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时间:2022-11-10 18:5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早产儿,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观察组的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hs-CRP水平值为(14.68±4.72)mg/L,对照组的hs-CRP水平值为(2.45±0.82)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515,P=0.0000);本组50例患儿中,行尿液细菌培养19例,血液细菌培养12例,大便细菌培养9例,痰液细菌培养6例,咽拭子细菌培养4例,均培养出致病菌。细菌分类:革兰阳性菌2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糖菌13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溶血葡萄球菌3株;革兰阴性菌2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阴沟肠杆菌5株,产酸克雷伯杆菌2株。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是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早产儿感染是新生儿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由产妇、早产儿及生产过程等因素感染所致,其严重影响早产儿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威胁生命[1]。而且早产儿感染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以往临床多进行血、痰、脓性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的细菌分离培养与涂片镜检,但这些检查一般需要1周左右才会有结果,既费时又费力,并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属于人体的急性时反应蛋白,其能有效反应炎性情况,当机体发生感染时,hs-CRP水平会明显升高。我院以50例细菌感染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探讨hs-CRP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感染的早产儿,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例,女24例,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3.2±1.4)周,出生体重1.2~2.7kg,平均(2.1±0.5)kg。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有关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3],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3.3±1.5)周,出生体重1.2~2.8kg,平均(2.2±0.6)kg。两组胎儿在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组胎儿均抽取静脉血做hs-CRP检测,使用韩国i-cHROM:MRead型定量免疫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则使用其配套试剂,按说明书规范操作。

1.3 观察指标[4]

观察对比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观察组的细菌培养情况。观察组患者还应收集尿液、血液、大便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通过(χ-±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s-CRP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hs-CRP水平值为(14.68±4.72)mg/L,对照组的hs-CRP水平值为(2.45±0.82)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515,P=0.0000)。

2.2 观察组细菌培养结果

本组50例患儿中,行尿液细菌培养19例,血液细菌培养12例,大便细菌培养9例,痰液细菌培养6例,咽拭子细菌培养4例,均培养出致病菌。

细菌分类:革兰阳性菌2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糖菌13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溶血葡萄球菌3株;革兰阴性菌2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阴沟肠杆菌5株,产酸克雷伯杆菌2株。

3 讨论

早产儿感染是新生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且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诱发细菌感染,感染是危害早产儿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如败血症会造成早产儿脑损伤或体格发育障碍[5]。而且新生儿感染病情发展较快,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为了降低早产儿的细菌感染率,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应重视对早产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工作。血培养抑制是诊断早产儿感染的金标准,但血培养出结果的时间较慢,且结果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他尿液、分泌物的细菌检查亦是如此。高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项能反应炎症情况的实验室指标,当机体发生感染时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明显升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6]。

为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我院展开本次研究,将感染的早产儿的hs-CRP水平与健康胎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行血液、尿液、大便等细菌检查,均培养出致病菌,结果显示细菌分类为:革兰阳性菌26株,革兰阴性菌24株。

综上所述,高敏C反应蛋白是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迎春.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6):104-104、106.

[2]时建秋.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3):38.

[3]郭熙英,徐佩茹,彭怡.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1):4174-4178.

[4]郭熙英,徐佩茹.高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新疆医学,2009,39(2):6-9.

[5]酆奇,赵劲松.Hs-CRP、WBC、DC的联合检测在早产儿感染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94-95.

[6]李铁耕,徐放生,程显芬,等.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北京医学,2008,30(1):26-28.

推荐访问:早产儿 感染性 细菌 蛋白 意义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