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幼小衔接工作实践与思考

2023年幼小衔接工作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1-11 19:4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幼小衔接工作实践与思考,供大家参考。

2023年幼小衔接工作实践与思考

 二以密切家园合作为载体搭建幼小衔接平台在幼小衔接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衔接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家长的参与作为改善教育提高质量的一项重要策略保持与家长经常性的开展双向沟通与配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更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的过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 也是孩子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的重要时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 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那么如何从身 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的顺利 过渡呢?我园在区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开展了幼小衔接的研究工作。在 实践中,我们体验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家长、社区、 小学和幼儿园一起创设的一种互动的协作。因此,我们找准切入点,进行了探索 与尝试。

 一、将衔接活动纳入幼儿一日生活中,加重衔接的课程内容 为了保障幼小衔接的科学、有序,在课程管理上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局部调整 与加强,加重衔接的课程内容,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任务,促进衔接工作的系 列化、保证教育的连续性。

 1、作息时间逐渐向小学靠拢,减缓幼小衔接坡度 为了使幼儿能适应小学的作息制度,我们适当调整课程安排,一日活动作息 时间,增加学习活动时间比例,适度减少游戏、生活活动时间。

 一是延长集体活动时间,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 25-30 分 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 40 分钟,与幼儿园 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我们将大班下学期集体 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幼儿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做好准备。

 二是增加集体活动的次数

  在幼儿园,幼儿的主导活动是玩,常常做游戏,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上 学后主导活动是学,他们的心理发展起了重大变化,学习成了最适合他们发展特 点的活动。小学每天要安排 5-6 节课,而幼儿园每天的集体教学 1-2 节。为了 减缓坡度,我们合理增加集体活动次数, 5 月份开始每天上、下午各 1 次,每 周 10 次;6 月份每天上午 2 次,下午 1 次,每周 1 5 次。

 三是设置课间十分钟活动 在大班下学期,我们在集体活动之间增加了课间十分钟,变整段的自由活动 时间为分散的课间休息,并引导幼儿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比如课间要先解决入厕、 喝水等问题,然后可以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总结出合理调整 课间活动量和活动内容的方法,引入多种徒手游戏帮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尝 试无玩具课间活动。

 四是缩短午睡时间 在幼儿园中,采取全园幼儿同时午睡,大班幼儿提前起。在时间上逐步减少, 5 月份每天减少 15~30 分钟;6 月份每天减少 30-45 分钟。

 2、课程的内容以培养适应能力为重点,缩短幼小衔接距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小学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入学 前在知识准备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在入学态度、情感反应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缺少 准备,造成了他们入学的障碍。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我们着重于幼儿学习兴趣、 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一是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加强幼儿独立生活 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坚持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通过 “我的小书包” 等主题活动加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开展区域活动“理理小书包”“削铅

  笔” 以及其他日常生活活动等,使幼儿熟悉和了解了如何爱护和正确使用学习 用品,逐步习惯独立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二是加强规则,完成适当任务。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注重通过各 种方式帮助孩子树立和养成规则意识。如:上下楼梯靠右行;回答问题要举手;

 别人发言不打断等习惯。同时在一日生活中我们也模仿小学生课间生活,如设置 提示铃声。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提早适应小学的活动常规,增强幼 儿的规则意识。

 另外,我们通过让幼儿担当值日生、小组长和小小传令兵等工作让幼儿尝试 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不但加强了任务意识,又能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 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在我园,特别是大班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通 过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的阅读方法、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直接、有力地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发展。拥有这样的基 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以密切家园合作为载体,搭建幼小衔接平台 在幼小衔接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衔接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 家长的参与作为改善教育、提高质量的一项重要策略,保持与家长经常性的开展 双向沟通与配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 学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更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以共同促 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定期组织体验式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为家长答疑,解决家长困惑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家园有效的互动,为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三、以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互动为主渠道,激发幼儿入学的情感

  幼小衔接的教育,只有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合作与互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的成效。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熟悉小学 环境、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萌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每年大班都组织孩子 参观小学,让孩子们带着各种问题,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认一认、坐一坐、比 一比、学一学、问一问等不同的活动方式,充分感知和体验,不断丰富经验,从 而让幼儿加深对小学的整体印象。我园教师还利用毕业生的资源,请他们给弟弟 妹妹讲一讲小学的学习生活和小学生的故事,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信息。

 小学、幼儿园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要做到对接并非易事。虽然我们在幼小 衔接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还将对幼小衔接 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力求有更大的突破,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顺利 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推荐访问:幼小衔接工作的思与行 幼小 衔接 实践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