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诚明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大学创新文化视野中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时间:2022-11-14 09:0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当下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从文化创新着力,通过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充分实现现代大学的职能,让大学始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2-0009-0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道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大计的艰深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思索,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了重点强调。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在重温高等教育史,领悟纲要精神,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理念和精神,人才是根本,创新是要义,体制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创新,狠抓关键,重在落实。正如鲁迅所论,中国不出天才,缺的不是种子,而是土壤。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一、大学创新文化:大学多元文化

发展的主导形态

大学创新文化包含三个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本文中的大学在外延上特指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只有这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本质属性。创新文化是指一种以创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诉求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文化。大学之于创新文化,在限定了创新文化研究的处所和范围等外延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当今时代,在大学多元激荡的文化环境中,大学创新文化能够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型态,上升为大学的主流文化,主要原因如下:

从外部看,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创新开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创新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创新走入文化的结果。人类社会漫漫历史长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和三种主导文化类型,分别是古代自然文化、近代主体文化和当代创新文化。三者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由人类生产实践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远古渔猎采集时代与农耕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人与自然形成了依附和顺应的关系,在文化上出现了崇拜自然主义的倾向,形成了以敬畏、崇拜、依附为特征的“自然文化”。自然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近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掌握自然、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的主体性力量得以充分的显现,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客体成为人类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这种主体性精神贯串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而成为近代文化结构的表征,形成了“主体文化”(理性文化)。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由过去的实物资产(土地或矿藏、机器等)逐渐转为非实物的知识,人与自然重新达到了高度统一,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新知识的空前追逐使得创新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人类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得到空前提升,引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普遍重视。

从内部看,大学在其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一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契合了创新文化的发展要求。大学作为文化机构,是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之所,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大学的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是大学重要的文化精神。从高等教育的历史视角来看,大学作为人类组织创新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创新型组织或机构,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与人类的创新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学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是当时酝酿中的社会基本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的产物。公元11至13世纪,欧洲社会开始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衰落状态中复苏,农副业和手工业普遍发展,商业和贸易日趋繁荣,新兴城市的形成激发了人们新的教育需求,推动了世界最早一批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的产生。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提出了发展科学职能,为德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推动了大学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二是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动力。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汇聚了众多优秀学者和多种学科,众多学者碰撞、质疑、争论、研讨,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为保障对高深知识的研究不被干扰和伤害,大学普遍建立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传统,这种自由和自治最大程度解放了创新的翅膀,大学变成创新活动约束最少的地方,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思想、体现智慧的创新机构。三是大学多元开放的文化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良好环境。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就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创新文化与保守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行政文化与学科文化、功利文化与实用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常常发生着聚合、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呈现多元激荡的显著特征。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孵化器。

大学在出现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大学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

力。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现代大学是被设计来完成特殊使命的。这就是发现知识和传递知识。”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人类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众多职能于一体。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为人类社会的创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壮大创新文化进程中,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悄悄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21世纪社会中最前沿、最开放的组织,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创新文化在人类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中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它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表现在对培养人才、培育成果和构建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发展创新文化、引领人类未来,作为大学的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现代大学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二、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创新

文化的核心价值

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其一,创新性是人才的基本属性之一,贯穿于人才始终,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都须具有创新性。创新人才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的最新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就明确提出了“创造性劳动”的要求。其二,创新人才是个相对概念。创新人才强调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有着内在的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般人才只要被激发,创新精神达到一定强度,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跃升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如果进取精神消退,创新精神不足,也很容易变成保守的人。其三,创新人才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不仅所有人才都应当是创新人才,而且对创新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要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突出表现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三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创新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从价值属性上看,创新文化的本质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本质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与追求高深知识内在统一体,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各类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其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必然集中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上。文化,文化,根本在化。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易经·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人文”,另一个是“化成”,“人文”注重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人、熏陶人和引领人,“化成”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文化的内化活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一,大学文化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创新文化更加凸显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责任使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对高深知识的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新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较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三,现代大学一般都保持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优良传统,给创新活动带来最大程度的解放和保障。其四,大学作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和分享创造,这种碰撞、质疑和争论中能够锤炼学生的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总之,大学创新文化以其奉献社会、推动进步的崇高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价值观念,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自强不息、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崇尚创新、团结民主的团队氛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学术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成为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

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培养的范式转换

“人才培养体制”的概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前一直很少有人使用。中国期刊网1989年以来所收录的文献期刊题录,“人才培养体制”大多被用在有关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如军事人才培养体制、公安人才培养体制、教师培养体制等。对于“人才培养体制”的确切含义,迄今尚未有人作出相对明确的表述。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社会运动。所以,体制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体系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就是人才培养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要素、各个环节组织的安排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手段。由于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因素众多,导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在宏观上涉及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微观上涉及到学校内部各部门、院系和教学团体,利益群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程序上依次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六个学段,各学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有多种组织方式,所学知识分属不同领域的不同学科专业,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的安排也是灵活多样。事实上,这

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累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这恰恰表明体制的改革具有必然性和革命性。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论点,是基于大学文化应然状态的研究,属于大学文化生态的“理想模式”,与大学文化实然状态有着较大落差。目前,中国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已经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矛盾与问题,究其源皆因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出了偏差和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史学者乔尔·斯普林认为,要“将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重点考察学校对人类幸福和永恒的生活作了哪些贡献。不要把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作为学校的评估标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极难破题之要务,必须统筹把握推进策略,特别需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整体性战略思考,从文化之根源着眼,通过对大学文化的深入剖析,从根本上理清改革思路,在现阶段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西方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P·G-阿特巴赫从1970年代起就研究第三世界与工业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有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认为,“第三世界的大学事实上都处于受主要工业国家控制的国际学识体系的外围”。这也恰恰表明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依然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但毫无疑问,更新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理念属于精神文化内容,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对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关和人才观。首先要牢固确立教学的“四大地位”。充分认识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在学校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其次,要深入领会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三,要突出强调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六大特性”。一是创新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二是综合性。改变单一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五是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创新的基础素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六是选择性,改变学习渠道单一、教学管理僵化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给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这就是,“第一,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第二,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关系。正确的态度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受传统大学制度的制约,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制度相对缺少灵活性,弹性不足,束缚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建立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机制。二要完善学生自主成才机制。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深入推行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三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知识面、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四要以加强高校教学联盟建设为重点,建立高校合作教育制度,形成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推动高校联合申报和建设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供稳定支撑,让学生在多元学科风格和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五要以加强校企合作为重点,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技术与人才需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一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各类课程资源,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认真修订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的比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四要强化质量保障。完善高校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教学

质量监控与统筹,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体系构建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着力点。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大学制度是影响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二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做到社会参与、全面合作。三要正确处理好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做到学术主导、教授治学的发展格局。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做到重心下移、激发活力。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师生员工的关系,做到民主管理、学术自由。

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观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要以开展教学业绩考核为重点,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的制度和机制。二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特别要注重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力争使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胆略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教育技能和创新教育艺术得到明显提高。要面向产业实际开展培训,选择若干应用型学科专业进行试点,鼓励和推进高校教师利用学术假、挂职锻炼等形式到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将实际锻炼经历和成绩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教研、进修活动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专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管理模式,吸引社会部门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降低生师比,保持教师队伍建设动态高位平衡。四要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综合、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更加突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异常艰巨,如果再不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面,依然沿用“散兵游勇”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在新一轮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应高度重视,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学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加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工作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优秀教学团队。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建设大学创新文化为基础。制度与文化的革新是不可分割的,思想、制度、生产方式的革新同时或交替进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特别注重发挥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作用。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突破和超越的探索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宽容人才。二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活跃学术气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学术环境,广泛聚集人才智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形成有利于不同学术思想、观点之间展开讨论的学术氛围。三要营造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强有利于开展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四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品格培育。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品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接受创新的思想方法,掌握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鼓足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用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科学创新的研究作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创新品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和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五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蒋永华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体制改革 视野 创新 文化

版权所有:诚明文秘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诚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诚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0026312号-1