越进步!

 5 紧跟形势,转变观念, 互动交流

 鉴于传统的家长会缺乏新意、流于形式,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这些弊端,我们的家委会打破往日的老师讲家长听的模式—由家委会组织、主持,在传统的座谈式家长会的基础上,多开一些譬如才艺展示式家长会、亲情互动式家长会、经验交流式家长会。而且每次会议精确目标,有的放矢。话题集中,畅谈深刻。力求务实求真,确实解决一些大家有所需要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温海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五: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对我国的启示幼教特教 臧 娜 王 媛

 约 3393 字

  摘要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作共育,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美国的家园、社区合作,可以为我国的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提供宝贵经验,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相互作用下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 幼儿园 家庭 社区合作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幼儿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体系,它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总则中也明确指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 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见加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共同合作,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国外许多国家对此都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些经验都可以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到实践中促进我国的幼儿教育的逐步发展。

  1 美国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

  美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广泛开展“开端教育计划”以来,其家园、社区合作的方式和途径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以家庭为中心的课程和教学。

 教学分为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幼儿园为家长提供教学和服务;第二种水平是帮助家长解决日常的问题和争端。例如,日常法律知识、营养餐盒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使用健康服务等,这些教学都以家庭的日常需要结合起来。

 第三种水平是尝试把儿童的课堂教学和家庭的学习联系起来。

 例如幼儿园提供课本,让父母读给孩子听,这样就有助使幼儿园环境里的学习和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

  (2)家长教师联合会。

 “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PTA)成立于 1897 年,目前是美国最大的儿童问题咨询机构,一百多年来,由于其成员的不懈努力,联合会已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制定童工法、学校热午餐计划、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儿童电视法案等。其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福利;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确保家长在抚养和保护儿童方面拥有足够的法律支持;加强学校、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及合作;实现教育者与公众的联合,确保所有儿童在身体、心理、社会性等方面获得最高水平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仅作为支持者、志愿者协助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如访问幼儿园、参加家长会、进行家庭教育咨询、帮助制作教具、辅助教师教育儿童、为幼儿园募集资金等,而且作为决策者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如与园长、教师一起制定有关幼儿园发展的计划,确定教育目标和开设的课程等。

  (3)家长作为教育资源。美国的许多幼儿园都建立了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在开学初,教师会询问家长是否愿意让儿童共享他们的经历;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幼儿园会安排家长来担任义务工作,如指导儿童兴趣小组、向儿童介绍自己的工作、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等。

  (4)家长中心。美国的大多数幼儿园都专门留出一个房间成立家长中心,有些面积不太大的幼儿园则在走廊或教室划出一定空间作为家长活动角。家长中心或家长活动角放有家长必读书籍、孩子的作业、公告牌等。家长可以在这里与教师及孩子们交谈,了解班级情况,召开家长会议。

  (5)接送时的相互交流。

 在美国,教师每天在家长接送孩子时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儿童在家行为以及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教育儿童。

 如教师一般会要求家长及时说出孩子的悲伤体验或缘由,并设计游戏活动、艺术活动、谈话活动,帮助孩子战胜情感危机。同时,家长也积极与教师交流情况,及时解决教育问题。

  (6)利用社区资源。散步、参观、郊游和旅行都是班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参观不

 仅只有幼儿参加,家长也参与其中,帮助家长认识社区资源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并说明外出活动时可能发生的一些普通小意外,希望家长理解。每次外出活动前,教师都会告知家长参观的时间、地点、目的。在家长签名同意后,教师才带领孩子外出活动。美国还非常注重利用节假日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使幼儿园、家长、社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氛围,使教育得到最大化得补充、延伸和发展。并且幼儿园会积极地与周边的大学、专业学者相互联系,做一些科研活动、 实习活动,与高校的密切联系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

  美国的家长和社区成员有权利对幼儿园的决策施加影响,幼儿园要尊重家长和社区成员的权利,并结合实际参考和运用家长和社区成员提出的建议。

 在这里家长和社区成员起着支持者和教育决策参与者的作用,同时强调幼儿园应在家园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2 美国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对我国的启示

  (1) 我国的社区教育还有待提高。

 在美国不仅有由政府机构、 教育部门、 俱乐部、 企业、社团等合作参与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部门,有专职的社区教育行政人员和社区教育工作者(简称社工),而且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地方绅士、学生家长等都普遍具有关注社区、贡献社区的思想,经常自愿参加各种社区教育活动,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下转第 57 页)(上接第 54 页)平时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儿童教育活动,都会引起社区民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的支持。许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基本上免费向学生开放,有的即使收费也很低廉。

  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教育投入上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社区内能够为幼儿园利用的社区教育设施比较少。有很多公园、博物馆、文物景观等公益场所一直以来对家长和按一定的身高标准对儿童进行收费,这也使得社区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大大降低。

 社会各界人士对儿童的社区教育也不够重视,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

 虽然幼儿园也在一直强调与社会(社区)的密切联系,幼儿园也充分地认识到与社区合作共育所带来好处。但幼儿园教育在现阶段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制约下,还是存在一定的封闭式教育,与社区和社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幼儿走出幼儿园进入社区的各种活动次数还极为有限,与社区的互动还很少。

  因此,我国的社区教育还要不断地向国外学习,政府也应加大投入,为学前儿童创设一些适合儿童学习的社区环境。

 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社会对学前儿童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论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方面还要不断地加大,社区方面的关系协调还有待提高。

  (2)我国的家园合作中家长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是密切的,我国也采用了多种方式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各种亲子活动、 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手册、家庭教育指导等都做得很好,而且每个幼儿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和特色也在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和家长保持着密切联系,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理念。

 但家长在参与和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家长主要承担协助者的角色。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决策等方面的家长参与是很少的,合作应是双向的,互动的,而实际上的家园合作并没有实现一种平等的协作关系,因此,家长的地位还应不断地提高,这需要提高家长自身对教育理念的充分认识和参与合作的积极态度,并且要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也需要幼儿园不断地调整与家长合作的方式和技巧,帮助和鼓励家长积极地参与,给家长提供教育决策的机会。

  总之,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是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这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如何真正的实现“一体化”的教育,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政府、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实践和不断发展的,国外优秀的实践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家庭、社区、幼儿园三大环境只有通过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同步进行形成合力才能使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George S. Morrison.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第八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3]张蓉.国外家长与幼儿园合作特点与启示[J].幼儿教育,2005(1).

  [4]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启示(下)[J].幼儿教育,2006(23).

  [5]蒋燕玲,左瑞勇.浅谈中美学前儿童社区教育[J].山东教育,2006(12).

  [6]张蓉.国外家长与幼儿园合作特点与启示[J].幼儿教育,2005(1).

  [7]蒋燕玲,左瑞勇.浅谈中美学前儿童社区教育[J].山东教育,2006(12).

篇六: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08 - 2009

 本會第 15 屆執行委員會,於本年度已舉辦及參與下列活動:

 (25/10/08) 大會假本校新禮堂舉行,出席會員包括教師及家長約三百多人。由校長宣佈開會;主席作會務報告,下年度活動建議;財政作財務報告;又進行委員選舉,順利完成。開會前,備有茶點招待各會員,共聚交流。會後,家長問卷調查共回收百多份,對是此大會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者,佔九成以上。

 第一課 如何處理初中學生的適應問題 (30/8/08):出席者 198人 第二課 考評局秘書長談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推行 (28/2/09):出席者 145人 第三課 校長與家長真情對話 及 香港升學途徑面面觀 (25/4/09):出席者 98人 以上講座,歡迎家長及校友參加,費用全免。由青協駐校社工、資深專業人士、教育服務機構代表主講,本校輔導組教師,本會家長委員及學生義工合作舉行。全部問卷調查均交由主講者進行,回應評價結果理想。出席人數亦比上學年增加,相信是形式及題材適合,故能吸引家長和學生的興趣。

  (15/3/2009)

  一年一度的親子旅行,安排於 3月 15 日乘專車前往新界錦田,參觀嘉道理農場及河上鄉鴻圖豆品廠。午膳於流浮山,順道遊覽海邊蠔田遺址。午膳後,再到黃金海岸,參觀設施及假日跳蚤市場,漫步海灘,欣賞大自然。參加者 180人,其中教師及家人佔十多人。各家長在輕鬆氣氛下與子女共度愉快的一天,又可親近大自然。回程問卷調查,得到參加者滿意的評價。

 (7/3/2009) 今年本會與科技及生活學會合辦親子興趣工作坊,製作甜品目的是提倡綠色飲食文化,鼓勵多吃水果。由科技及生活學會周老師主持,為大家作簡單的示範,讓父母與女兒一起透過合作和溝通,製作有特色的美點;從中學習彼此相處之道,感受美食文化。參加者約有十多組,製成品亦有與親友、同事分享。

 本年繼續撥款提供「資助學校舉行活動及購買有關活動用品計劃」,由撥款委員會負責審批;本學年資助了 27 項活動,支出共 18,674.1 元,協助學生活動的舉行。此外,又繼續贊助學校頒發家長教師會學業成績最佳進步獎,鼓勵學生,本學年捐贈獎金共 8,400 元,名額 28個。此外,會方亦贊助初中學生課外活動優秀表現獎,今年經教師遴選推薦,選出在課外活動表現優異的三名初中學生,各獎 1,000元。

 1 參加深水埗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以下各項活動:

 a深水埗區家教會聯會中學巡禮及升中選校講座 (13/12/08)

 b第二屆深水埗區家校才藝展光華 (30/5/09)

 c 深水埗區家教會聯會周年會員大會暨傑出家長教師會及義工嘉許禮 (22/8/09) 2 第 15 屆家長也敬師運動 (4/09) 由教育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辦,藉送出敬師心意卡,表揚老師功勞。是次收回心意卡共約千多張,各教師均得到家長的讚賞。

 3 參加研討會:如「新高中學制及科目簡介」家長講座 (舉辦多次)及其他講座如:學習系列(一) Web 2.0 與通識教育(20/2/09);學習系列(二) 資訊運用與通識教育(9/3/09);善用傳媒新天地、開拓資訊新世紀(12/3/09);學習新體驗: 踏進專上教育之路水果美點(鮮果撻)。

 (16/3/09);語文學習新動力、家校合作展特色(26/3/09);學得好:給家長的小貼士(27/3/09);學習系列(三) 影像與通識教育 (1/4/09)。以上只列舉部分項目,皆通過校網通告家長參加。

 4 分發家長教育資料:如家校合作委員會會訊、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專題講座時間表。

 本會編有有關親子刊物目錄,歡迎家長借閱。

 4143本年出版三期的家長通訊,定期發佈本校及教育資訊,增加家長對校務的了解,和家長教育的訊息。今年亦在校網發放教育局家長電子專遞,加強資訊效果。

 (7/2009) 由學術委員主編,報告本學年內本會活動概況。已如期完成並派發全校家長,並分發各友校及部門。

 1 家長日:如中一新生家長日(30/8)、上學期家長日(18/1)、下學期家長日(11/7)使能溝通家校,輔助學生。

 2 中五級、中三級升學講座及會考放榜輔導講座(26/7)由升學及事業輔導組主辦,協助家長了解升學選科問題。並特別舉行中三級家長座談會(18/1),講解本校新高中選科事宜。

 3 其他:如參加學校運動會(17/9, 18/9)、畢業及頒獎典禮(17/10、4/6),可以增加了解學校情況。今年本校校政諮詢委員會,仍邀請本會主席/副主席代表參與,每年舉行三次會議(31/10、27/2、25/6)聽取校務報告,提供意見。

 第十四屆委員會當選後召開工作會議六次:第一次(1/11)、第二次(10/1)、第三次(7/3)、第四次(9/5)、第五次(11/7)、第六次(12/9),均為星期六下午進行。出席率平均超逾 8成,委員態度認真,值得嘉許。

  1 本會舉辦的活動已有一定規模,種類多元化,內外兼顧,財政健全。已參加本區家教會聯會,踏出校園,進入社區,可以協助家長認識更多親子溝通知識及社區事務。近年來,教育局舉辦較多的家長活動,亦促進瞭解教育發展。

  2 各次活動的參加人數,尤以家長互動學園第七期又比上一期增狄,題材和講者具吸引力,家長亦有興趣出席,得到好評。親子興趣班和戶外親子活動,均得到家長的支持,出席仍然積極,下年可再舉辦同類活動。

  3 資助學校活動因申請踴躍,撥款已增加至可敷分配,亦能鼓勵多元化活動。此外,初中學生課外活動優秀表現獎和陳加先生助學金的設立,適時地回應了學生的需要。

  4 家校溝通應足夠,除了校方通告、家長通訊、會刊及多次不同性質的家長活動之外,再加強網頁傳遞訊息,如家長電子專遞,相信已能達致效果。祈望家長通過本會多瞭解學校事務,理性溝通,攜手並進,共同協助子弟健康成長。於此,預期可以進一步容納參與校政,加強合作。

  5 本屆委員,無論校方人員或家長均熱誠參與,意見珍貴,工作才有理想的成果。然而,資深委員吳仰生先生及核數員莊利銘先生,服務多年後,因子弟畢業而離開本會。對於他們多年來全情投入,無私奉獻,謹此致以萬二分感謝,並祝福他們未來的日子裡事事如意,主佑平安。

 (10/08、1/09、3/09)

篇七: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08年第10期【总第148期)沈 扒 扭 青 托 丝T H E M O D E R N ED U C ATl O N JO U f R N A LN o.10.2008G ene ral .N O.148日 美 家 长 教 师 联 合 会 比 较 研 究郭旭夏冬杰脯要】PTA最早创建于美国,并于二战后传入日本。这两个国家PTA 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组织体系不同,在学校教育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所拥有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都有所不同。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PTA迸_行比较研究,分析PTA在两种不同国情下的差异及其成因。【关键词】日本;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比较研究【作者简介】郭旭,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200234) ;夏冬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家长教师联合会(Parent s Teacher A ssoci ation)是一个以教师、家长和学生为主要成员的,旨在加强家庭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非盈利、非派系、非党派的组织,它为家校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但如果FFA 这颗相同的种子撒播在不同的土壤中就会结出不同的果实,同是在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里,由于历史发展、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模式等不同,Fr A 在这两个国家巾的角色、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也必然会有所不同。一、日美PTA 之建立与发展PTA 最早起源于美国。1879年美国的两位学生家长爱丽丝· 博尼(Ali ce Bim ey)和菲比· 赫尔斯特(Phoebe H ear st ) 在华盛顿成立“ 母亲协会” ,目的是希望使父母对儿童的发展有所认识。发展初期,母亲们广泛关注学校的发展,并到学校借用场地召开大会。后来,一些教师以及其他荚,O ) L童的人士也先后加入,使得教育体系中家长、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j 者的关系达到平衡与和谐。1924年改名为“ 家长教师联合会” ,设立一个总会。下设五十二个分会。迄今为止,美国各地已有四万一千多个地方性支会,美国- 43..PTA 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它的宗旨是通过家长、教师和学校的良好合作,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二战后,美国以占领军的身份参与了日本的教育改革,家长教师联合会制度也随之引入日本,并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1946年3月,13本成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并采用臼上而下( 即从中央到地方)的方式来推行PTA 制度,通过电视媒体和一些指导手册来向民众进行PTA的普及性教育。此阶段日本的PTA基本上是以模仿和照抄照搬美国的模式为主。1951年,中央PTA全国组织大会召开,翌年10月,日本FrA全国协会成立,这标志着日本PTA 逐步走向成熟。日本PTA 以加强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促进青少年之幸福与成长为宗旨。虽然两者在历史发展上是有差异的,日本的PTA 是建立在美国P1" A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发展的,但是两者的最终目的和宗旨却是相似的,即都是为了促进家校合作,为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儿童与青年的幸福与成长。二、日美PTA 组织体系之比较美国的FI" A 组织体系呈金字塔的形状,最高的

 是全国PTA 组织。中间的是州PTA 组织,最基层的是地方PFA 组织。然而它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不是中央集权的上下属关系。作为家校合作的领头羊。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做出一些总的决定,提出一些总任务。每个州的家长教师联合会既是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的一部分,执行其决定,又要指导地方PTA 。地方PTA要遵守州PTA 制定的各项规章,它们作为PTA 的基层单位,从事最具体同时也是与学生生活最紧密的工作。如:筹措资金支持学校建设;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协助教师教学,开展家校合作的各种活动等。这三个层次的协会各有分工,但它们的职责和目的却是一样的。此外,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协会,其成员都是由家长、教师、学生和热心于学校和社区事务的市民共同组成,属于非盈利、非派系、非党派的组织。而且各级协会均有完善的法规体系。日本的PTA在组织结构上呈四级结构形式,即胛A 全国协会,地方或社区lYrA,学校PTA 以及班级PTA 。P’ r A 全国协会是17fA的巾央机构,负责对全国各地的PTA 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发掘和收集各地出色的PTA 活动实践案例并编写成<PrA实践事例集》向全国发放,与有关部门为净化儿童教育的环境采取共同行动等等。地方或社区PTA主要负责协调、指导一个地区或社区的各个学校PTA 的关系和开展各项活动。学校PTA 的委员从班级PTA的委员中产生,内部分为各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组织学校的运动会或父母与孩子的体育比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组织野营;监督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议等。班级PTA是最基层的组织,委员由自荐或推举产生的家长和班主任一起构成,负责班级的Pr A 工作。” ’ 这四级的组织体系不像美国那样的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以及层层的领导关系,下级的组织都是在上级组织的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工作,这种组织结构体现了日本教育的巾央集权。三、日美VIA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之比较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日本,PTA作为非官方的群众性组织都为加强家校合作,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那么,PTA在美国和日本的学校教育巾是如何发挥其平台作用的?下面将.44..对这个问题做出具体描述与比较分析。( 一)美国PTA 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美国的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已存在了一百多年。其意义正如曾任堪萨斯州家长教师联合会会长的雪莉· 雨果女士所说:童的教育、健康、安全和幸福受到了威胁,家长教师联合会的成员就会冲到最前线去迎接挑“ 任何时候.只要儿战。” Ⅲ美国的PTA 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平台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长和学校交换信息的平台,另一个是家长直接参与学生的教育的平台。PTA是代表全校家长的组织,由自愿参加的家长投票选出委员和主席.负责主持会务定期与学校的校长和会中的教师代表举行会议(一般至少每个月一次)。通过PTA,家长可以知道学校的最新消息。也可以向教师和校长反映家长关心的事情。假如是校区范围的PTA ,会员还可以直接跟校区的主管官员对话、咨询。PTA通常会通过发行报纸或是在网站上向全体家长公布它们了解到的关于学校的最新消息。同时PTA 还是家长积极参与学生教育的平台。PTA 通常会举行各种筹款活动,利用家长的专业才能和经济资源。帮助学校改善设施,管理安装电脑,给学生补习.或者提供奖学金给上大学的学生等。课余活动,学校的体育联赛,旅行学习等,都离不开PTA 的帮助,一些规模较大的PTA 甚至参与当地的社区活动。美国的家长可以说有着至高无尚的权力。通过PTA这个平台.他们不仅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而且有权决定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因为校董会是南家长选出来的,他们从制定教育方针到学校如何运作,一切会议都必须向家长公开。假如家长对校区或某学校的措施有什么意见而校董会不采纳的话.PTA这时的作用就是把所有家长都联合起来收集足够的选民签名,把自己的要求变成法律条文。例如。加州前两年出现了一个(227号提案》,就是一些不满加州双语教育政策的家长,在一个亿万富翁的支持下,把取消双语教育的提案弄到了选票上,而全加州的选民已多数通过了这个提案,于是《227号提案》变成了加州教育法巾的一个条文。口l 再以明尼苏达州的巾心小学(Cent ral M i ddl e Sch001) 为例,该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就学校的每个决定召开现场会议( si tecounci l)址最受决策影响的人了解这些政策。现场

 会议一般由3名家长,3名教师,2名专家和1名协调人员( 可南校长担任) 组成。若年龄允许,也可吸收学生参加。由此同时,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不能凌驾于学校之上。它有它一定的权力范围.一般只涉及课程、监督与评估,不涉及学校的预算、校长聘任和教师编制。家长教师联合会的成员在身份上是学校的客人。会议的所有决定只有经过校长批准才能实施。M综上所述,美国的PTA 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可以全面参与教育的平台。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它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所追求的民主开放的原则。在家校合作上,美国的PTA 充分体现了自己“ 参与者”的角色。( 二)日本FFA 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本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在法律上以社团法人的身份参与教育活动,在涉及学生利益的全国性教育改革及教育政策的制定中.PTA 都会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以一种“ 协助者”的身份支援学校教育活动。在日本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新设置了“ 综合学习时间” 。这项变革承担了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任务,强调在整齐划一的教学方面有所创新,如设置以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福利.健康为内容的跨学科学习时间。为了支援学校设置“ 综合学习时间” 许多学校的PTA都开展了各种活动。以福岛县二本松市立二本松南小学为例.PTA以会员为中心,有组织的为学校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帮助学校聘用特别非常勤讲师。招募学校志愿者,争取校外各领域经验丰富人士的协助,协助学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r A 还根据课程目标组织家长学习,积极承担任务.接受学校的委托.由年级委员长、各班级委员与班主任商谈,制定并实施年级活动计划。在理解本国文化与别国文化、理解人类社会、培养表现力、理绵世界现状方面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涌动。聊近年来。日本的家长对学校的支援活动已经不仅仅限于清扫教室、校园之类的活动。PTA 对授课、学校例行活动、班级活动等过去只由教职人员组织的活动都给予支援。有的PTA要求家长每月参加一次学习日活动、担任班主任、为教师当助手。具体内容包括准备教材资料、组织分组- 45.教学等。家长事先要与主讲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准备。比如:帮一年级国语课教师校正学生的发音。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在家庭科上指导学生缝纫等。家长参与授课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授课内容,减轻了教师负担。也体会了教师的辛苦。加深了对教师的理解。对于班级经营,学校经营,PTA慎重的提出意见。校方不过度干涉m的事务,以加深相互理解和信赖。同时近年来日本PTA为儿童良好成长环境的创建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例如,日本PTA 全国协议会曾向文部省、民法联提出申请,每个地方选出5个。全国选出7个最恶的节目,向制作方和出资企业提出终止播出或改善的请求。后来,PTA针对那些支持不良节目播出的出资食业发起抵制其商品的运动。FFA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问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浮萍式人口的出现。使原来的所谓社区共同体开始崩溃,那么PTA所要求的一些规范化的东西就很难实行。比如,让家长自愿定期参力nPTA的活动在大城市中就变的不那么容易了。日本文部省为了扶植PTA 的健全和发展,每年都举行表彰大会,对做出重要贡献或者取得优异成绩的PTA 进行表彰和奖励,每五年一次.并对在PFA活动巾的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在日本的普通企业和政府部门.每个月员工都能够享受到假期去从事PTA 的工作。从普通家长到企业单位再到全社会都对家校合作给予充分的配合。四、日美PTA差异之原因分析美国的PTA 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的P" r A 也有了50多年的历史。但PTA在美周好比一座巍峨的大厦,繁荣发展,经久不衰.而FFA 在日本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形同虚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造成差异的原因。首先,从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上来看.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积极性要比日本的家长高涨。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为了大力发展公立学校。美国政府向公众征收教育税.家长只有将孩子送到公立学校才有权享用他们韵教育税。于是,教育税成为公立学校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作为纳税人的家长.当然有权j| {【督其税款

 的使用情况。冈此,PTA作为沟通家庭与学校的平台之一。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便理所当然了。与美国的“ 社区办教育” 不同。日本历来是“ 国家办教育” ,教育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因此大多数家长认为学校教育与自身并不是息息相关。因此社区只作为教育的“ 协助者” ,为教育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发挥作用。而像FFA这样的民间组织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前j 十年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PTA在日本能够站稳脚跟也许有它更隐蔽的含义.即宣传军圜主义思想。其次,从教育法规的颁布来看,1994年3月31日克林顿总统签署《美国教育改革法》,包括l 卟部分的内容。第四个部分就是:家长协助办教育。其中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了蛩J2000年要达到的8大目标,有2个目标与家长和家校合作有关。第8条是“ 所有的学校都要促进他们与家长的伙伴关系,使家长更积极的参与促进儿童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和培育情感的活动。”p’为家校合作的平台理应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在日本,至今仍未给予PTA 以法律上的明确定位。最后。从教育管理模式上来看,民主开放和集权封闭分别是美国和日本教育的特点。美目的公立巾小学在管理模式上都属于典型的民主开放型。社会团体参与教育活动及决策是其一贯特既然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法律和制度,那么FFA 作色。在联邦、州和地方行政之外.还有众多的官方或非官方的社会团体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教育界内部的美国教师协会、全围教育协会等,还有民间认可的组织、审定组织和协捌组织等。家长教师联合会只是民间组织的一种。在这样开放的管理模式下,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长久不衰也就理所应当了。与这种民主开放型的模式不同,集权封闭型的模式往往倾向于把学校与环境的联系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履行它的职责.忽视学校与其它非官方团体的往来,认为学校应该尽量不受外界打扰。近来年,PTA在日本发挥的作用不断加强,说明了教育当...

篇八: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20 2  下半月比较与借鉴美国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的内容及启示———基于 “ 父母即教师 ” 项目 ( PAT )

 的研究作者简介 :

 李静雅 ( 1994 - ), 女 , 河南开封人 ,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研究 ; 田佳( 1980 - ), 女 , 吉林长春人 ,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研究 。李静雅   田   佳(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 摘   要 】

 伴随着对家庭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的呼声 , 我国部分省份制定了 《 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 但目前我国尚未就家庭教育制定正式的法律 , 家长育儿水平高低不同等原因导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 , 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可加快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进程 。

 研究介绍美国家庭教育指导项目 PAT 的发展历程 、 主要内容 、 实施过程和效果 , 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因家庭教育引发的问题 。【 关键词 】

 美国 PAT 项目 ; 家长参与 ; 家庭教育指导【 中图分类号 】

 G6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 -3476 ( 2020 )

 02 - Y093 -04伴随着我国家庭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浙江、江苏、江西等省份纷纷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大部门于2019 年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此大纲共分为适用范围、指导原则、核心理念、指导要求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以此来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美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实施“家长即教师项目”( Parents as Teachers Program , PAT )(以下简称 PAT 项目),通过家庭访问、发展筛选、团体联系、资源网络四个方面提供服务,并通过设计 PAT 项目方案、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实施方案、评估质量的过程以保证指导的质量。本研究介绍美国 PAT 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家 - 师”交流方式、儿童健康机制、指导发展模式提供借鉴。一 、 美国 PAT 项目的发展历程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妇女开始大量外出就业,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时间减少〔 1 〕 ,加上许多家庭因无儿童入园准备经验,导致儿童在入园期间,出现高危儿童与高成就儿童两极分化现象。因此,美国联邦政府于 1965 年和 1968 年先后颁布了《开端计划》 ( Head Start Project )和《跟踪计划》( Follow Through Project ),这也标志着美国政府对父母参与儿童生活与教育干预的开始。

 20 世纪 70 年代,密苏里州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家庭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入园准备程度, 1981 年该州教育部提出了“帮助父母接受其作为儿童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的角色”的概念,开始为部分家庭提供从母亲产前到幼儿进入幼儿园这一过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当年,在该州中小学教育部和93

 比较与借鉴丹佛斯基金会的资助下,“父母即教师”项目( Parents as Teachers Program , PAT )在该州开始作为新生儿父母的试点项目正式运行。

 1984 年,服务于 PAT 项目的“ PAT 国家中心” ( TheParents as Teachers National Center )正式建立〔 2 〕 。

 1985 年,基于对PAT 项目的成本、效益和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分析,正式开始全州的项目推广实施。自 1985 年以来, PAT 项目已为美国 50 个州、 115 个部落组织及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其他六个国家的近 20 万个家庭提供了服务。二 、 美国 PAT 项目的主要内容美国 PAT 项目主要针对从母亲怀孕初期至儿童进入幼儿园这一时期展开,通过为父母提供儿童发展信息,来提高父母的育儿知识和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该项目由家庭访问、发展筛选、团体联系和资源网络四个紧密联系的内容组成,共同致力于实现上述目标。( 一 )

 核心目标———家庭访问 ( PersonalVisits )根据家庭的需要, PAT 国家中心会对参与该项目的普通家庭提供每月至少一次的家庭访问,对移民家庭等处于危机中的高需求家庭提供每月至少两次的家庭访问。每次家庭访问均设置不同的活动主题,并伴随书籍分享活动,同时根据儿童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父母教育工作者会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 二 )

 常规检查———发展筛选 ( ChildScreening )PAT 国家中心要求参与 PAT 项目的儿童从出生的第 3 个月开始到入园都须接受全面的检查,每年 1 次。检查内容包括常规知识、身体发育、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根据检查结果呈现儿童在健康、学习和沟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家庭教育工作者将与父母面对面沟通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方案及早干预。( 三 )

 交流分享———团体联系 ( GroupConnections )为加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 PAT 国家中心会为参加该项目的家庭提供每年至少 12 次的团体联系,每次时间不低于 50 分钟。团体联系活动主要包括父母分享育儿经验、讲述育儿问题、展示通过该项目所获得的育儿知识等方面。团体联系的目的在于鼓励不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丰富父母的育儿知识,推动参与家庭的共同进步。( 四 )

 社区支持———资源网络 ( ResourceNetwork )PAT 国家中心将家庭与社区紧密结合,通过建立资源网络的方式为参加该项目的家庭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服务。资源网络上会列出社区向家庭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方案和与其相关的联系信息,如图书馆、儿童保育或游戏团体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州内所有参加 PAT 项目的家庭都可以共享,但不同的州提供的资源不同。三 、 美国 PAT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 一 )

 美国 PAT 项目的实施过程PAT 项目的组织者认为,所有的儿童通过不断发展、学习和成长,最终都能开发自己的潜力。基于上述理念, PAT 项目围绕四个方面实施,即方案设计、培训父母教育工作者、实施方案和评估质量。首先,设计 PAT 项目方案。

 PAT 项目的方案设计以《模型实施指南》( the Model ImplementationGuide )、《质量标准》( the Quality Standards )和《技术援助摘要》( the Technological AssistanceBriefs )为指导性文件,在调查家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收集数据,以此作为设计方案的依据。同时以 PAT 国家中心的 20 条基本要求作为方案的评价标准,来为参与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发展指导和实践建议,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专属性和可操作性〔 3 〕 。其次,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有专职和兼职之分,但两者都需参加课程培训,包括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课程两部分。基础培训课程包括为期三天的课堂面授和为期两天的家庭访问观察。专业培训课程在基础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包括针对 0 -3 岁儿童的基础课程 Ⅰ 培训和针对 3 -5 岁儿童的基础课94

 比较与借鉴程 Ⅱ 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在培训完成后,参与 PAT 国家中心提供的服务课程和服务标准等系统化的专业考试,合格后取得资格认定〔 4 〕 。第三,实施方案。

 PAT 组织以合作、促进和反思为实施原则,通过数据库、互联网等技术支持、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相关的政策和协议支持来实施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为其提供定期的家庭访问;为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团体联系和社区资源;为参与儿童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定期举行咨询委员会会议,讨论各方案实施的步骤和问题,商讨解决办法。第四,评估质量。

 PAT 组织和美国社会各界建立了完善的 PAT 项目质量检测和评估体系。评估方法以内部协调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评价、父母问卷调查和联盟质量评估等为主,评估内容为家庭教育方案、父母满意度、父母的育儿实践、儿童的健康问题等,根据质量评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质量,确保为参与家庭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 二 )

 美国 PAT 项目的实践效果自 PAT 项目实施以来,美国州政府、独立学区、私人基金会、大学和研究机构均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PAT 项目的实施对父母与适龄儿童均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 PAT 项目积极帮助父母提高儿童的读写能力。根据朱迪·普芬南施蒂尔( J.Pfannenstiel )等人的调查,参加 PAT 项目的家庭藏书量远远高于未参加的家庭,同时,有数据显示,参加该项目的家庭亲子共读、伴读时间明显长于未参与项目的家庭,如“参加该项目的父母为儿童读书的时间长度平均为每周 2 7个小时,而未参加该项目的父母为儿童读书的平均时间长度则仅为每周 1 4 个小时。”〔 5 〕第二, PAT 项目有助于减少虐待儿童现象出现。根据芭芭拉·柴亚塔蒂( Chaiyachati.B )等人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参与 PAT 项目的父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的行为,所以“与未参与该项目的家庭相比,其虐待儿童可能性减少了 22% ,儿童因父母虐待而受伤入院的概率较低。”〔 6 〕第三, PAT 项目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入园准备度。美国教育部 2015 年数据显示,约十分之六的儿童在入园前未做好学习准备工作〔 7 〕 ,在参加 PAT 项目后,儿童在颜色、字母、数字 / 计数和形状领域的测试分数均较未参加项目的儿童有显著提高。

 OMNI Instituts 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参加 PAT 项目的儿童在数字 / 计数领域的分数增加了 16% ,是五个领域中增幅最大的一个,可见 PAT 项目对儿童入园的帮助效果。”〔 8 〕四 、 美国 PAT 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一 )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 加大家庭教育经费投入美国 PAT 项目以州教育部为主导,联合社区、学校、公共机构和国家批准的非营利机构共同施行,经费来源主要有公共拨款和私人募捐。我国目前虽然出台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指导文件,但尚未针对家庭教育专门立法。首先,政府应该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和相关的保障工作,把父母参与儿童教育纳入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明晰父母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确保家庭教育的法制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其次,政府应将家庭教育的资金投入纳入公共预算,保障资金投入及时到位,并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家庭教育的发展,联合社会服务组织、团体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等,共同募集资金。最后,政府应建立家庭教育资金监管机制,对投入的家庭教育资金比例及其使用途径做出明确的规定,已用资金和未用资金都须有清楚详细的财务报告,以此来保证家庭教育资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运用。( 二 )

 改变 “ 家长 - 教师 ” 交流方式 , 推动多形式家访交流美国 PAT 项目主要以实地观察的家访形式开展,以便家庭教育工作者了解参与家庭的真实情况,从而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来更好地解决该家庭的困惑与难题。我国教师常以开家长会的形式传递教育理念与方法,但缺乏针对性。对此,首先,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95

 比较与借鉴也提高家长对儿童在校教育的参与度和了解度,并对儿童健康指导、学校安全、教育资助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密切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其次,学校可结合儿童家庭情况,联合社区共同组织茶话会、晚间会谈等家长交流会,促进家长之间和家长 - 教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儿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便共同为儿童设定成长计划,并及时改变计划中不合理的方面。最后,学校应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探索更多、更加有效的家长 - 教师之间的沟通方式。( 三 )

 完善儿童健康筛查机制 , 建立儿童健康咨询系统美国 PAT 组织设置了关于儿童健康筛查的标准,并建立了儿童健康咨询系统,以便及时发现、记录、诊疗儿童的早期发育问题。目前,我国并未针对儿童的发展提供专门的预防措施,也未专门为家长提供儿童健康检查标准和咨询系统。针对儿童的情感、社会和行为风险等因素,首先,我国可制定类似 PAT 的项目,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不同的健康筛查标准,定期为有需要的儿童进行以初期筛查和年度筛查、部分筛查和全面筛查为主要形式的身心健康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儿童发展中的潜在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其次,我国政府部门应推动建立儿童健康咨询系统,收录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身体、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儿童健康方面的咨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社会情感发展风险进行干预。最后,我国政府可联合有意于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团体、组织,开办专门的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家庭教育目标、计划和课程,为研究家庭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料。( 四 )

 各方协作 , 合力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美国 PAT 项目的有效性除了源于其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方案,还源于其多方社会机构的资源整合与支持。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在方式、途径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应提高从政府层面到社会公众层面自上而下的重视程度,结合国情及地方、家庭实际,探索发展新模式。首先,政府可以牵头出版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教材,在师范专业增设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或者联合部分师范院校设置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专业,培养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并对其设置资格认证系统,严格申请、考核、领证的过程,提高其培育质量;也可以针对在职教师进行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课程培训。其次,政府可引导社会各方成立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第三方机构,如家长教育公司、家长培训机构等,家长可根据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从自身的居住环境、儿童性格、家庭背景等实际情况来客观分析儿童发展的优劣条件,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一起设计儿童成长方案,推动儿童健康发展,并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参考文献 :〔 1 〕 李生兰 . 比较学前教育 ( 第二版 )

 〔 M 〕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3 :

 7.〔 2 〕 Parents as Teachers National Center. Who WeAre 〔 EB/ OL 〕 . ( 2011 - 03 - 12 )

 〔 2019 - 12 - 19 〕 .https :

 / / parentsasteachers org/ who - we - are - index.〔 3 〕 Parents as Teachers National Center. EssentialRequirements for 2018 - 2019 〔 EB/ OL 〕 . ( 2017 - 12 -25 )

 〔 2019 - 11 - 06 〕 . https :

 / / parentsasteachers org/essential - requirements.〔 4 〕 Chris Nicastro.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ctadministrative manual for parents as teachers 〔 R 〕 .Missouri :

 Missouri Department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Education , 2019.〔 5 〕 Gebhardt M , Pfannenstiel J. Evaluation of the I3validation of improving education outcomes for AmericanIndian children 〔 R 〕 . Kansas :

 Research and TrainingAssociates , 2015.〔 6 〕 Chaiyachati B , Gaither J , Hughes M , et al.Preventing child maltreatment :

 examination of an establishedstatewide home - visiting program 〔 J 〕 . Journal of ChildAbuse and Neglect , 2018 ( 49 ):

 476 -484.〔 7 〕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 matter ofequity :

 preschool in American 〔 R 〕 . Washington , D. C.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5.〔 8 〕 Clay A , Randell N. 2017 Parents as teachers( PAT )

 evaluation 〔 R 〕 . Denver , CO. :

 OMNI Institute ,2017.( 责任编辑 :

 陈华扬 )96

 ...

篇九: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40 卷第 6 期 教学研究 Vol. 40 No. 62017 年 11 月 Research in Teaching Nov.2017美国家校合作的背景、效果和启示刘筱亦 李福灼(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收稿日期] 2017⁃04⁃14

  [作者简介] 刘筱亦(1990⁃),女(壮族),广西柳州人。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场所,彼此发挥着“和而不同”的作用。

 家校合作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促进儿童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平衡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家庭和学校是两个社会组织之间相互支持与指导的关系,是家校合作关系的平等成员,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方整合,才能使儿童在成长阶段享受最完美的社会教育。

 阐述美国家校合作的背景、效果及得到的启示,为我国家校合作提供一点参考策略,希望能促使家庭力量和学校力量交汇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良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 美国;家校合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7)06⁃0023⁃04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条文、实施一系列项目,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家庭参与学校教育。

 根据美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如1974 年出台的《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法》 (FamilyEducation Rights and Privacy Act)、1991 年《美国2000 年:教育战略》(America 2000:Education strat⁃egy)和 2001 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NOChild Left Behind Act)等,都体现了以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美国家校合作中,最大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是 1897 年成立的家长学校联合会(PTA),其体系像一个金字塔,依次是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州家长教师联合会、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美国学者乔伊斯·艾普斯坦认为,学校、家庭、学生是家校合作关系中地位平等的成员,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三者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主席丹尼斯·凡·罗克尔认为:儿童怎样理解并且乐于接受教育,是由家长如何对待教育的态度决定的。

 家庭教育始终在背后控制着儿童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背景和底色。

 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不是由学校单方面承担的,学校的教育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帮助,与社会和家庭充分地、及时地合作是学校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要使得儿童获得全人教育、实现真正的学校民主化管理和社会多元化教育,那么必须得到家庭的全力配合。

 20 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实行的家校合作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通过教育政策法案和国家基本法帮助家庭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和家庭共同指导儿童正确的学习态度的情况下,为家校合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的义务服务、课外活动和亲子教育活动等,课程中有很多是帮助家长与儿童交际的技巧和能力。

 如今,美国的家校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一种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模式,对促进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美国实行家校合作的背景在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下,各州对相关教育法律以及法规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并产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校合作教育项目,要根据各学区学校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形成多层次、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实践。

 美国家校合作教育思想演变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一开始被漠视到现在的被重视,从“家长参与(parent involvement)” “家校沟通(family⁃school communication )” 到 “ 家 长—教 师 配 合(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等,再到如今所说的“家校合作”,经历了很多波折。1)

 萌芽期。

 19 世纪中后期,美国教育界就有学者提出家校合作的想法,打破学校与家庭的隔万方数据

 24

 教学研究 2017离。

 但是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不重视、不阻止的发展政策,加之种族歧视、种族隔离斗争严重影响家校合作教育领域的扩大和家校教育活动的开展。

 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旗帜下的种族平等只是口头上和书面上的,非洲裔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政治和经济地位、就业机会、教育、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 都与白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 ,因此家校合作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另外,当时家校合作虽然也得到一些家长的配合,但是学校把家长“控制”在“出席”的地位,家长没有真正的发言权,未能发挥实质性效果和作用。2)

 发展期。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家校合作得到重视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美国民权运动的爆发沉重的打击了种族歧视和妇女歧视,为人民开创了一条解放和发展的道路。

 民权运动给黑人、妇女以及社会底层提供了反抗压迫的条件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推力,以实现经济、政治和教育地位的平等。

 期间陆续出台了一些涉及家长与教育的法律法规,包括对家长的支持和要求等。

 康涅狄格州新垦顿中学学生的母亲们成立了美国第一个民间家校合作组织———“女子公立学校联合会”。

 美国历史学家卡特勒教授在《美国的家长与学校:150 年的教育之斗争》中从历史的角度,描写历史事实,进行个案研究,寻找家校合作驾驭的历史发展线索。

 总之,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家校合作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并通过相关法案付诸实施。

 从“家长与儿童中心” (Parent and ChildCenters)到“第一条款”都侧重于扩大家长教育权利、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以及学校管理民主化,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因此家校合作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优质教育得以发展和普及。3)

 成熟期。

 20 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美国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家校合作也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的政策着重关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以及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1994 年克林顿签署的《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进行法制化,规定“每个美国成人都会识字,并具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向家长提供成人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21 世纪,美国逐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2002 年,乔治·布什总统签发《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重新为家校合作作出定义。

 这一阶段家校合作教育政策主要包括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家长教育、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等内容。

 成熟期的家校合作相关政策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了家校合作教育的顺利进行,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2 美国家校合作的实际效果美国家校合作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教育孩子不仅是国家和学校的任务,家长也有权与学校平等地参与学校的管理评价和决策,且家长都积极把教育孩子作为自己的职责。

 1992 年美国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态度进行过盖勒普(Gallup)民意调查,“在回答是否愿意为当地公立学校服务时,几乎社会各阶层代表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在调查中有 59%的人表示愿意为学校提供无偿帮助。”[2]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的研究结果表明,要想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更好,那么需要社区、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使得孩子更愿意在学校学习。同时也得出结论:在有一定的联邦政府资金补助下,尽管家庭背景和经济收入不同,只要有家长的参与,学生更有可能且更加准时上学、人际交往更好、适应学校能力更强、更加重视教育带来的影响、在学习成绩上取得优异等。

 当然,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是有法律政策强制性要求的,《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中就要求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充分强调家长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就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制定有关家长介入学校教育的政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系统的家长培训和教育,为科学有效地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奠定基础。美国是追求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追求自由、平等、法治的社会。

 美国公民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教育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思想观念。

 美国人把处理一切事情———包括家庭关系、个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的基本准则都纳入到个人的范畴 [3] 。

 因此,美国家校合作教育产生的有利影响和积极效果大致如下:(1)使美国的教育法律实施更加完善。

 如《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修正案提出家长可以参与拨款项目,要求学校和家长一起制定书面的家长参与计划,联邦政府以后的政策投入都会依此进行严肃的衡量;(2)形成民主开放式管理模式。

 美国的分权式的政治管理模式使得美国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这一管理模式更让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万方数据

 第 6 期 刘筱亦 李福灼 美国家校合作的背景、效果和启示 25

 合作交流平台得到提升。

 家校合作能集合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智慧,使得学校的教学决策更加公平和科学,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美国家校合作除了有以上积极效果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的民族文化。

 法律的强制性和国民的认可大量减少了种族歧视现象,促进一种自由、平等和进取的民族文化形成;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国未来教育的发展。

 此外,就家长和学校本身来说,有利于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传播家长教育职责,又使学校教师和家长通过互动交流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既能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又能共同承担教育儿童的责任。3 美国家校合作对我国教育的启示美国实行的家校合作通过联邦政府支持和帮助,要求各州学校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已经发展为一场运动 [4] 。

 这种丰富多彩、分工明确并且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使得美国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出美国对公民教育的重视。

 虽然我国家校合作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受到重视,但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这主要是由于对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认识和沟通不足,管理思想传统,再加上层次低、不长久、单向的主客不分明导致,因此,结合美国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可以从理论上、思想上、运作机制上以及内容方法和资源配置上对我国家校合作进行改革和创新。3.1 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家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美国 1965 年的《先行计划》(Head Start)提出帮助幼儿和家长得到发展,增进幼儿和家庭的自尊和尊严的保护,其中包括家长参与服务、确保家长参与任务方案设计等;1974 年的《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法》要求学校必须在获取家长和学生书面许可的情况下透露学生成绩,家长有权质疑学生成绩是否精确、有权提出听证会;1983 年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指出,家长们在有权要求学校为子女提供最佳教育的同时也承担积极参与子女教育的责任;2001 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要求家长有权知道孩子的教师是否能胜任工作并制定方案帮助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计划以及授予家长择校的权力等等。

 这些法律法规无一不体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与偏远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师资力量和教育公平等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的关键问题。

 可以汲取美国优秀的教育经验,依法治教,用法律政策手段改变国民教育的思想观念。

 我国 1986 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5] 首次以法律形式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结合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

 而后陆续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都指出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

 由此,无论是教育的改革、标准的制定,还是经费的投入或使用,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同时也应用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学校积极主动接纳家长,克服家长教育水平落后、否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及学校管理等负面思想。

 我国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应以法律法规为前提为家校合作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据。3.2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性和家长的主体性作用

 众所周知,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制,在法律方面包含了许多联邦宪法和州宪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各州对于实施家校合作在联邦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都有自己本土化的方案,家长都认同参与学校教育能够提高儿童学习的进步。

 学者马忠虎在《家校合作》一书中写到:“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学校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并明确家长参与是一种双向活动,此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6] 因为校方能明确认识到家校合作的总体目的,因此,校方要制定相关计划邀请家长参与学生在学习、道德和生活等方面的评价,安排组织一些家长交流活动,了解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之间的不同,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些活动来相互学习,实现家长教育信息和其他教育资源共享。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也是家校合作的主体,家长可以就学生教育问题向学校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为学校提供关于学生更丰富的信息。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家校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也是家校合作的一种高层次参与的方式。在我国,受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管理、课程计划以及社团活动等方面尚未万方数据

 26

 教学研究 2017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真正能够做到且做好家校合作的屈指可数。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学校在创建合作伙伴关系中应该提高自身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认识,积极主动接纳家长。

 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过程逐步树立与学校一致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有助于家长教育水平提高的科学方法。

 如根据各地情况制定符合各校各班各个学生家庭的计划表,根据收集到的学生家庭资料,考虑家长的不同心态、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去实行家长教育和家校合作等,这样的合作使得家庭和学校双方在教育学生的性质上、角色和任务上的基本问题保持一致观点,彼此获得认同。3.3 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及提高服务质量在有法律政策的保证下,如何实行和组织也是一个难题。

 美国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组织管理的方式上,主要通过地方学区委员会和家长教师协会两个组织参与学校教育组织管理 [7] ,才得以保障和实现家长参与的权力。

 ...

推荐访问: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 美国 联合会 家长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