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精选推荐】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典型做法

2023年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精选推荐】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典型做法

时间:2023-04-12 16:5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2020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为了保障因残疾等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特殊学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供大家参考。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2020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残疾儿童少年

  “送教上门、随班就读

  ”

  为了保障因残疾等客观原因暂不适宜到学校进行教育的特殊学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县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保障

  0-15岁中重度、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和特殊教育质量,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我县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事业发展。结合我县特殊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送教上门

  (一)服务人员、对象及内容

  建立送教上门专家队伍,人员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组成。服务对象为:因中重度身体、精神或其它障碍不能正常生活的适龄儿童少年,多重残疾儿童少年,长期因病休学而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

  (二)服务原则

  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开展、免费教育的原则;示范教育和指导家长相结合的原则;个别送教和集中到社区、邻近学校送教并举的原则。

  (三)工作步骤

  1.确定送教上门对象。由县教育局组织,依托

  XX特殊教育学校牵头,各乡镇中心学校协助确定区域内需进行送教上门对象并建立学籍档案,纳入特殊教育学校学籍管理。

  2.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由

  XX特殊教育学校负责,根据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评估、分析学生发展的优势和弱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取得家长的认可后执行。

  3.开展送教上门。XX特殊教育学校牵头,学生所在学校参与,乡镇中心学校协助,按照既定方案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的送教上门工作,教学生与教家长并举,同时做好送教上门记录。

  4.送教成效总结。定期进行个案对比评估,及时调整教育方案,鼓励康复效果好的学生定期到

  XX特殊教

  育学校进行集中康复训练,参与社区的生活体验,促进伙伴交流和融合教育。

  55..。

  建立送教档案。实行一生一档,对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教学过程、方案调整、训练记录等资料列入档案,并妥善保管。

  6.送教服务时限。根据学生教育康复情况确定周期,可按周、月、季度进行安排。时间一般为

  9年,根据不同对象可适当延长一至两年。

  二、随班就读

  (一)就读对象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对象,主要是指视力(包括盲和低视力)、听力语言(包括聋和重听)、智力(轻

  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

  (二)入学规定

  招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对其残疾类别和程度进行检测和鉴定,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应由医疗部门进行检测。被确认为智力残疾的儿童少年,要定期复查,如发现有误,必须立即纠正;对被怀疑智力有问题的儿童少年(指轻度),可以作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少年,接收其在普通班就读,暂不作定性结论,其姓名和档案材料应该严格保密,仅由有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得在学生中扩散;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

  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

  3人,普通学校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

  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并对学校服务区内的各类残疾学龄儿童登记造册,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教育档案。

  (三)教学要求

  1.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其生理和心理缺陷,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精神,使其受到适于自

  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就读学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全盲学生使用盲文教材),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也可以使用

  弱智学校教材,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

  3.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各科教学应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加强对残疾学生的个别辅导。

  4.对残疾学生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动手操作、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此项工作应该有利于残疾学生

  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不要简单套用对普通学生的考试方法。

  5.有条件的镇中心学校或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要逐步设立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辅导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应当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其主要工作是帮助残疾学生补习文化知识,指导学生正确选配和使用助视器、助听器等辅助工具,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帮助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制订个别教学计划和评估残疾学生的进步情况。宣传、普及特殊教育知识、方法及提供咨询等。

  6.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应当指导残疾学生正确使用助视器、助听器等辅助工具,并教育全体学生爱护这些工具。

  (四)师资培训

  1.随班就读班级的任课教师,应当遴选热爱残疾学生,思想好、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他们应当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把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师资培训工作列入计划,设立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

  (五)家长工作

  学校和班级教师应当与残疾学生家长建立经常

  的联系,随时交流学生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班级学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保养常识,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三、工作内容

  1.为智力、听力、视力残疾、言语、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工作,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入园、入学体检和定期体检制度,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体检定点单位,确定体检项目,确保

  体检质量,为每个残疾儿童少年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相应的康复、保健服务做好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建设;配置好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有效利用学校、残联康复中心、医疗机构的康复资源。

  2.实施步骤

  (1)成立领导小组,统筹管理“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落实各部门职责,落实工作措施,检查工作效果。

  (2)进行摸底调查,以乡镇为单位,在现有学生和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中进行需要送教上门、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摸底调查,摸清基本情况,按照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分类,并按实际服务能力逐步实施、逐步覆盖。

  四、组织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

  为开展好区域内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服务能力,特成立特殊教育送教上门、随班就读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

  组长:由分

  XX教育局管副局长担任

  副组长:由

  XX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XX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担任

  成员: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特殊教育专干、承担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局,由

  XX教育局特殊教育专干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特殊教育“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的组织实施。

  2.经费和人员保障

  (一)足额核拨生均公用经费。凡接受送教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生均公用经费按照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生均公

  用经费标准执行,每年

  XXX元。

  (二)统筹送教上门教师资源。各乡镇要加大对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支持,根据所辖区域内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由

  XX教育局统筹安排送教教师。

  五、工作要求

  (一)随班就读

  1.每学期初、学期末各召开

  1次随班就读业务指导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

  2.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随班就读学校资料,工作过程资料,指导记录等。

  3.每学期巡回指导队伍至少对每一所随班就读学校开展一次巡回指导工作,保证指导时间,多形式开展服务。

  (二)送教上门

  1.每学期初、学期末各召开

  1次业务指导组及送教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

  2.负责“送教上门”的教师,根据“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康复计划和个别化教育方案,记录详实的送教辅导记录。

  3.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

  4.保证“送教上门”时间,多形式开展服务。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

  5.送教对象的教学时间由送教教师与家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报教育局备案。原则上每周

  1次,每次教学时间为不少于

  60分钟(包括学生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及家长培训等)。

  6.社区送教时间由学校与社区相关负责人商定,原则上每周一次,每次为

  1小时。

推荐访问: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典型做法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就读 上门 少年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