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的风险防范与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的风险防范与对策

时间:2022-11-10 15:3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和复制的。先复制后改造,逐步成为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基因,是大多成功企业所走过的路径。

3.创立期阶段。这一阶段可能面对两类风险,一是资金短缺造成风险,二是社会资本来源单一化的风险。资金短缺是大多创业者进入创业期就面临的跨不过去的“鸿沟”。从孵化期、导入期到创立期,企业就必须时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一旦出现现金流中断就会给新创企业带来极大的生存风险和多米诺骨牌效应。创业实践证明,一些企业虽然开始有好的项目、产品、平台等,但发展到关键时期,往往是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进一步拓展,甚至影响和利益相关者、合作者的供应链关系,错失良机而不得不草草收场。从企业发展来看,如果在加入发展期之前还没有广阔及稳定的融资渠道,创业战略计划实施只能纸上谈兵。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环境的形成,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和政府的扶持政策。目前,通过互联网众筹等来获取投资已经成为一种资金来源途径,众筹(crowdfunding)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的资金筹措方式,在有些领域开始成为融资的一种方式,但使用起来必须充分论证、设计,以免落入创业陷阱。

4.发展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风险是企业面临互联网能力不足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企业互联网能力是指创业企业在进入发展期阶段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知识、品牌的扩散和传播的效率、进而转化为竞争力,提升市场开拓以及开发和维护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持续提升的一种企业能力。“互联网+”环境下,成功的创业企业往往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互联网沟通、响应、快速、服务能力。如企业创办在线品牌社区可帮助企业克服由于地理空间界限,实时关注客户需求、开发新的需求和发展新的客户,避免了创业过程中因企业与客户距离过远而导致的沟通不畅以及客户流失等困难,同时提供更好满足服务差异化的客户需要。有专家认为,“新零售”、电子商务等通过互联网建立良好的声誉有助于吸引投资、顾客、供应商和员工,比起传统线下情境、实体店形式更能在企业长远发展中形成成本和价格优势[4]。

5.成熟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人力资源流失和创业团队产生分歧、最终解体的管理危机风险。作为新办企业,吸引具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或业务队伍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但是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环境因素的不确定变化,企业内部由于分配制度的滞后、官僚阶层及行政效率低下、“天花板”现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贪腐等产生,在企业表面繁荣的背后是经济效益的下滑和管理危机的暴露,当创业团队的创办人和高层要“振兴”企业,自上而下追究起责任来,往往是无人负责、相互推诿,当找到“替罪羊”时,却并不是问题和矛盾的关键。企业经营困境时,“劣才驱逐良才”效应的发生就会导致专业人才及业务骨干流失,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胜出,维持企业的运转。实践证明,在那些依靠某种技术或发明专利人才创业的企业中,拥有或掌握某些关键技术的业务骨干的持续流失是这些企业最终失败的难以跨越的风险。

三、新创企业风险防范的对策

新创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风险识别与防范问题。如何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之前,依据创业企业所处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方法调研、预测,对风险的性质、后果辦认、鉴别,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是创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环境下,可以将传统风险评估法与线上调查、预测、防范方法相结合,以便更能真实反映风险状况和找到防范风险的办法。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和梳理企业管理有关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的办法,结合创业企业所处阶段的特点,列出下表相关工具和方法,提供给大学生创业者学习和参考(見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创业企业,行业特点、生命周期及背景不同,所处几个发展阶段的时间长短也因“企”而异,有的阶段独立性明显,有的则不明显,如从发展期直接进入到扩张期,防范风险的手段也必然要求多样化。因此,创业企业各阶段风险的预测及防范方法的使用界限、规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针对企业自己所处阶段的特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方法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交叉使用或采取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上表所列的“硬”方法,也往往受时间、地点、人、管理等要素的制约,因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防范风险的方法还要依赖“软”要素,如制度、机制、文化和人的素质提升来实现,这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和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秀娥,马天女.国外促进创业者创业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6(10):98-101.

[2]姚风云,赵雅坦.创新与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65.

[3]李俊,秦泽峰.创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96-298.

[4]王重鸣,吴挺.互联网情境下创业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6(1):132-139.

责任编辑  李 飞

推荐访问:视域 对策 风险防范 创新 创业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